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动力源增加了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轮转矩的调节方式,也对依赖常规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而实施的驱动防滑控制(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ASR)带来新的挑战.针对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考虑非线性7自由度车辆纵向动力学,建立样车动力系统前向仿真模型.利用转矩控制精确且响应快的电动机进行打滑车轮的转矩调整,基于既有并经验证的能量管理策略,开发逻辑门限及P-Fuzzy-PI多模态分段ASR控制算法,结合低附着系数路面纯电动起步及混合驱动急加速行驶工况进行离线仿真.通过整车电控单元(Hybrid control unit,HCU)引入前轮轮速传感器信号并集成ASR功能,在冰雪路面开展实车纯电动起步防滑试验.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种ASR控制策略均能有效地抑制驱动轮的瞬时打滑,基于能量管理策略开发ASR控制算法并通过HCU来实施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铁道车辆防滑控制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车的可靠制动是其安全运行的必要保证,而制动过程中的防滑控制又是安全制动和缩短制动距离的有效途径.建立车辆制动动力学模型和单轮对制动动力学模型,车辆系统自由度为42,建模中考虑车辆系统悬架力非线性、轮轨接触几何关系非线性和轮轨蠕滑力非线性.考虑到盘型制动系统的摩擦特性和制动缸压力变化特性,建立了制动系统力学模型.采用P控制方法,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准高速列车制动过程的防滑控制.计算结果表明,P控制能有效防止车轮在轮轨粘着力较低时的滑行,从而提高制动的可靠性和缩短制动距离,并减小制动过程中车辆的纵向振动.  相似文献   

3.
李灿  李天一  杨楠 《机械》2023,(11):46-52
列车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产品应用现场采用分布式机箱架构,不同机箱使用不同编码进行区分。但编码易受应用现场环境干扰、编码器失效等因素影响,使车辆出现逻辑误动作。本文分析了编码识别错误问题的产生原因,针对编码采集值错误故障树分析了硬件失效、结构失效、软件采集过程失效等导致编码采集值错误的可能原因,并针对这些可能失效点,提出一套针对现场LCU编码的防错采集方法。目前LCU编码防错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各地城轨列车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装车现场,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速数据采集、PWM控制、差压测密封技术,研制了一套防滑阀性能检测系统,实现了对防滑阀的动作响应时间、阶段充排气性能和密封性检测。在模拟实车制动工况条件下,检测系统通过输出快速响应的PWM信号控制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高速通断,以此实现对防滑阀性能的高精确检测。测试系统经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阶段充排气性能的最大测量不确定度为0.834 kPa,密封性检测的最大不确定度为0.011 kPa。  相似文献   

5.
探讨FMS运行控制系统软件调试环境的建立问题,在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软件测试机理过程中,提出宏Petri网模型,这种网模型由于在库所和变适中引入变量结构,使模型具有更大的描述性;基于FMS中基本事件类型建模,使建模过程通用化、程序化;讨论应用MPN实施对FMS运行控制软件测试纠错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驱动轮在附着条件恶劣的路面行驶时滑转问题,对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进行驱动防滑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提高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根据车辆运动状态,路面识别算法对当前路面和最优滑转率进行辨识。采用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器将驱动轮滑转率实时控制在最优滑转率附近。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路面识别算法能够较好识别路面附着系数和其最优滑转率;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的驱动防滑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恶劣路面行驶时车辆的稳定性与动力性。  相似文献   

7.
铁路高速化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气动冲击加剧,严重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为了改善高速列车乘坐的舒适性,研究了高速列车会车横向冲击的半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会车振动的传递特性和天棚阻尼控制方法的局限性,针对会车横向振动特性提出会车横向冲击半主动控制方法,对车辆气动冲击进行控制。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验证会车控制的效果。结果显示,控制后由会车气动冲击引起的车辆横向振动平均减幅达到35%~45%。  相似文献   

