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皮致色珍珠马红艳李勋贵戴塔根珍珠在珠宝世界里有皇后之称,一提起珍珠,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它的晶莹洁白、珠光闪烁,圆润凝重。其实,在珍珠世界里,还有多种彩色珍珠,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据前人资料,珍珠致色物质的分布类型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就是致色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前,普通、低品质的淡水珍珠产品已无法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时尚需求,但随着珍珠养殖技术与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珍珠品种。系统地总结了目前中国珍珠市场上新造型的珍珠的特征,其中有核珍珠更适合于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异形珠。以淡水无核珍珠为对象,重点探讨了刻面加工技术、镶嵌技术和雕刻技术在改善珍珠外观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刻面珍珠的琢磨角度与时间;对椭圆形珍珠、腰线珍珠进行CZ镶嵌,使其外观得到了改善,提升了其价值。最后,对珍珠的雕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珍珠的体色、伴色和晕彩色是体现其颜色的重要因素,而颜色是衡量珍珠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的颜色成因或与遗传学、生物医学、养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关,存在金属卟啉致色、金属离子致色、有机色素致色、有机大分子基质致色等多种观点,但至今未有被广泛接受的结论.谱学测试结果显示,金属卟啉可导致光的选择性吸收,从而影响颜色,且不同颜色珍珠内含有的金属卟啉不同;微量元素测试显示,珍珠颜色和金属元素含量的高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具体的相关关系难以确定;部分学者发现有机色素的拉曼峰强与颜色存在相关性,但同时有学者对不同类型或不同颜色的珍珠进行测试,未检测到相应色素.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影响珍珠颜色的几个因素,旨在对未来珍珠颜色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耿  蔡克勤 《中国宝石》2005,14(3):166-167
我国养殖珍珠产业迅猛的发展,珍珠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现代镶嵌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追求自我、张扬个性、求新发展、突破传统等的需求。在选材上开始不拘于珍珠的颜色、形状甚至光泽,进而带动新的珍珠首饰设计潮流。  相似文献   

5.
白色南洋珍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稀少珍贵的一种人工养殖珍珠。它洁净、色白(白色-银白色),颗粒硕大,一般直径为9-16mm,最大达28mm;一般圆形、半圆形或近似圆形,少数水滴形;光泽甚强,可映出人影,呈半透明,确是一种高档次、品质优异、价格昂贵的珍珠。白色南洋珍珠1998年总产量2300kg以上,仅相当于黑色南洋珍珠的1/2,而产值近年为1亿美元以上,销售于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中国宝石》2008,17(2):231-231
现代社会,珍珠饰品的加工技术越来越精细,既可以单独做饰品.又可以和各种宝石、贵金属镶嵌成各式各样的名贵饰品。欧诗漫珠宝公司巧妙地将珍珠和水晶结合起来,开发出了晶彩珍珠系列首饰。  相似文献   

7.
贝壳珍珠层的彩虹色来源于可见光与珍珠层微结构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杂色鲍鲍壳珍珠层的微结构,利用微型光纤光谱仪测定其鲍壳珍珠层的反射光谱。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珍珠层文石板片厚度不同,边缘生长端板片的厚度为499±35nm,成熟区板片的厚度为371±36nm,厚度变化致使珍珠层的彩虹色发生了明显改变;(2)贝壳边缘珍珠层的结构色是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贝壳中心珍珠层的结构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此外,首次测出鲍壳珍珠层的多级反射谱,并定量的描述珍珠层的彩虹色。  相似文献   

8.
珍珠的形成服从生物生理学,结晶学的规律,具有与生物活动有关的特征,珍珠的鉴定不适合测定其折射率,光性特征等参数,而要从与生物生长有关的特性及其物化参数进行。由于镶嵌的珍珠饰品无法直接测定其密度等参数,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快速。无损而且准确地测试珍珠的化学成分以达到鉴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各类金色海水珍珠的呈色属性及UV-NIS 反射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各类金色海水珍珠的呈色属性、改色处理及其鉴定问题,采用LA-ICP-MS、拉曼光谱仪、UV-NIS微光谱仪等测试仪器,重点对近期市面上出现的金色海水珍珠与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化学成分、拉曼光谱、反射光谱、呈色属性及表面微观特征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化学成分与UV-NIS反射光谱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附并继承了金唇贝的基本属性,以356 nm(±2 nm)为中心的吸收谱带可作为识别金色海水珍珠是否染色的诊断性证据之一;颜色欠佳的海水珍珠通常采用人工有机色素予以染金色,经染色处理后的金色海水珍珠样品显示与金色海水珍珠截然不同的呈色属性和UV-NIS吸收谱带。浅表层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通常在其珍珠表层形成厚约15μm(通常<20μm)、着色相对均匀的金黄色渗色层,其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呈现2组特征的吸收谱带:一组位于可见光蓝紫区427 nm(±2 nm)处,归因人工染色剂所致;另一组则位于紫外区353 nm(±2 nm)处,为自身的有机致色因子所致;深层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沿其珍珠表层向内层形成厚约50~80μm、着色均匀的金黄色渗色层,由人工染色剂致特征吸收谱带主要位于可见光...  相似文献   

