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抽油泵阀球直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在分析了抽油泵阀球直径尺寸对液体流动性、泵阀开启灵活性和阀罩及阀座结构布置的影响后,指出:采用较大直径的阀球,有利于液体的流动,但泵阀开启欠灵,也给阀罩结构设计带来困难,应该在结构允许的前提下,选用尽可能大的阀球。据此推荐了估算阀球直径的经验公式,给出了阀球直径系列,制造阀球的技术条件和专业生产厂采用的阀球直径数据。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抽油泵阀罩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抽油泵柱塞阀罩断裂的问题,从整体结构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先后研制了2种不同结构的高强度抽油泵阀罩。这2种高强度抽油泵阀罩都具有结构新颖独特、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解决了普通抽油泵阀罩机械强度低、工作过程中受到阀球频繁冲击、容易断裂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高强度抽油泵阀罩未出现断裂现象,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全国各油田对抽油泵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抽油泵的效率,对抽油泵的生产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图1所示的阀球与阀座是抽油泵的主要组件之一,阀球与阀座相接触面的密封是否可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2012,(Z1):121-123,12
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泵的实际排量常小于其理论排量,二者的比值称为泵的容积效率,油田通称为泵效,影响泵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抽油杆柱与油管柱的弹性伸缩的影响,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及漏失的影响,旨在探讨抽油泵泵阀设计过程,即如何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提高抽油泵的泵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美国、苏联制造的4种抽油泵泵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了国外泵阀的材料组织特性、化学成分、阀座密封口的加工工艺及精度,这对于我国抽油泵泵阀生产与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抽油泵试验装置,室内进行了杆式泵泵抽清水、聚合物溶液、空气混合液试验,并观察和分析了泵抽时阀球的运动。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连续性条件,导出稳定与非稳定2种情况下阀球的升高、速度及加速度计算模型。试验和计算实例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阀球开启滞后角度增大,泵充满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低和能耗大的问题,首先对进油阀的结构、开启程度、流量系数、流体过阀流动形态划分及阀球直径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进油阀球直径为38. 1mm。然后建立了抽油泵进油阀实体模型和流体域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抽油泵阀隙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流量、液体黏度和密度等因素对液体过阀流动规律的影响,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出进油阀流量系数与雷诺数、泵阀开启程度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油阀球室越高,开启程度越大,流体阻力压降损失越小,但当泵阀开启程度大于0. 8时,对流体过阀流动性能的影响很小,因此球室高度只需限制开启程度略大于0. 8即可,即球室高度不小于阀球直径的1. 25倍。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推动抽油泵泄漏理论的研究,也可为抽油泵的结构改进和效率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某采油厂失效抽油泵的调查发现,阀罩内部磨损而引起的阀罩卡阀球事故已成为抽油泵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阀球撞击阀罩力学模型,分析抽油泵阀罩的受力。结果表明:柱塞在上、下冲程运动过程中,阀球频繁开启撞击阀罩,导致阀罩局部应力过大,使阀罩局部产生疲劳破坏,阀球不能正常工作。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较好,对抽油泵阀罩的结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抽油泵阀开启压差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确地计算抽油泵阀的开启压差是分析抽油泵工作性能与优化抽油泵结构尺寸的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国内文献所介绍的几种抽油泵阀开启压差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计算泵阀开启压差的关键是合理地计算泵阀阀球与阀座密封面上的液体压力,假设了这一密封面上液体压力沿密封弦是线性分布的,并推导出泵阀开启压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抽油泵阀的开后压差只与抽油泵阀的结构和结构尺寸有关,而与泵的沉没压力和排出压力无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插入式双作用抽油泵的结构和原理作了简短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抽油泵球阀材料冲刷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料浆罐式冲刷腐蚀实验机以不同的冲刷速度和冲刷角度对国内常用的抽油泵球阀材料GCr15和Z2r13进行了冲刷腐蚀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2Cr13的冲刷腐蚀失重小于GCr15;两种材料的冲刷腐蚀失重不仅均随冲刷速度的加快而增加,而且均随冲刷角度的增大而增加。