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鑫  李少朋 《山东化工》2014,(3):113-114,117
基于回收栈台装车过程中油气挥发损耗量,通过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装车栈台敞口装车现状,简述油气挥发对环境污染、油品质量的影响及经济能耗损失。同时阐述膜分离法回收油气的工艺方法、应用效果、必要性和意义,并对油气回收发展前景、节能减排的优势,结合几种油气回收方式进行综合性能比选,得出膜分离法能够取得较好经济效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装车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的必要性,重点对四种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分别从各个技术的性质、工艺特点、能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了各种油气回收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低温油品吸收技术成功应用的实例,最后对装车油气回收提出了适用性建议,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运用油气回收工艺技术回收在储运、装卸中排放的油气,减少油气蒸发造成环境污染,避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轻油装车回收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于炼油企业装车系统来讲,实现减少排放清洁生产,就是要减少油气的挥发及排放。要解决油品装车过程中的挥发及排放问题,装车油气回收是比较经济及有效的方法。文中简单探讨溶剂吸收法油气回收设施在油品装车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化企业敞口槽车充装油气产品造成产品损耗及安全隐患的情况,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利用密闭装车技术和低温吸收技术,以现有的无毒稀释剂作为吸收剂,将气相挥发产品回收并返至原料重新处理,成功地对原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油气回收率达到95%以上,产品外销损耗率由1.98%降到0.09%,既避免了产品挥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又提高了充装作业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
王以忠 《辽宁化工》2014,(8):1009-1010,1018
汽油在火车槽车装车时,会产生大量的汽油有机蒸汽,造成严重的油品蒸发损耗,影响油品质量,同时造成环境、安全等危害,因此需要对汽油油气回收。目前,油气回收有四种方法,即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冷凝法。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对汽油装车系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即增设密闭装车和冷凝-膜耦合分离法油气回收系统。并对此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定。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庆石化成品罐区火车装车设施的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过程,重点讨论了回收工艺和技术特点。结果表明:该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合理,油气回收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
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油气回收的意义,对几种常用的油气回收方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重点论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的应用实例。最后比较了膜法油气回收与其它油气回收方法,对膜法回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膜法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油气回收方法。  相似文献   

9.
膜技术在油气回收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连军  李恕广 《现代化工》2004,24(12):51-54
介绍了膜技术这一新兴的化工分离技术应用于油库及加油站挥发油气回收过程的工艺流程,同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现场工业化试验装置的运行数据,对膜技术油气过程的工艺特点、性能指标、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油气挥发量较大且集中的油库,膜技术的单独使用并不经济,而将膜技术与传统的压缩、冷凝、吸收技术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工艺与膜技术各自的优点,使整个油气回收工艺得以优化;对于挥发油气量较少且分散的加油站,膜技术具有清洁、环保、简便、易用等优点,使膜技术单独使用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宋继武 《化工进展》2004,23(Z1):4-8
根据现有轻油装车油气排放情况,提出了油气回收的必要性和解决方法;通过方法比较,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抚顺炉干馏油页岩和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工艺回收页岩油的工艺流程,该工艺生产的页岩油、页岩干馏气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发酵液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驱油性能。系统地报导了大庆油田室内筛选和评价菌种的方法,所采用的假单胞杆菌(Pseuedomonasaeruginosa),野油菜花黄单胞杆菌(Xan-themonascompestr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和5GA近似于节杆菌(Bacteroides)的配伍菌种。室内模型试验表明,该混合培养物可提高采收率34.3%,提高残余油采收率69.8%,达到目前的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逐渐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 ,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各种挖潜措施成本越来越高。本文针地复杂断块油田的特点 ,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结合实际事例论述了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多种方法与技术 ,对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代岚  武士威  李国德 《辽宁化工》2010,39(10):1041-1043
二氧化碳作为化石燃料燃烧的副产物,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形成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工业和农用价值。常用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分离、回收技术有化学溶剂吸收法、物理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催化燃烧法等。将二氧化碳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不仅可提高原料总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且可改善地球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光纤传感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温度性能,在不影响原始温度场、压力场分布,及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实现实时多点温度、压力或连续的温度分布快速测量。尤其是光纤永久测量技术以其独特的安装方式,可以对水平井进行实时监测,解决以往水平井测量难的难题。从而实现直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实时测试。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F—P腔传感技术、光纤分布测温技术,就其技术原理、构建方法及其在辽河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6.
合成工艺冷凝液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锅增加脱槽,并直接采用热态合成工艺冷凝液作炉水,使高、中压锅炉用水分开,既满足了中压炉不的质量要求,又缓解了原大脱氧槽和精制水系统的压力,提高了高压蒸汽的品质,保证了蒸汽透平行运安全,稳定了生产,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注蒸汽热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注蒸汽采油的机理,概述了稠油注蒸汽热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稀油注蒸汽热采的应用前景、研究现状以及稀油注蒸汽热采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研究认为:稠油注蒸汽热采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在稠油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趋势为利用天然气、溶剂、高温泡沫、聚合物等来改善注蒸汽热采效果;稀油油藏水驱、聚驱后转注蒸汽热采具有可行性,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采用煤或核能生产蒸汽、采用水汽交注、蒸汽泡沫等方法提高稀油油藏注蒸汽热采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潭口稠油为浅层特稠油油藏,通过对潭口注汽吞吐采油认识,结合现有工艺技术,优化吞吐参数,合理的注汽方式,达到高效注汽吞吐采油;通过注氮辅助配套及汽窜的治理,探索潭口稠油油田合理的注汽采油模式,提高蒸汽吞吐的有效性,提高其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分别对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进行模拟驱油实验,发现天然岩心采收率明显降低,这说明在实际驱油过程中,岩心结构影响采收率。同等条件下,渗透率高的岩心采油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Enormou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facilitate produced‐gas analyses by in situ combustion implication in heavy‐oil recovery processes. Robust intelligence‐based approaches such a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nd hybrid methods were accomplished to monitor CO2/O2/CO. Implemented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lik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hybrid approach focused on pinpointing accurate interconnection weights through the proposed ANN model. Solutions acquired from the developed approach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ertinent experimental in situ combustion data samples. Implication of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nd PSO in gas analysis estimation can lead to more reliable in situ combustion quality predictions, simulation design, and further plans of heavy‐oil recovery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