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浅海试油对试油周期要求严格的具体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浅海浅层不易出砂地层的“射孔-排液-压力计测试”三联作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即可完成射孔、排液、测试三道工序,提高试油速度,防止油层遭受二次污染,有效减少了地层流体在管柱中的渗流阻力。该三联作工艺目前主要应用在胜利浅海探区,通过5井层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油测试一体化技术是将"射孔—地层测试—排液"三项工艺集于一套管柱上,实现了一套管柱完成多项试油作业。冀东油田引进了"射孔—地层测试—射流泵排液"、"射孔—地层测试—氮气气举排液"试油一体化技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采用MFE工具、STV工具及负压测试阀系列的一体化工艺技术,集深穿透射孔技术、地层测试、射流泵排液技术优势为一体,在准确获取各项地层参数的同时减少洗压井次数、防止地层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浅海试油工艺技术是在优选陆地先进的试油工艺技术基础上,充分考虑海域工作的特点,逐步形成的具有海上作业特色,能适应浅海作业要求的工艺技术系列。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浅海试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这些技术包括:油层保护和射孔;排液;油层封闭;油层改造;地层测试及试井、完井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射流泵排液技术在冀东油田试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流泵排液在冀东油田试油工艺中被广泛采用.从其结构原理、工艺特点入手,论述了其与射孔-地层测试相结合的三联作工艺技术.该项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性强;既能实现负压射孔、测试求取地层参数,又能在测试时实现连续大量排液.近年来,在冀东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地层测试评价配长筒泵排液求产技术为主 ,结合优质压井液射孔工艺、三相分离器量油测气工艺、电缆桥塞封闭油层工艺 ,形成了浅海钻井平台原钻机试油测试技术系列。该工艺一趟管柱取完一个试油层的资料 ,试油时效大大提高 ,加快了油田的勘探进度 ,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BQ地区东营组地层具有砂岩疏松、原油黏度高、流动难度大的特点,单井试油时多采用测试射孔联作、射流泵排液工艺,在此过程中若压差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地层出砂、管柱卡埋的后果。为了确保充分激动地层同时防止地层出砂,以测井数据为基础进行力学计算,得到最小临界出砂压差5~7 MPa,从而确定合理生产压差应小于5 MPa,在此基础上考虑射孔爆轰效应影响确定合理测试压差,并结合射流泵排液情况的统计规律,确定射流泵排液泵压上限值为6 MPa。经BQ6、BQ102X两口井现场成功应用,分别获得日产原油40.05 m3、3.22 m3,且无砂堵现象。该方法对于疏松砂岩储层试油测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斌 《油气井测试》2007,16(6):41-43
针对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储层原始产能低、地层压力低、导流能力差等特点,结合原油特性等情况,就射孔、地层测试工作制度、测试压差、储层改造及排液等工艺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储层的试油工艺技术系例,为优质快速录取试油资料打下了基础,为储量计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半潜式钻井平台射孔-压裂-测试一体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士生 《油气井测试》2011,20(1):70-71,74
介绍了国内首次在半潜式钻井平台实施的某井射孔-压裂-测试一体化管柱的施工工艺。分析了该井的测试难点及射孔-压裂-测试管柱的设计原则,对实施射孔、压裂、测试作业关键点的三套方案进行了对比,确认了下射孔-压裂-测试一体化管柱后,进行射孔、测试、压裂、排液、压井、测试的可行性,为类似井测试作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非自喷探井的连续产能测试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试油阶段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抽汲、提捞、气举、气化水、地层测试等,对求准油层的产量并进行连续产能测试有较大的困难和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射孔-测试-排液"一体化三联作试油测试技术,既能满足常规测试取资料的要求,又能利用排液设备实现长时间连续产能测试。同时,采用有机盐射孔液保护已射开的油气层,并利用水力泵可加温、加药降粘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非自喷高凝稠油井产能测试的要求。文中介绍了其主要技术特点和现场应用情况,该技术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秀莉 《断块油气田》2009,16(1):108-110
