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无机膜处理含镍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无机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镍废水的中试和半工业化试验,分析了无机膜处理含镍废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两级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国  汪晓军 《电镀与涂饰》2014,33(21):935-938
采用碱–磷酸盐两级沉淀法处理某电镀厂反渗透工序产生的高浓度含镍浓水,其主要流程为化学氧化破络、初次沉淀和二次沉淀。研究了初次和二次沉淀p H对废水中镍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二次沉淀时Na2HPO4投加量和二次沉淀后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对出水总镍和总磷浓度的影响。当初次沉淀p H为9.5、二次沉淀p H为10.0和Na2HPO4投加量为50 mg/L时,出水的总镍浓度可稳定低于0.2 mg/L,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则可低于0.1 mg/L,符合GB 21900–2008中表3要求。二次沉淀后PFS的投加需根据总排放口出水总磷情况而定。采用该法处理该电镀厂含镍废水的药剂成本约为3.69元/m3。  相似文献   

3.
硫铁矿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就含镍废水的初始浓度、pH值、硫铁矿的用量及吸附时间等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作了探讨,并绘制了硫铁矿对镍离子的吸附等湿曲线。  相似文献   

4.
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研究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Ni 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超过30min,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值大于4,先投加组合药剂再用NaOH调节pH值的条件下,出水中Ni2+的质量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中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4%,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镍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铀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一种乳化型液膜的组成和制备方法,以及用它去处理含铀废水的条件,我们在连续逆流试验中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树脂处理含镍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风化煤为原料制成的腐植酸树脂,对含Ni2+废水进行处理。交换率达93%以上,Ni2+浓度低于0.5mg.L-1,二次污染大大降低,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膜三室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阴极电沉积金属镍,同时可得副产品盐酸,并研究各因素对电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0 A/m2,p H为4,温度为40℃,Ti/Ir Ta作为阳极,电解时间为4 h条件下,镍回收率可达82.3%,电流效率高达85.3%,中隔室盐酸浓度为0.5 mol/L,处理后出水经离子交换富集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电镀废水,通过静态试验探究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电镀废水中总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比了在较优条件下分别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0%(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100 mL/L,初始pH为6.0,反应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总镍、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99.94%和99.41%,其出水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要求。电镀废水处理过程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均可,但采用机械搅拌的处理效果更佳。[结论]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可有效去除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磷和氨氮,使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级膜法+混床工艺处理某砂轮厂含镍废水并回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回用水水质稳定,总镍未检出,电导率20μS/cm,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满足厂方回用于工艺生产的要求,中水回用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电镀含镍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镍,按照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处理,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出水难以达到新的排放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离子交换技术实现电镀含镍废水现场回收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方式,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现效果,既可以回收硫酸镍作为生产原料,减少原料投入成本,又可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物料单耗,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反渗透技术将铝氧化漂洗废水重新处理成纯水,返回到生产工艺中去,而浓缩液经负压蒸发后冷却结晶,并外运填埋;此工艺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处理橡胶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尤作亮 《水处理技术》1996,22(5):290-293
本文采用低压中空醋酸反渗透装置和聚砜酰胺反渗透装置对齐鲁石化橡胶厂工业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涌透对橡胶废水的总溶解固体,硬度,有同物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对总盐量的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百对可溶性SiO2,和碱度去除率较低,试验表明和强水质的预处理是该废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反渗透技术在电子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彩色显象管制造所用的纯水,经生产工艺过程后成为含硫酸盐、钙、氟化物,重碳酸盐等物质的废水,如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项目应用反渗透技术,将此类废水重新处理成纯水,返回到彩管制造工艺的纯水供应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及回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经二级处理的矿山酸性废水,考察了超低压反渗透膜RE-4040-BL的分离性能随压力、pH、温度、水回收率等变化的影响及超低压反渗透膜运行的稳定性,并用溶解扩散模型、物质传递系数和Hagen-Poiseuille方程解释.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超低压反渗透膜对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99%,渗透液中的Ni^2+、Cu^2+、Zn^2+、Pb^2+离子浓度均低于0.4mg/L,渗透液的总电导率<100μS/cm,满足回用水的要求,浓缩液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种改进的电去离子装置处理电镀含铜废水,考察了电极室溶液和操作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殊的膜堆构造使得装置的浓室始终保持酸性环境,抑制了铜离子在阴离子交换膜表面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克服了传统电去离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二价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现象.电极室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O4电解质和增大操作电压可显著提高废水处理效果.运行过程中铜离子浓缩倍数5~l4,铜离子去除率大于99.5%,出水中铜离子浓度低于0.25 mg·L-1,可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炼油污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炼油污水的工艺特点和处理效率。中试试验结果表明:MBR处理炼油污水出水水质好,COD,氨氮,油和酚的出水平均值分别可低至39mg/L,2mg/L,3mg/L和0.1mg/L以下,去除率分别高达93%,90%,94%和99.9%。达到严格的排放指标(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产水可用于生活杂用水和循环冷却补给水。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膜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期间的处理效能、膜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并进行了膜清洗实验。膜生物反应器对COD、NH3-N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膜污染的发展先后经历膜孔阻塞,形成凝胶层、滤饼层等阶段。研究认为对膜进行清洗应以机械清洗为主。  相似文献   

18.
混凝-超滤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经混凝预处理后生成微絮体,改善了分离性能,对膜污染起了重要的缓解作用,可延长反冲洗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稳定通量,长时间运行。运行过程中膜通量下降幅度较小(仅为33%);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COD和油的去除率较高,均可保持在90%~95%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渗透技术对高矿化度矿井水进行处理,考察了CPA(芳香族聚酰胺)膜对矿井水中各种离子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24 d,对矿井水的处理效果显著,Ca2+、Cl-、SO2-4、Mg2+各离子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94%、98%、95%以上,系统出水水质稳定,出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并根据静态清洗反渗透(RO)污染膜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反渗透膜的污染特征,最终优选出先碱洗后酸洗的膜清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反渗透法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采用反渗透法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国内尚属首次。我们先从八种膜中,筛选出了本工艺最合适的3#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经此膜处理后的出水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进行了操作压力、pH值对膜通量及产水水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操作压力和进水的最佳pH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