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凯凯 《暖通空调》2023,(12):149-154+172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卫生间通风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分析了排风方式、换气次数、下排风口高度、补风形式对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卫生间采取自然进风、局部机械下排风、下排风口高度0.3 m、换气次数20 h-1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水平,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中心办公楼层的公共卫生间为例,采用Fluent软件,通过改变补风形式、送风口位置、换气次数及排风口位置等参数,模拟了不同工况下的氨气浓度。结果表明:顶部送风比卫生间门洞渗风和侧面送风效果好;在顶部送风形式下,最佳换气次数为10h~(-1);排风口底边缘应距离污染源释放面0.2m。  相似文献   

3.
旅游宾馆客房卫生间的排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排风形式分析1.1 每个客房卫生间设小排风机单独排风(图1)。小排风机分平时关闭(人进入卫生间时打开,人离开卫生间时关闭)和平时运行(人进入客房时运行,人离开客房时关闭)两种方式。客房新风为无组织进或有组织送。  相似文献   

4.
以某简化的化学实验室-设置排风柜的房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国内外主流的排风柜评价和测试方法,得出排风柜的浓度和面风速主要用来评价排风柜的性能。从实验室散流器送风口的位置出发,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散流器风口在相对排风柜不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对污染物浓度和排风柜面风速的波动性、均匀性测试研究,反映其对排风柜性能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各个因素的显著性排序,从而提出实验室散流器风口位置的最优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综合比较下,散流器风口位置因素对排风柜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B(相对前后位置)A(相对左右位置)C(相对高低位置)。该工况下,风口的位置最优组合为A1B2C1,面风速的波动性与浓度相关性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旅馆卫生间采用自然排风方式常发生倒灌现象,从建筑高度这一角度,分析得出避免倒灌现象发生的适宜建筑高度。  相似文献   

6.
卫生间排风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的舒适程度和卫生要求。利用建筑通风道自然排风时,受室内外温湿度、大气压、风向、风速等因素影响很大。要搞好卫生间的设计,则应进行合理的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传统公共卫生间和经过改造后的卫生间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卫生间内污染物的浓度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传统卫生间内气流组织分布杂乱无章,经改造后的卫生间,气流组织形态基本呈单向矢流,气流直接从呼吸区到污染区再排放到室外,污染物浓度分布基本在排风口处较低区域.改变卫生间内进、排风口相对位置以及进风口形式,采用百叶风口,使卫生间内气流整体呈单向矢流,污染物扩散影响范围较其他情况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CFD技术模拟了解剖台内部排风罩排风的气流特性及污染气体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解剖台内部排风罩能够有效控制污染气体向外扩散,降低污染源所散发的污染气体浓度.在解剖台排风罩两侧的呼吸区高度(Z=1.2 m),两边位置排风罩对污染气体的控制效果优于中间位置.在相同的排风量下,90毅排风罩的排污效果要优于35毅排风罩.且污染气体浓度随着排风罩风速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武汉大花山方舱医院A馆一层病床区提出了增设挡板与局部排风口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优化方案后病床区内温度场与流场状况,发现增设挡板可有效降低靠近出入门位置处的较大渗风风速,能有效解决患者的吹风感问题.增设局部排风口可提高局部空气流速,对通风死角区域的污染物堆积问题有明显改善效果.二者同时设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流场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严寒和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冬季新风负荷较大,因此须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目前,适用于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存在2种常见的排风处理方式:卫生间直排和卫生间排风热回收。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典型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卫生间部分全年通风耗电量,研究卫生间直排和卫生间排风热回收这两种排风处理方式的新风系统优劣。  相似文献   

11.
浅析住宅卫生间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杭 《山西建筑》2009,35(14):43-45
针对住宅卫生间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住宅卫生间设计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是否采用下沉式卫生间、明卫生间是否设置排风道、卫生间的数量、位置和面积及卫生间是否设置洗衣机等,从而使卫生间设计更具有舒适性、经济性和健康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卫生间排风的几种方式,比较了几种排风方式的排风效果及经济性。探讨了不同级别的旅馆建筑应选取的排风方式,排风量,风道风速、风机风量等。  相似文献   

