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超临界塔式直流锅炉中、低负荷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通过低负荷再热汽温调整试验,以及当前中、低负荷再热汽温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低负荷稳燃燃烧器改造、受热面改造以及锅炉运行优化等联合治理整体方案。整体方案实施后,锅炉中、低负荷下的再热汽温明显提高,40%BRL下锅炉再热蒸汽出口温度由537.9 ℃提升至563.9 ℃,50%BRL下,锅炉再热蒸汽出口温度由537.9 ℃提升至559.4 ℃,这两种负荷下机组供电煤耗分别降低1.64、1.36 g/(kW·h),合计每年节约锅炉燃料成本约125万元。在锅炉深度调峰负荷(30%BRL)下,再热蒸汽出口温度可由541.6 ℃提升至560.9 ℃,提升幅度为19.3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可由560.8 ℃提升至571.9 ℃,提升幅度为11.1 ℃。 相似文献
2.
对某电厂1 000 MW机组塔式锅炉再热汽温长期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锅炉设计时为防结焦增大了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积但未增加再热器及过热器相应受热面,从而导致受热面吸热失衡.对此,在不改造受热面的情况下,通过采取燃烧调整和吹灰优化等措施,使再热汽温比调整前提高了近20℃左右,再热器出口温度偏差也从原来的20℃左右降至10℃以内.按再热汽温每升高10℃煤耗降低0.75 g/(kW· h),每台机组年发电量70亿kW.h计算,可节省标煤约7 875 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4.
再热汽温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增加了一级二次再热循环,再热汽温的调节更加复杂。简单比较了几种不同的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并以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介绍了尾部三烟道平行烟气挡板调节为主、引射烟气再循环调节为备用、并辅以事故喷水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以期对后续同炉型二次再热机组的再热汽温控制设计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锅炉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再热汽温这个大惯性时象的控制品质,介绍了在烟道挡板控制回路中选取适当的前馈信号,并采用微分先行PID算法以及在减温水控制回路中以史密斯(Smith)估器代替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控制方法,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针对锅炉实际运行中遇到的主再热汽温超温的现状、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防止超温的措施及对策,以对超温控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二期工程2台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选择623C高参数,在全球的Ⅱ型锅炉中将是首次采用.介绍了目前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冉热汽温603℃的使用运行情况,分析提出了再热汽温提高到623℃的相关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指出锅炉在安装、调试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石景山热电厂4号炉试生产初期存在左侧再热汽温偏低(490-510℃),左右两侧气温最大偏差达50℃现象,影响锅炉和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文章分析了再热汽温两侧偏差大的原因是:低温再热器水不均;炉膛出口烟气热力不均。提出了最大限度减少再热汽温两侧偏差大的措施:(1)改进低温再热器入口进汽方式,可提高再热汽温5-10℃;(2)调整燃烧和调节三通阀例再热汽两侧汽温均可达535℃;(3)改造再热汽减温水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浅析新余电厂670T/h锅炉再热汽温偏低的原因江西省新余发电厂(336502)章永洪新余电厂两台WGZ670/13.7-7型锅炉属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自1995年投产以来,再热汽温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正常运行只能达到...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通过对某660 MW尾部三烟道平行挡板调温二次再热锅炉吹管实践,提出一段吹管+三段吹管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该类锅炉,为后续同类机组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二期工程2台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选择623 ℃高参数,在全球的∏型锅炉中将是首次采用。介绍了目前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603 ℃的使用运行情况,分析提出了再热汽温提高到623 ℃的相关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指出锅炉在安装、调试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广东梅县发电厂二期3、4号锅炉投产初期,锅炉主、再热汽温严重偏低及存在燃烧不稳定的情况,通过增敷卫燃带、优化操作规程、改造给粉机叶轮及喷燃器等措施,使汽温偏低的现象逐步得到解决,主、再热汽温能在设计值范围内正常变化,提高了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