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纳米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TEM 和HRTEM 观察分析了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的组织结构及其纳米尺度。贝氏体铁素体由亚片条组成,亚片条宽度约100 ~200nm ,长度不等;亚片条又由亚单元组成,其纳米尺度为100 ~250nm ,形貌呈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无规则外形等多种形貌;亚单元又由更小的基本单元组成,其尺度约在几个纳米到十几个或二十几个纳米范围。最小单元之间呈小角度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2.
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精细孪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贝氏体钢贝氏体铁素体的精细结构及其尺寸。观测指出,贝氏体铁素体的组织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贝氏体条束或贝氏体片、亚片条和最小基本单元,或者分为四个层次:贝氏体条束或贝氏体片、亚片条、亚单元和最小基本单元。贝氏体铁素体条束由细小亚片条组成,这些亚片条多数是精细孪晶片条,它们宽度 为5.0-40nm。细小亚片条间存在孪晶取向关系。多数细小亚片条由大约5.0-25nm尺寸的基本单元组成。  相似文献   

3.
下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的台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高碳钢下贝氏体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界面结构,发现铁素体宽面上存在可移动的生长台阶、巨型台阶以及它们的三维形态;在下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还存在结构台阶,生长台阶也可以由结构台阶演变而来,为下贝氏体的台阶生长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中碳贝氏体钢进行900℃保温1h奥氏体化处理,分别在200、250、300℃进行不同时间的等温处理,测定维氏硬度,观察金相组织,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试验钢的热处理工艺、硬度和微观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钢等温处理后的室温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随保温时间延长,马氏体含量逐渐减少,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相应地,试样硬度逐渐降低,趋于平缓;贝氏体亚结构由纳米级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及板条间残留奥氏体构成,没有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5.
高品质贝氏体钢的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制的贝氏体钢在铸态、锻后空冷和锻后正火回后均可获得以贝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为主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贝氏体铁素体精细结构孪晶及纳米结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贝氏体钢贝氏体铁素体精细结构及其尺寸的结果表明 ,上贝氏体铁素体亚片条间存在孪晶取向关系 ;下贝氏体铁素体内有孪晶 ;贝氏体铁素体条束由细小的亚片条组成 ,这些亚片条多数是精细孪晶细小片条。高分辨电镜 (HREM)准确地确定细小孪晶片条宽度在 2~ 30nm范围内。文中讨论了贝氏体铁素体精细孪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功能板料成形机,研究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延伸凸缘性能与铁素体晶粒尺寸、贝氏体体积分数、制样工艺、扩孔工艺之间的关系,并与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的组织形态和制样工艺对延伸凸缘性能影响显著,减少钢中各相强度差和改善孔缘状态可有效提高延伸凸缘性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东雨  徐鸿  方鸿生  白秉哲 《热处理》2005,20(2):12-15,19
随着人们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入,在有限的资源面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开发和推广高强、高韧的节能型钢铁材料。本文综述了低碳贝氏体钢在我国的发展。展现了低碳贝氏体钢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正3贝氏体组织中的亚结构由于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特征,使得贝氏体的亚结构非常复杂。精细亚结构是指在电镜下所能分辨的贝氏体铁素体条片内部的细节,如亚片条、亚单元的形态、尺寸、界面结构以及贝氏体铁素体片条内部的位错、精细孪晶等。  相似文献   

11.
先共析铁素体对粒状贝氏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低碳合金钢先共析铁素体+粒状贝氏体混合组织与单一粒状贝氏体组织的性能,先共析铁素体的存在降低钢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显著降低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2.
贝氏体精细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TEM研究了钢中贝氏体的精细结构、碳化物形貌及分布和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的形貌。采用HREM观察了Cu-Zn-Al合金的界面结构台阶和晶面晶格像。结果表明:加入微量元素可以使贝氏体铁素体组织明显细化。贝氏体铁素体由亚单元或亚块组成,碳化物形貌这五,分布在条间、片内和亚块边界。贝氏体铁素体内有大量的精细组织。Cu-Zn-Al合金初生贝氏体有台阶存在,界面结构台阶高度3-40nm,相当于1  相似文献   