在总结近年来探井试油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射孔工艺、地层测试、排液技术及射孔联作新工艺等方面,介绍了与试油工艺有关的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这些配套工艺措施,缩短了试油作业周期,节省了勘探开发成本,为储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三低”储层真实产能,开发研究了油管抽汲、套管测气及定时、定压开关井技术。简述了油管抽汲、套管测气的工艺原理及适用范围;以合12井113号层采用定时、定压开关井试气实测,证实该工艺技术获得的资料数据更能真实反映储层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渗透率贡献较大孔隙孔径分布不集中储层的暂堵效率,提出了"多级孔隙最优充填"暂堵方法。该方法基于"隔层堆积"理论,将储层孔隙与暂堵微粒的连续分布进行离散处理及匹配,对储层多级孔隙进行"最优充填",即可得到架桥颗粒的标准粒度分布曲线。对岐口凹陷某区块储层岩心进行连续分布孔隙离散后,对其进行"多级孔隙最优充填",依据得到的标准粒度分布曲线对现有的暂堵剂颗粒分布进行了优选,1 000目碳酸钙的粒度分布最接近标准粒度分布曲线。储层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利用"多级孔隙最优充填"方法优选暂堵剂颗粒的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暂堵效果,其污染深度0.9 cm,污染端切去后其渗透率恢复率达97.29%。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加入优化暂堵剂颗粒的钻井液能形成封堵层,阻止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这表明"多级孔隙最优充填"方法可用于孔隙孔径分布不集中储层暂堵颗粒的优选,暂堵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吐哈“三低”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矿化度特性,老井的水淹层划分难度较大,通过对七种套管井测井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了三低油田特有的套管井测井组合,可有效识别“三低”油田储层水淹特征,评价储层水淹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新民油田是典型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了使未出现径向流大部分井的压力恢复资料得到很好应用,提出图形识别 “吉林公式3”确定恢复曲线斜率法(多井法) Fast试井解释软件三位一体的联合评价解释技术,解决了新民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saving type GS-11catalyst for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and its commercial testing" jointly undertaken by the 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 Qilu Petrochemical Company had passed in November 2008 the appraisal organized by the SINOPE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vision.This technology with its innovative nature and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as been granted 5 Chinese patents.  相似文献   

16.
基于风险检测的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传统的设备管理技术的管理方式及局限性,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基于风险检测技术,阐述了基于风险检测技术的基本思想、实施的基本过程,最后介绍了该技术目前在世界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应用的测试堵头由于其结构上的局限性,当堵头内动密封盘根被试井钢丝来回起下磨坏需更换时,费时费力,且易损伤盘根筒内缧纹.针对此问题对测试堵头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成可拆卸式测试堵头.可拆卸式测试堵头主要由堵头主体、密封盘根、密封胶圈、压紧螺帽和活动式空芯顶帽组成,用它代替目前的测试堵头,解决了钢丝试井工艺中更换测试堵头动密封盘根时费时费力及损害堵头内螺纹的问题,完善了钢丝测试工艺;同时凭空芯顶帽的灵活换用,解决了堵头底部钢丝出口内径磨大后整只堵头无法再用的问题,降低了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18.
试井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数值试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于复杂形状,多变的非均质油藏,以及多相流试井问题,尚无公认可行的解决办法,用数值试井的方法可望得到很好的解决,文中提出了数值试井研究的五个主要内容,即参数拟合方法,数值模拟的精度控制,网络部分技术,与常规试井方法的结合,如何拓宽试井解释的范畴,指出了试井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试井信息成像方法以射线追踪和信息理论为基础 ,其核心是计算油藏边界的瞬时“视角”。通过诊断成像 ,可以求得相对的油藏形状和边界位置情况。如果还有油藏的其它信息 ,可以根据油藏图像的形式确定任意边界的形状和方位。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试井和其它地质资料得到的信息 ,并且提供了一种综合多学科的资料 ,以提高对油藏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陈磊 《油气井测试》2008,17(2):63-64
长庆油田长期采用试井车下压力计的方法进行油井压力恢复测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成功率低,存在很多缺点。如井筒续流效应严重,没有产量稳定性的监测记录,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数据丢失,关井时间长等。建议针对长庆油田储层实际,采用地层测试与抽汲联作技术,以取得可供解释的压力恢复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