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酒文化属于饮食文化的分支,同时具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文化遗产"属性,随着文博旅游的勃兴开始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为了适应酒文化旅游发展的文化体验诉求,有必要重视相应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环节。通过对比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年度获奖作品信息,分析目前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和趋势,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大众对酒文化及其产品的认知现状与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川酒文化作为典型,围绕酒文化内涵创意挖掘出具体的设计提炼元素,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从而提升我国酒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体验价值,并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常中爱 《中国酒》2023,(8):76-77
<正>酒文化与河南特色旅游文化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带动酒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也能够有效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拓展文化旅游形式;还能够以此为契机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振兴,使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酒本身是一种物质文化,有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存在形态,同时,在漫长的发展中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酒文化是一种产生于酒的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着多种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了酒的酿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内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宝  郭五林  尹奇凤  杨龙 《酿酒科技》2014,(11):104-110
酒文化旅游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和实践的一大热点。通过文献检阅和分析,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酒文化(白酒、葡萄酒、啤酒和黄酒)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对酒文化旅游开发不够重视;酒文化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不够突出;酒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国际化视野。未来的中国酒文化旅游需要加强对中国酒文化的系统研究,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酒文化旅游的特色模式,实现把酒文化旅游打造成中国旅游一大名片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各区域旅游产业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多数趋向同质化,特别是在酒文化与民俗文化上,为此,提出酒文化结合民俗文化对推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旅游产业中酒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为关键,从大量研究资料中了解目前以酒文化或民俗文化为开发对象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中总结出目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酒文化结合民俗文化对旅游产业的推进作用,从地域文化融合、旅游经济效益提高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提高酒文化结合民俗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宝  郭五林  鲍燕 《酿酒科技》2012,(9):125-128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国白酒亟待拓展国际市场,发展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主题旅游对白酒品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白酒金三角旅游发展达到提升白酒品牌国际影响力的目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体验项目、白酒金三角旅游意象形成和白酒行业形象塑造的融合、白酒发展人才战略的推进等。  相似文献   

6.
孙秀英 《中国酒》2023,(8):78-79
<正>酒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积淀,并逐渐渗透到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酿酒技术的国家,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酒文化成为了我国独有的文化元素,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首要地位。本文以伊川酒文化为例,以探究伊川酒文化对于河南区域旅游的影响为主要目的,充分挖掘伊川酒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分析伊川酒文化对于河南区域旅游的影响,以其促进河南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田积 《酿酒科技》2020,(1):119-123
由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贵州省遵义市组成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酿酒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酒文化旅游资源和深厚的酿酒历史文化。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通过对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现状的研究、旅游资源的梳理和使用情况分析,总结和探析该区域酒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前景,以及对地区和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众多的中国白酒著名品牌。未来以"酒产业+旅游"相融合的全域旅游为基本模式,通过政府牵头、协会参与、企业搭台、专业旅游企业的共同参与,规划先行,区域联动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同时通过不断提升景区级别,加强世界遗产申报力度等,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胶东半岛酒文化旅游资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葡萄酒、啤酒、黄酒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且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胶东半岛酒文化旅游现状的梳理,概括其发展资源和模式,从而总结和探析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胶东半岛酒文化与其旅游深度融合且旅游资源门类齐全,逐步形成了胶东半岛仙境海岸酒文化旅游带这一独特的酒文化旅游资源。胶东半岛酒文化旅游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以酒类主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保健属性为利好条件,与其他旅游资源及多门类旅游形态相融合,形成了政府推动、多部门支持、龙头企业发起带动的胶东半岛酒文化旅游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酒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历史文化、企业文化、人文文化、旅游文化、健康文化和酒道文化。酒文化是酒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酒业发展的助推器;同时,酒业发展又促进了酒文化的发展和丰富酒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文化突出存在传承与创新、酒驾治理、饮酒保健、酒风改良、文化融合这5个问题。酒文化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对于酒驾,除了法规的硬性治理,还应有酒文化的柔性治理。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保健意识的显著提高,饮酒保健得到了普遍认同。保健酒厂应在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开发、非遗生产性保护、打造企业品牌、产品细分、突出特色、体现差异、电子商务、餐饮配套、物流配送、酒类会展等方面精耕细作并寻求突破。各地政府应以切实有效的政策改良酒风,形成正当消费、理性消费、节俭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透明消费的酒文化。