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封闭式镁合金熔炼及浇注集成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传统工艺和新工艺制备的镁合金进行了微观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新工艺集熔炼、处理、浇注于一体,整个过程封闭、连续进行,熔炼的AZ31-0.6Nd 合金与传统工艺相比,Nd的吸收率提高了125.7%,显微组织得到细化,析出相数量增加,并有Mg12Nd化合物形成,且含Nd和不含Nd的AZ31合金的力学性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纯钨具有高抗电子迁移、高硬度和高熔点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溅射靶材、放电灯电极和高温炉构件等.本文综述了高纯钨的除杂方法和痕量杂质检测方法,着重介绍了高纯钨的湿法除杂法(沉淀法、氨溶结晶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和火法除杂法(电子束熔炼法、区域熔炼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并指出了未来高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钼含量TB8钛合金新型VAR熔炼工艺,采用工业纯钼粉直接加入的工艺方法熔炼生产TB8钛合金铸锭,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材料和合理的VAR工艺参数,成功的生产出TB8钛合金铸锭。经过不同部位成分分析、低倍金相观察、X射线试验,证明其成分均匀且不存在高熔点、高密度钼组元等夹杂、偏析缺陷。该新型工艺的原料成本、质量成本、生产成本都大幅低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4.
区域熔炼法是一种制备超高纯金属的深度提纯技术。随着精密电子仪器、航空航天、现代通信、光伏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高纯金属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降低杂质含量、明晰杂质迁移机理、提高生产效率一直是高纯金属研究的重点。本文系统总结了区域熔炼制备高纯金属的研究进展,包括区域熔炼的原理、参数优化、分析方法、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并对区域熔炼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以期为区域熔炼机理研究、工艺参数改进、设备优化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ZM-6镁合金近几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中,相对于ZM-5、ZM-1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力学性能、高的抗蚀性和适合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等优点.研究了合金元素对ZM-6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钕、锆元素对ZM-6合金的良好的强化效果,以锌的强化作用最为强,其加入量分别为Zn0.4%~0.7%,Zr0.6%~0.7%,Nd0.4%~0.8%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较高.使用高纯原材料,并辅以合理的熔炼工艺是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ZM-6合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纯钛开始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材料领域。为了适应这一 需求,进行了高纯钛制取的开发研究。以往的小规模制取高纯钛的有效方法,如熔盐电解法、碘化法等,可进行工业规模的生产,然后再将这种高纯钛为原料,经高真空下的电子束(EB)熔炼,可制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超高纯度钛。  相似文献   

7.
在北美洲,汽车工业的用镁量已从1985年的4037吨增长到1988年的6052.8吨,预计到1991年将达到11075.6吨.用量增加的基本原因可归于各种新的、高纯镁合金的发展. 据特种镁合金项目发展负责人Paul Frederick说,道氏公司为高纯镁合金制定了新的性能标准.这些高纯镁合金具有比钢、铝或旧的镁合金更优良的抗蚀性能,因而使镁合金压铸件在汽车应用方面的竞争力大于其他材料.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的熔炼有许多特点,它直接关系到熔体和铸锭质量.结合近年来镁合金熔铸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镁合金熔炼的工艺技术,以及通过变质处理改善和提高镁合金铸锭质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纯钴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高纯钴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制备高纯钴的冶金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萃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区域熔炼法等,这些方法在除杂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溶剂萃取法对大多数金属离子有很好的效果,但对Ni,Cu,Zn等金属离子的分离效果相对较差;膜分离法存在稳定性差、成本高的缺点;离子交换和萃取色层法对分离性质相近的元素有较好的效果,但存在容量低等问题;区域熔炼过程可以去除金属钴中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和气体杂质,并有利于生成纯度高、RRR值大的完整钴单晶。在总结上述各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备高纯钴的合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金专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25(10):i0007-i0007
横向浇注注射成形设备;粗镁精炼、合金化及连续铸造熔炼镁合金的方法;低熔点金属材料注射成型机;消失模铸造镁合金及其熔炼方法;一种高流动性消失模铸造镁合金及其熔炼方法;离心铸造高合金炉管金属型涂料及方法;半固态合金射注成型方法及设备;逆重力的离心铸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