13.
卫生间机械排风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军  康利军 《暖通空调》2000,30(4):83-83
1 排风控制方式 ①公共建筑卫生间排风机控制的基本设计原则 ,就是使排风机在满足排风要求的前提下 ,运行可靠、节能。排风机常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1 手动控制在风机控制箱上或某个特定的建筑位置 ,设置手动控制按钮 ,人工控制风机的开、停。1 .2 昼开夜停在手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感光控制环节 ,排风机自动昼开夜停 ,控制简单可靠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1 .3 间歇控制在手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间歇控制环节 ,使排风机自动地间歇运转 ,控制简单 ,运行可靠 ,但开停具有特定规律 ,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1 .4 时钟控制在手动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大型电机机房的二维数理模型,利用CFD软件对夏季大型机房不同通风策略的电机散热情况以及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不同通风方案,优化不同方案风口的位置,并分析电机温度以及室内空气速度、温度是否满足室内送风要求.结果表明:①采用自然通风时,很难满足电机的散热要求;②两侧送风时,对于电机的散热效果以及室内环境的品质,在单侧设置排风口要好于两侧设置排风口.此时排风口布置在一侧墙体的中部或者布置在屋顶时,电机的散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穹顶采光集热自排风系统承担室内排风排烟功能,调节室内温度的"重任"。室内大厅自然采光,配合室内精装修工程达到"内外兼修"的完美装饰效果。根据裙房屋面排水及室内采光面积的要求,在普通采光顶做法及室内无强排风系统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室内空气自流通及增大采光面积的要求。因此,需要结合有限的主体结构空间及室内空气流通布局走向等,深化设计采光顶突出屋面,增大阳光辐射面积、室内热气流上升自排流动,以确保穹顶采光、室内自排风系统及排烟调节室内温度等功能的实现。考虑工程精装修项目节能实用与唯美相结合,选用了绿色、节能、环保的穹顶采光集热自排风系统设计。四季大厅屋面施工首要考虑到室内大厅采用地面供暖系统为室内增温加热,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采光顶位于四季大厅最高点,热空气上升至采光顶位置后,通过室内遥控电动开启装置打开采光顶电动窗,形成室内外冷热空气对流,作为室内温度调节的一部分。同时,裙房大厅内部未设置强排系统,采光顶屋面电动开启作为室内消防排烟的重要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下管廊综合舱热压自然通风设计,基于巫山管廊综合舱建立了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进排风口高差和舱内电缆散热量对管廊内不同位置剖面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对进排风口高差、舱内热源强度、管线布置及排风口尺寸进行了优化探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自然通风设计可以有效排除综合舱内的热量,满足正常通风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面风速、操作面设计形式,假人高度和位置对再循环自净型排风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面风速为0.4~0.7 m/s,操作面采用拉门设计,假人站立于操作面中央操作时,排风柜内、外的气流组织形式和对柜内化学物的控制效果较好.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面风速对过滤器吸附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汽车尾气烟羽的形成及地下车库排风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停车库内汽车尾气的流动过程可看作烟羽的形成过程。针对上排风、下排风及上、下同时排风3种排风方式分别进行了气流显示实验,根据得到的图片对汽车尾气烟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前2种排风方式下的排风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排风方式下汽车尾气烟羽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排风口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上排风的排风量大于下排风。指出地下车库以下排风为主的通风系统的不合理性,建议采用上排风方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CFD软件对某单位文印室氨气浓度进行模拟计算,对比了不同方案下室内氨气浓度分布,得出采用局部排风罩的排风方式去除氨气污染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郭晋 《山西建筑》2015,(4):18-19
为满足战时功能,从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设置、排风口设置、防毒通道设置、临战封堵口设置四方面入手,对人防工程在结合民用工程设计中常出现的影响战时功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