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淬火对Fe—Mn—Si—Cr—Ni记忆合金回复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淬火加热温度对(W%)Fe-14.9Mn-6.3Si-8.8Cr-5.2Ni形状记忆合金形状回复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形状回复率随淬火加热温度升高而提高,700℃ ̄800℃淬火,达到最大值,随后回复率随淬火加热温度进一步升高而降低。淬火加热温度越高,热诱发ε马氏体数量越多。热诱发ε马氏体对形状记忆效应具有双重作用。适量的热诱发ε马氏体有利于提高形状回复率。  相似文献   

2.
淬火温度对Fe-Mn-Si-Cr-Ni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淬火温度对Fe-Mn-Si-Cr-Ni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并从合金层错能和显徽组织两方面讨论了对其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合金的回复率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70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又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淬火温度越高,热诱发ε马氏体数量越多,热诱发ε马氏体对形状记忆具有双重作用,适量的热诱发ε马氏体有利于提高形状回复率;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层错几率有着和回复率相似的变化规律;层错几率越大,层错能越低,合金的回复率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时效时间对Fe-Mn-Si-Cr-Ni-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Fe-14Mn-5Si-8Cr-4Ni-0.2C记忆合金显微组织、形状记忆合效应和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23K时效时,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300min时达到最大值,比固溶态提高了96%;随后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而缓慢下降。当时效时间小于30min时,将降低合金的电阻率。当时效时间大于30min后,合金的电阻率随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而缓慢下降。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回复退火温度及淬火工艺对Fe-20Mn-5Si-5Cr-3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回复退火温度能够有效提高Fe-Mn-Si-Cr-N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淬火工艺对合金的形状回复率有较大影响.合金在500~600℃回复退火可以获得较好的形状记忆效应;600℃淬火后形状回复率最高达92%.在水中或油中淬火后,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淬火态预先存在热诱发ε马氏体的Fe-14Mn-5.5Si-8.0Cr-5.0Ni合金和无热诱发ε马氏体的Fe-19Mn-5.0Si-8.0Cr-6.0Ni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存在热马氏体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500℃附近达到最大值。但无热马氏体存在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却相反,在500℃附近达到最小值;两种合金的Ms温度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500℃附近达到最低。预先存在热马氏体的合金由于退火后Ms温度的降低,减少了热诱发的马氏体量,因而形状记忆效应得到了提高;而无热马氏体存在的合金由于退火后Ms温度的进一步下降,使得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更不容易发生,因此形状记忆效应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碳含量对不同淬火态Fe-Mn-Si-Cr-Ni-C系记忆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0℃淬火时,碳元素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合金加热时产生的最大回复应力,σh,提高了76%,不同碳含量的合金,加热后冷却室温产生的回复应力σc达到最大值的淬火温度是不同的。在最佳淬火温度下,碳元素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合金加热后冷却到室温时的回复应力σc提高了42%,在任一淬火温度下,含碳不同的Fe-Mn-Si-c  相似文献   

7.
高温宽相变滞后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恰当的成分设计,可得到具有较高马氏体相变温度及较宽相变滞后的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用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及差热分析法测得:Cu-13.5 Al-2.5Mn-1.36Zn合金的M^*点(降温时马氏体相变最激烈的温度)为250℃;淬火后相变滞后宽度达到167℃。此合金具有良好的单向形状记忆效应,在表面应变为4%时,淬火态弯曲变形试样的形状回复率达95%,马氏体态长期时效对其影响不大,淬火后室温下(马氏体态)时效2年,弯曲变形试样的形状回复率达90%。室温淬火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如下:抗拉强度约250MPa,伸长率约7%,硬度为190HB。这种合金具有性能稳定、可用温度及时间范围较宽、力学性能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NiAl—Fe合金的双向形状记忆效应NiAl-Fe双相(β+γ)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韧性。高温淬火合金经过加工热处理之后的形状回复率高达90%。影响该合金单向形状记忆效应的因素,有淬火温度、含在β相基体中的γ相数量和晶粒尺寸。但尚未见到有关该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热机械循环训练的中间退火温度对Fe-Mn-Si-Cr-Ni-C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含量小于0.12%时,合金的最佳中间退火温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略有提高,但当碳含量大于0.12%后,碳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合金的最佳中间退火温度。只要中间退火温度适当,热机械循环训练能显著提高合金的SME,训练2 ̄3次,合金的SME有大幅度提高;但继续训练,提高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中间退火温度对Fe-Mn-Si-Cr-Ni-C系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机械循环训练的中间退火温度对Fe-Mn-Si-Cr-Ni-C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含量小于0.12%时,合金的最佳中间退火温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略有提高;但当碳含量大于0.12%后,碳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合金的最佳中间退火温度。只要中间退火温度适当,热机械循环训练能显著提高合金的SME;训练2~3次,合金的SME有大幅度提高;但继续训练,提高不大。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对FeMnSiCrNiCo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退火、淬火和训练处理对FeMnSiCrNiCo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发现热锻样品退火处理后再进行高温淬火可提高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增高淬火速度、训练处理是提高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有效方法,经退火、淬火和训练处理后,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达到80%。  相似文献   