13.
将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4%的Fe-C-Mn-Si钢进行等温处理得到贝氏体组织,采用EBSD技术对奥氏体共格孪晶界上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变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钢中的贝氏体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均成近似K-S取向关系.奥氏体孪晶界两侧形成取向相同的变体对.此变体对形成后,孪晶界基本不再显现.晶体学分析表明,共格孪晶界两侧可能出现的变体对最多不超过3组,且这3组变体对的惯习面均与孪晶界平行,因此,贝氏体铁素体变体都将沿孪晶界生长.含C量为0.05%的Fe-C-Mn-Si钢中奥氏体孪晶界上只观察到一组贝氏体铁素体变体对的形成,这是因为C含量较低,贝氏体铁素体生长速度较快,消除了其它变体对的形核机会,先形核的变体对一旦形核就迅速覆盖整个孪晶面.而在含C量为0.4%的Fe-C-Mn-Si钢中,由于C含量较高,贝氏体铁素体生长速度较慢,3组变体对均有机会形核,因此,在孪晶界上可以观察到这3组变体对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4.
将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4%的Fe-C-Mn-Si钢进行等温处理得到贝氏体组织,采用EBSD技术对奥氏体共格孪晶界上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变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钢中的贝氏体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均成近似K-S取向关系.奥氏体孪晶界两侧形成取向相同的变体对.此变体对形成后,孪晶界基本不再显现.晶体学分析表明,共格孪晶界两侧可能出现的变体对最多不超过3组,且这3组变体对的惯习面均与孪晶界平行,因此,贝氏体铁素体变体都将沿孪晶界生长.含C量为0.05%的Fe-C-Mn-Si钢中奥氏体孪晶界上只观察到一组贝氏体铁素体变体对的形成,这是因为C含量较低,贝氏体铁素体生长速度较快,消除了其它变体对的形核机会,先形核的变体对一旦形核就迅速覆盖整个孪晶面.而在含C量为0.4%的Fe C Mn-Si钢中,由于C含量较高,贝氏体铁素体生长速度较慢,3组变体对均有机会形核,因此,在孪晶界上可以观察到这3组变体对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5.
冷却工艺对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低碳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该试验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对试验钢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研究不同冷却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的CCT曲线分为铁素体转变区和贝氏体转变区。试验钢热轧后经不同冷却方式都能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三段式冷却方式比两段式冷却得到的铁素体体积分数减少,晶粒尺寸更小。840 ℃终轧后水冷到690 ℃,空冷8 s左右,试验钢抗拉强度达到765 MPa,伸长率为20%,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Gleeble-2000D热模拟机、550 mm轧机、扫描电镜等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冷却工艺对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首先,在水冷-空冷-水冷模式下研究终轧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降低,基体组织带状加剧,且铁素体形态由多边形转变为沿轧制方向变形的椭圆形;当终轧温度低于800℃时,铁素体比例明显增加,贝氏体比例下降,抗拉强度下降。其次,在850℃的终轧温度下研究了冷却工艺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终轧后冷却方式为水冷时,基体组织以准多边形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为主,伸长率较低;终轧后采用水冷-空冷-水冷方式冷却时,基体组织以块状铁素体和贝氏体为主,伸长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贝氏体钢的前景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26  
叙述了贝氏体钢在技术及经济上的优越性,以及贝氏体钢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型Mn系空冷贝氏体钢的创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扼要阐述了新型Mn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由来及发展,该系列贝氏体钢的合金化及合金设计思路,强韧化途径,组织与性能特点,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复相组织——仿晶界型铁素体/粒体贝氏体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本文在回顾几类典型高强度低合金钢强韧化途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复相组织-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9GBA/Bg),并测试了此类复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与轧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试验钢可在较宽的冷速范围内得到这类GBA/Bg复相组织,且强韧性配合良好。在未利用贵金属元素、炉外精炼、控轧控冷及热处理的条件下,工业试生产得到的12mm中厚钢板的力学性能为σb=850MPa,σ0.2=54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