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针对东海冲绳海槽盆地的二维地震资料,采用地震海洋学的方法,对水体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了典型的羽状反射流特征,结合BSR等异常,综合分析认为是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证明水体处理技术在东海冲绳海槽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王影  龚定康 《海洋石油》2007,27(1):14-18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可以提供甲烷气体的新能源,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通过对东海冲绳海槽地区部分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以寻找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重处理,结果获得对天然气水合物处理上的一些新认识,表明保幅处理、压制海底多次波、提高速度谱显示精度,是行之有效的天然气水合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在储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结晶状固态简单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1m^3的水合物所携带的天然气量常达150-170m^3,其巨大的储气能力和相对“温和”的储气条件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同时通过对水合物和液化天然气等系列技术的分析和经济比较,指出水合物法储运天然气在技术上可行并且在经济上能降低天然气储运的费用。但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离实际应用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DSC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天然气水合物热力学研究、动力学研究、水合物抑制剂评价中的应用。DSC技术作为一种热分析方法,它具有试样微量化、不用溶剂、适用范围广、快速简便等优点,为探索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提供了又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水合物应用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工业技术。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技术,对在能源、天然气储运、污水处理与海水淡化、气体混合物分离、水合物蓄冷、液体的近临界和超临界萃取、生物蛋白酶提取以及水溶液浓缩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展望了天然气水合物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及其研究现状、天然气水合物聚集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技术。介绍了以似海底反射层、AVO技术和速度振幅结构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检测技术。阐述了电阻率测井、声波时差测井等常规测井方法和介电测井、随钻测井等4种特殊测井方法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孔隙度、饱和度和泥质含量等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解释方法,同时指出了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检测和测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员经过对大量的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一套压制、衰减噪声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以叠前去噪作为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叠后去噪对叠前去噪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改善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的地质模式,包括:静态系统的冷却作用低温模式、挤压作用“海侵”模式和成岩作用模式;动态系统的渗流模式、分子扩散模式、水下泥火山作用模式、沉降模式和岩块位移模式。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一直局限在防止和抑制水合物的生成研究上,水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晶笼状结构,用水合物作为天然气储运的新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费用低的优势,因而对它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开发的热点。将天然气水合物(NGH)技术应用到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中,正在成为其中的焦点之一。介绍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的概况、特点、应用方向、以及与其他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的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是当今世界能源开发的热点。而将天然气水合物(NGH)技术应用到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中来,也正在成为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的概况、应用方向、特点,以及与其他天然气非管道储运技术的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陆坡热流与天然气水合物赋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水合物逐渐成为科学界研究焦点,内容包括能源、温室效应以及灾害预防等课题。我国的南海沉积盆地富含有机质烃源岩,气源条件和海底物理条件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尤其2007年在南海发现了样品实物进一步证明了其广阔前景。通过南海北部陆坡获取的127个地热数据,采用静态模式研究其赋存状况。特征指标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带厚度,主要受控于地温梯度、相变曲线及气源中重烃的组成比例等参数,同时依据南海北部陆坡3种可能气源组成情况计算稳定带厚度分布,对上述参数变化因素影响气水合物量值关系做出解析及数值解释。计算结果表明地热是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控制因素,地热数据是天然气水合物重要的寻矿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南海东部区域碳酸盐岩叠后地震数据有28个年度采集的二维、三维数据,并且不同年度、同一年度不同批次处理的资料既存在能量差、时差,又存在频率差,难以均衡.提出了数据整体匹配处理的思路与步骤,针对研究区碳酸盐岩顶、底及基底等3个目的层,以三维测线为主对叠后地震数据的能量、频率、时差等进行了匹配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处理方法及经验对我国海上大面积连片三维地震资料重处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海多块三维地震数据体拼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东海西湖凹陷主要构造先后进行了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数据其网格方向、面元大小、电缆长度、面元覆盖次数均不同,且应用不同处理流程及技术进行处理。由于存在诸多不一致性,这些数据难以满足工区整体的地质解释、储层描述等综合研究。多块三维地震数据拼接处理的目的是得到单一数据体,具有统一网格方向、面元大小,振幅、相位均一致。文章论述多块三维数据体在迭前、迭后进行拼接处理的解决方案,介绍拼接过程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及综合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4.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发现历程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兰 《海洋石油》2007,27(2):14-17,108
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发现开始于1980年,并主要集中于西湖凹陷。从1980年至1995年是东海油气勘探成果辉煌的15年,期间共发现了平湖、春晓、天外天、宝云亭、武云亭、孔雀亭、断桥、残雪等8个油气田及一大批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开采工艺技术的进步、油价一直在高位运行,那些埋藏在东海海域过去被认为开发无经济效益的所谓"差气层、干层或致密层"进入了开发工作者的视野。通过对东海T气田A5井始新统平湖组低渗气藏进行压裂开发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单井产量大幅提高,证明压裂可以成为有效动用低渗天然气储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东海天然气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表明对东海低渗气层的认识应予以调整,重新确定气层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东海油气勘探成果回顾及开发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文章回顾了20世纪下叶东海油气勘探成果,展望了21世纪初叶油气开发前景指出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开发已被列入我国近几年6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目前,东海的油气开发已进入上游有开发方案,下游有利用规划的良好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两期地震数据采集目的不同、采集方式不同,造成两期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时间、频率和相位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不一致性,从而加大了时移地震资料处理的难度。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两期资料非重复性的影响因素,并从面元大小、反射中心点位置、覆盖次数、方位角、信噪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体匹配,得到了一致性较好的初始地震数据。然后采用叠前共约束一致性处理方法,包括共约束一致性频率、相位、速度、剩余静校正等,提高两期资料的整体一致性。最后使用叠后互均化处理方法进一步改善两期资料的一致性,可以消除两期资料在时间、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得到较好的时移地震处理成果。通过实际常规地震数据和高密度地震数据非重复时移地震资料处理,求出了油藏变化引起的时移地震响应,为后续解释和剩余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琳琳 《石化技术》2020,(2):92-93,95
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可以为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较为精确的地层深度和倾角数据。地震正演模拟可以指导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使得研究工区微幅构造、微小断层得以落实。本文以南川工区为例,分析总结了页岩气水平井导向中地震资料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东海油气资源勘探历程中,通过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查清东海的盆地地质结构、沉积格局,发现数百个局部构造,使平湖、春晓、天外天、残雪、断桥、宝云亭、武云亭、孔雀亭等8个油气田得见天日,奠定东海天然气开发的资源基础.技术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进一步发现和评价新的油气田的关键,进而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海南部油气勘探已有三十多年。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东海南部分布广泛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以往研究是以浅部新生界为主要目的层,地震采集参数存在电缆短、震源能量小、沉放深度浅等问题,获得的地震数据深部品质低。此文通过对该地区以往采集参数分析,地震剖面对比及主要参数的研究,制定了试验方案,并通过外业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的采集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地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电缆拖带长度长(理论上最好9000 m),气枪容量大,电缆和震源的沉放深度深更有利于获得深部中生界的有效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