12.
固溶温度对CuZnAl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u-26.87Zn-3.85Al(wt%)形状记忆合金固溶温度对其形状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采用固溶 上淬工艺处理后,在600℃~720℃范围内,形状回复率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在720℃后趋于稳定,达到最大值;固溶温度越高,合金晶粒越大,会对其力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在能保证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基础上应尽量保证合金的晶粒小,因此其最佳固溶温度是720℃。将该合金在室温下自然时效一个月后,由于马氏体稳定化,其形状回复率有小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该系形状记忆合金最近的研究工作以及提高和改善FeMnSi系合金性能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合金成分配比来提高和改善FeMnSi系合金性能,叙述了该合金系不同合金元素工艺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淬火保温时间对Cu-Zn-Al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淬火保温时间对Cu-Zn-Al合金单向形状记忆效应ηO和双向形状记忆效应η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训练次数的增加,位错增加,晶格原子有序度降低,单向形状记忆效应先急剧下降,然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但是,随训练次数的增加,双向形状记忆效应都先急剧上升,然后缓慢上升,趋于稳定。淬火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使形状记忆效应降低。淬火保温时间必须适当,即要使溶质原子充分均匀化,保证母相充分有序,又不使晶粒过大,才有较好的单向形状记忆效应ηO和双向形状记忆效应ηT。最佳和最差保温效果时的单向形状记忆效应ηO和双向形状记忆效应ηT可分别相差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SME法训练条件下,等温淬火热处理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单程形状记忆效应ηo的影响及与“淬火 上淬”热处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时间如能保证合金充分有序化,又不使合金发生偏聚和析出其它相时,可获较好单程形状记忆效应训练效果。等温时间8min的单程回复率ηo较佳,训练达到稳定时,比等温3min得到的最差的ηo值高出约83%。随训练次数增加,位错增加,晶格原子有序度降低,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比较试验发现,“淬火 上淬”处理比等温淬火处理具有更好的单程形状记忆效应训练效果。因为后者的母相-马氏体共格关系不如前者,并可通过时效获得最佳有序畴尺寸.经充分训练后,前者最终的单程回复率ηo比后者的高出34%.  相似文献   

16.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nent on shape memory effect (SME) of Fe-Mn-Si-Ni-C-RE shape memory alloys was studied by bent measurement, thermal cycle training, SEM etc. Results of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alloys with high Mn content (25%) appeare better SME, especially in lower strain. SME improves evidently when Si is higher content, especially it's range from 3% up to 4%. But brittleness of Fe-Mn-Si-Ni-C-RE alloy increases by increasing the Si content. SME of the alloy is weakening gradually as carbon content increases under small strain (3%). But in the condition of large strain (above 6%), SME of the alloy whose carbon content ranges from 0.1 % to 0.12% shows small decreasing range, especially of alloy with the addition of compound RE.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Ti-50.59%(原子)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Ti 5 0 5 9% (原子 )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实现以及形状记忆恢复率大小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一定的范围内 ,调节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Ti 5 9 5 9% (原子 )N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十分重要 ,本研究采取 5 0 0℃× 6 0min热处理可使该合金获得最佳的形状记忆性能  相似文献   

18.
热循环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和记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循环温度,预应变量,稀土加入量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能使合金的相变温度温度5℃ ̄6℃,预应变量的提高会导致达到稳定双记忆的循环次数下降,复合稀土加入量小于0.10%时对形状记忆性能影响不大,但可以延缓记忆衰退,提高记忆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热机械训练影响TiNiCu记忆合金DSC曲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加热伸长、冷却收缩和加热收缩、冷却伸长2种TiNiCu双向记忆效应弹簧训练过程中相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前升温时,DSC曲线表现出吸热峰由多个小峰组成,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峰的个数减少,具有稳定双向记忆效应的试样中,升温时只出现1个锐利的峰。这是因为在训练过程中引入特定取向的位错,产生一定的应力场,使得马氏体变体的取向比较一致,相变点基本相同所导致。并由于位错的引入,引起相变点As和Af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