8.
防滑阀为高速机车防滑制动的关键执行部位,当前缺少对其动特性的全面研究,存在仿真结果和检测结果无法统一的问题。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了防滑阀的物理仿真模型,获得了不同工作压力下防滑阀动特性的仿真曲线。其次,基于数据采集技术及气动控制技术研制了检测系统,实现对其动特性检测;通过获得高度拟合的仿真曲线和实验曲线,交互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最后,为全面分析相关参数对防滑阀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显著性分析理论和回归分析理论,在完成试验因子和动特性显著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应用拟合总效果判定系数R~2=0.999 9、0.996 7,修正判定系数R■=0.998 5、0.995 2和预测判定系数R■=0.997 7、0.992 7的量化指标评估了试验设计的合理性,为防滑阀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以下简称单钢轮压路机)通常采用单泵双马达液压回路,2个驱动马达并联控制,分别驱动钢轮和胶轮。驱动马达为两点式变量马达,行走速度分为低速、中速、高速3挡:当挂低速挡行走时  相似文献   

10.
对原有的机车转车盘进行改进,通过增加PLC、变频器和位置传感器,使得机车转车盘实现自动化运行。改进后的系统减小了对电路的冲击,降低了对轨的困难,能够很好地使机车转车盘实现精确对轨,实现快速高效的作业;同时能有效地解决机车转车盘打滑和自身惯性给位置控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现有机车操纵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控制方式,确定CAN总线作为其设备级控制总线.依据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对控制系统网络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一种网络冗余的方案,并进行了应用层程序的设计,实现了网络即插即用,冗余、自检、数据收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城轨列车驾驶控制逻辑,阐述在TCMS正常和故障情况下,方向指令、牵引制动指令和牵引制动级位的来源及传输路径,分析和对比几种不同司控器级位信号的传输过程及原理。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高速列车半主动控制的控制对象是列车车体振动,往往没有考虑列车轮对的振动。轮对振动影响列车脱轨系数和轮对磨耗,关系到列车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了改善列车轮轨动力学性能,对一系横向减振器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通过设定不同的一系横向阻尼值,分析一系横向减振器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天棚阻尼控制算法应用在一系横向半主动控制上,与被动悬挂情况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350km/h速度级下,采用一系横向半主动控制比无一系横向减振器,列车的平稳性指标、脱轨系数和轮轨磨耗均得到改善,整体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横向悬挂控制方式及半主动减振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列车横向悬挂方式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了我国高速列车横向悬挂系统采用半主动悬挂控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控制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并进一步给出了用于实现此控制方法的半主动减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陈付林 《机电信息》2011,(21):63-63,65
虽然国内城市大型建筑中普遍使用的冰蓄冷空调具有耗能少、经济性强等特点,但基于控制措施的不完善,往往导致系统运行中出现较多的弊端。现就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优化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虚拟轨道车辆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针对三编组虚拟轨道列车,建立了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Ackermann转向原理的多编组列车循迹控制方法,结合模糊控制理论与PID控制理论利用Simulink构建了车辆模糊循迹控制模型.通过联合仿真证明基于Ackermann的单轴协调控制虽然从运动学...  相似文献   

17.
低地板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上下车的方便性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了基于轮毂电动机控制转速以及电磁阀控制轮对摇头角兼容的新型转向架,采用两种模式控制的转向架均可以克服独立轮对转向架的缺点,采用合理的控制目标,可以通过小曲线半径,在直线上实现对中。分析了不同电动机控制策略对横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建军  杨振辉  刘辉  葛鹏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3):1817-1823
为提高全时四轮驱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建立了发动机、轴间/轮间电控限滑差速器及相应的液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发动机目标转矩模糊控制器、轴间电控限滑差速器模糊控制器以及轮间电控限滑差速器PID控制器,提出了基于驱动防滑的全时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策略。应用所制定的牵引力控制策略,分别在低附着均一路面、对接路面、分离路面及上坡分离路面上对整车加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定的牵引力控制策略能够根据各驱动轮的滑转状态调节驱动轮的驱动力矩,有效地抑制了驱动轮的过度滑转,提高了汽车在恶劣路面的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并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防滑控制液压制动系统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防滑控制系统日臻完善,众多防滑系统如ABS、EBD、TCS、ASR、TRC、ESP装备在众多轿车上.该文介绍了ABS/ASR液压制动系统的应用特点,从使用和维修的角度对ABS/ASR液压制动系统进行了分析,便于专业技术人员解决汽车防滑和液压制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四轴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四轴客车车辆的6自由度垂向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设计最优预见控制器来抑制车辆系统的垂向振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优预见控制策略能够降低车辆的垂向振动响应,获得较快的系统响应速度,达到满意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