酒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互联网文化的融合已成常态,并有利于形成新的业态、动力源和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展具有陕西区域特色的文化乡村旅游,分析了陕西酒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旅游客源市场狭隘、陕西酒文化价值利用率较低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定新的陕西酒文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通过酒文化消费观念的普及工作,培养酒文化乡村旅游核心人群;设定以陕西酒文化为背景的酒庄与主题酒店,开发弘扬当地的酒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路线规划数据库,得到游客的旅游偏好与消费偏好,实现酒文化乡村旅游路线的优化。根据上述提出的创新性路径,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酒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为当地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白酒为载体的中国酒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白酒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白酒工业旅游的新兴旅游业态。在比较借鉴国内白酒企业工业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从案例企业工业旅游的资源条件、开发现状及前景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徽酒工业旅游在开发战略起点、形象依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徽酒企业在加速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形成区域旅游圈、扩充徽酒工业旅游内涵、进行文化产业融合等建议,以期为徽酒酿造生产企业的主题工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酒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实践中创造的有关酒事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是中华优秀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酒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的内涵博大精深、核心内容包罗万象,自从酒诞生以来,中国酒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艺术、生态等形成了相互影响、互促互进的紧密联系,其内涵逐渐发展成为物质型、精神型以及行为型、制度型等基本形态,形式多样,作用领域广泛,其独有的功能渗透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的各个方面。新时代在酒类企业、酒业协会、政府部门等主体的努力下,酒文化中的酿酒技术、酒肆文化、饮酒习俗、酒具文化、历史遗迹、酒礼文化、酒文学作品等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但仍存在传承与发展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酒文化遗址保护理念有待加强、传统酿造工艺出现消逝现象、传承发展方式手段相对单一、酒广告体现酒文化还不够、酒文化传播力度还不够、中华优秀酒文化人才培养还不够、消费者酒文化失调等问题,市场利益驱使导致酒文化失去核心、企业对酒文化的重视度还不够、缺乏系统的酒文化研究、缺乏有效的酒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酒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还不够等是导致中华优秀酒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新时代应通过树立正确的酒文化观念、继承中国白酒文化传统,吸收国外酒文化精华、积极推动中华优秀酒文化走向世界、加快推进酒生产技术创新、加大酒文化研究力度和深度、持续加大酒文化传播力度和广度、发展酒文化旅游、打造酒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以酒文化为底蕴,强化品牌建设、强化高校酒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大政府对酒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酒业协会对酒文化统筹建设作用、强化酒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大力推动中华优秀酒文化传承和发展,让传承数千载的中华优秀酒文化焕发新活力、发展中华优秀酒文化独特魅力、助推中国白酒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华白酒文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丰富旅游体验,传播体育文化,扩大体育与旅游市场,更好地满足体育和旅游需要。本文通过对苗疆走廊沿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方法进行研究,对?阳河端午节传统龙舟赛个案进行案例分析,以此为苗疆走廊沿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浒酒是一种地方酒,发展酒文化主题旅游,用文化力提升品牌力,品牌力促进经济力。内生式发展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发展。在水浒酒文化主题旅游中引入内生式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区域产品品牌塑造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地方特点,《水浒传》中的酒文化、周边地区丰富的水浒旅游文化资源以及水浒武术均可以成为水浒酒文化主题旅游内生式发展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6.
徐永燊 《酿酒科技》2020,(5):110-113
民俗促进体育传承,体育传承反哺民俗,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传承与酒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与酒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问题。分别以体育传承和酒文化在养生中、礼仪中和日常中的联结三方面分析民族民俗体育传承与酒文化的联结情况。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传统体育传承与酒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的主要体现为:传统体育和祭祀用酒文化融合与发展、传统体育和庆贺性节日用酒文化融合与发展、传统体育和社交娱乐性节日用酒文化融合与发展、武术传承与酒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四方面,并一一进行分析。现代体育和酒文化融合与发展的主要体现为体育活动为载体时酒文化的融合、体育项目为载体时酒文化的融合、体育赛事为营销诉求时酒文化的融合三方面。通过体育传承与酒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分析,力求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巴渝蜀地的酒文化构成了中国酒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旅游行业亟需开发更多的文化资源拓宽市场,研究巴蜀酒文化背后形成因素的多样性有助于与旅游产业发进行更好地结合。本文分别从巴蜀酿酒起源,酒种类,酒文化旅游资源等多方面对巴蜀酒文化展开研究,试图分析出酒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切入点的多种可能性,对巴蜀酒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酒文化为吸引物的工业旅游正在各地兴起,酿酒企业通过地域的自然、历史及自身的特有优势与旅游业联姻,利用旅游业的特殊的综合优势,发掘酒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塑造、展示自身的文化形象.酿酒企业应开发、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为目的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重视细节,打造完全属于企业自己的特色工业旅游;重点开发"食、购、游、娱",以优质服务传达企业文化内涵最终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伴随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挖掘是丰富旅游市场的必要途径。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里沉淀了多姿多彩的酒文化,酒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其以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围绕特色酒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后可知,特色酒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中包含了酒俗、历史遗迹、酿酒工艺、酒器;酒文化和旅游资源耦合的开发模式可采用内容高水平耦合开发模式、公共耦合开发模式、内容从属式的外部耦合开发模式,其中广纳资金属于耦合开发的第一保障,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优化与落实区域文化资源开发政策属于耦合开发的核心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酒文化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其内涵也愈来愈丰富。加强对酒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