从抗冲刷腐蚀角度讲,锥阀结构比球阀结构更优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原抽油泵在高含水、高含砂、高矿化度介质中工作,寿命降低的问题,对其结构和材质进行了改进,活塞在原结构基础上增加了高硬度刮砂环。改进后的抽油泵现场可对比的14口井的泵效同比高于上次的泵效。其中3352井下高硬高环抽油泵稳定生产150 d,泵效仍达71%,与上次施工同比高10个百分点,证明高硬度环抽油泵的抗砂耐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井动液面降低 ,使用电潜泵提液不经济 ,而用有杆大泵又难以实现深抽的情况 ,设计了 ψ56mm串联式三腔抽油泵。这种新型抽油泵由两台 ψ56mm泵通过特殊部件串联而成 ,靠中间密封装置将两泵分隔成三个工作腔 ,生产中可交替吸、排液 ,使泵连续抽油 ;设计有两组独立的进、排液系统 ,在两油层中间加装一级封隔器 ,可实现油层的分层开采 ,有效地解决层间矛盾 ,发挥潜力层作用。在不改变地面抽油设备的情况下 ,该泵深度可下到 140 0m以下 ,且达到 ψ83mm大泵的排液量 ,通过现场 17口井的试验 ,取得了深抽提液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稠油单井吞吐注汽工艺的需要 ,设计了长柱塞注汽转抽两用抽油泵。这种泵采用在中间接箍上开槽的结构实现注汽转抽 ,注抽转换简单 ,需要注汽时只要下放柱塞 ,露出注汽孔 ,即可注汽 ,抽油时上提柱塞即可正常工作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大大节约了作业费用和时间 ;同时针对稠油含砂严重 ,在结构设计上还使泵具备防砂功能。这种泵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采油一厂和采油五厂获成功使用 ,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抽油泵泵阀刺漏机理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泵泵阀刺漏是造成胡庆区块油田抽油井检泵的主要因素。为此 ,分析了泵阀刺漏的内在影响因素 ,即泵阀加工工艺技术和材质 ,并结合油田实际 ,分析了液击、气蚀、出砂和腐蚀对泵阀刺漏的外在影响因素 ,阐明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针对胡庆区块油田的自身特点 ,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泵阀刺漏的对策 :一般井用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阀座代替 6Cr18Mo阀座 ,高液量井应用双固定阀 ,出砂井采取相应的挡砂、排砂、沉砂、抑砂和固砂措施 ,优化抽油井工作制度和向井筒投加缓蚀剂等 ,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文华  盛曾顺 《石油机械》2002,30(11):19-20,51
强力珩磨工艺优于传统的加工工艺 ,工件长度 10m以上 ,往复运动速度 15~ 4 0m/min ,珩磨余量 3mm以上 ,单程珩量 0 0 0 1~ 0 0 0 4mm。采用强力珩磨工艺制造抽油泵泵筒的关键在于高品质的砂条。根据泵筒珩磨工艺特点 ,对珩磨砂条的研制、砂条的形状、排列、技术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做了简要介绍。实践证明 ,使用新研制的强力珩磨砂条加工泵筒 ,泵筒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均满足SY/T5 0 5 9《整筒抽油泵》和APISpec 11AX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强  符达良 《石油机械》1996,24(3):47-50
套管泵由压力检测装置、减速装置和密封皮碗等组成。将泵投入油井套管中,靠泵自重下落,由减速装置调节下落速度。当泵落入液面以下预定深度后,由于井内压力增加推动活塞上行关闭阀门,在泵上、下压差作用下将泵和泵上液柱举升到井口。应用套管泵时,应计算确定泵的最大举升液柱高度、实际举升液柱高度、活塞行程和流道阻力。通过控制活塞行程及泵内流道阻力,从而控制泵举升液柱的高度和泵的运行速度,取得理想的举升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矿场应用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内筒与外筒之间有一个环空沉砂通道,沉砂可沿此通道进入尾管,而且柱塞在油井生产中始终有一部分外露于泵筒,可防止沉砂进入柱塞与泵筒之间的间隙。现场19口井次的应用表明,在出砂量小于1%的油井中可直接下泵生产,能保证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或停抽后不会砂卡或砂埋柱塞。在出砂量大于1%的油井中可先进行化学防砂,再下入防砂泵,能有效地延长防砂后油井的免修期。由于这种泵具有防砂卡、防砂埋及耐磨蚀三个功能,可有效地解决出砂油井生产周期短、吨油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但这种泵存在检泵时无法泄油的问题,增加了作业施工工作量,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钻井泵泵阀与缸套的侵蚀-三体磨料磨损导致拉伤、冲蚀成洞、刺成小道的失效形式,提出了对缸套、阀体及阀座工作面进行增破-钒化的处理措施。对20号钢、20Cr钢和20CrMo钢工件,先渗碳,以增加其表面碳浓度,然后进行钒化处理,由于形成的细小VC硬质相弥散分布于基体,工件表面一定层深的硬度显著提高,耐磨耐蚀性能大为改善。试验表明,钻井泵泵阀和缸套经增碳-钒化处理后其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20.
姚建设 《石油机械》1998,26(5):28-30
进入开采中后期的克拉玛依油田,油层供液不足,泵沉没度低,全油田至1995年底累计有140余口井应用了增压泵,但增压系并不是对所有的抽油井都有增产效果。要提高增压泵泵效,必须满足增压器的进油体积VB为系冲程S减去λ段行程后的抽油泵排量VS-λ的1.25倍,增压器的结构设计还应具备水嘴效应。满足上述两设计条件的增压泵与普通泵相比,在冲程、冲次、泵挂深度和泵径等参数一致的条件下,综合平均泵效约提高1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