10.
张婧芳 《中国宝石》2008,17(1):116-116
作为国内重要的淡水珍珠的发源地,渭塘以其多年的珍珠养殖、加工,积淀了深厚的珍珠文化。在2007年年末,一场名为“璀璨渭塘时尚珍珠”的盛会在苏州渭塘举行,掀开了渭塘珍珠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珍珠粒饮料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螺旋藻珍珠粒饮料的制作技术进行了较深入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焦磷酸钠对螺旋藻进行破壁,用硫酸铜对螺旋藻进行护色,用乙醇,β-CD等对螺旋藻进行了脱腥,用海藻酸钠进行了造粒,添加适量的糖,蜂蜜,经过密封杀菌后可以制成色彩艳丽,外观新颖,风味良好的螺旋藻彩色珍珠粒饮料。  相似文献   

12.
珍珠与权力     
珍珠是高雅、宝贵的象征,同时又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的明清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珍珠装饰标志着权力 1.冠饰距今3000多年,周文王用珍珠做发簪。慈禧凤冠上的巨大珍珠,是采自东北混问江、乌拉河及宁占塔等河流(今黑龙江诸支流)的天然野生的“大东珠”、其直径近16mm,实属当今世界名珠。清朝廷官员帽顶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相当普遍,但珍珠数量有严格区别,即官衔愈高,珍珠数量愈多,但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金珠宝》2001,(3):80-80
“中国首届珍珠贸易洽谈会”4月1日于深圳竹园宾馆圆满结束,国内几乎所有著名珍珠企业都参加了此项由中华全国珍珠专业厂商委员会主办、海南京润珍珠有限公司独家协办的会议。为珍珠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珍珠行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稳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华全国珍珠专业厂商委员会”成立于 2000年11月 18日,在短时间内就举办了中国首届珍珠行业性会议,实在难能可贵据中华全国珍珠专业厂商委员会秘书长胡江轲介绍,由于时间短。经费紧,为会议规格、标准、场地的选择、安排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他们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宝石》2014,(9):239-239
2014年8月28日,浙江省金华市珍珠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义乌天恒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金华市、义乌市相关部门领导。会议由九色珍珠研究所所长张根芳代表金华珍珠协会筹备工作组汇报了协会筹备工作情况,全体会员表决通过了金华珍珠行业协会章程和理事会成员,并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钟和 《中国宝石》2005,14(3):165-165
面对来自印度尼西亚养殖珍珠,中国养殖珍珠与澳大利亚南洋珍珠的竞争,大溪地将继续通过降低产量的方式提升其养殖珍珠的市场价值,据大溪地珍珠协会有关人士估计,2005年大溪地珍珠产值将比去年提高23%。  相似文献   

16.
合浦珍珠的结构及其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进福  孔蓓 《珠宝科技》1997,9(2):30-31
合浦珍珠的结构及其对质量的影响邹进福孔蓓合浦养殖珍珠自古以来以颗硕圆润、凝重结实、大而浑圆、色泽艳丽、宝光莹韵而驰名中外。但近年来,由于外在因素(如母贝质量、海水盐度、工业污染)影响,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对合浦珍珠的结构特征的研...  相似文献   

17.
加工前与加工后的珍珠、黑色与白色杂色的珍珠、粒径大与粒径小的珍珠,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海水养珠与淡水养珠、有核珠与无核珠,其价格是不同的,有的相差悬殊。如海水人工养殖黑色珍珠与海水人工养殖白色珍珠,其价格相差甚远,前者通常比后者的价格高出几倍。一、海水养殖黑色珍珠此类珍珠主要产于夏威夷、大溪地、法  相似文献   

18.
高亚峰 《珠宝科技》1999,11(1):14-16
海水养珠均采用有核培殖珍珠法。其方法为将母蚌的触脚切开一条沟,放入一颗作珍珠母的小珠子和一片包珠子的织物,由母蚌分泌珍珠质,将珠母包裹而形成圆形珍珠。淡水养珠分为有核养珠和无核养珠。有核养珠和海水养珠相同,淡水无核养珠是由日本人首创,称为琵琶湖珠。方...  相似文献   

19.
喻达辉 《中国宝石》2010,(3):190-191
我国已成为世界海水珍珠生产第一大国。但珠层薄、质量差、价格低,严重制约海水珍珠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调制脆皮糊?怎样让炸出来的脆皮糊成品看上去光滑饱满,一直是业界厨师探讨的一个问题。可是在眼下,就有走在厨艺前沿的大师们另出怪招,创出了这种能让成品表面带有“珍珠”效果的脆皮糊。将这种糊用于炸制鳕鱼等质感细嫩的食材,其成菜的表面就如镶嵌了一粒粒“珍珠”,而吃起来的口感也特别酥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