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面临重编制,轻管理;重技术,难整合;重理论,难落地的发展困境,亟需科学的、高水平的、管用的城市建设管控方法。本项目基于"整体性"关键理论,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形成"全要素、全过程"的城市设计整体性管理实施方法,主要创建了城市设计整体性理论框架、城市设计整体性管理实施方法体系,在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与实施方法上实现创新,推进了城市设计有效实施。项目成果指导多项城市建设决策,获得众多奖项,得到了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程中设计施工一体化效率,从信息流转、专业协同、流程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管廊在传统模式下导致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性不足的原因,基于BIM技术对管廊的设计施工全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尝试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廊设计协同机制、施工协同机制、设计施工一体化衔接机制的三种优化模式。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机制的可行性,实践证明优化模式对于实现设计施工各阶段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浪  李静  王光新 《山西建筑》2007,33(31):4-6
以滁州市广场设计为例,介绍了其设计背景,探讨了整体性、文脉性以及追求意境等广场设计原则,提出了城市广场文脉与意境的一体化设计的途径,期望对现代城市广场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从1955年成立至今,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政总院")以设计城市、服务民生为己任,依托卓越的技术实力、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一体化的综合能力,在综合交通、水资源与环境、地下空间、智慧城市等领域,呼应社会关切,超越客户所想,在逾200座城市留下了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5.
章明  秦曙  鞠曦 《当代建筑》2021,(4):22-27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实践不同于以往仅仅对物质个体的存留予以重视的保护方式,而是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将电厂滨水岸线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重视工业文化、工艺流程、工业景观的整体保护,关注工业遗存活化再生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回溯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历程,归纳出了以"城市视角的综合评估""体系叠合的活化再生""原真可读的空间建构"为核心的工业文化地景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该书从理论到实践,对城市设计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各阶段展开了较深入的分析,尝试从较广泛的角度来探索和剖析城市设计的整体过程。作者强调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设计过程的整体性特征,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场所,以及对城市设计的形态、感觉、社会、视觉、功能和时间维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颜韬  任亮平  高宏宇 《规划师》2012,28(10):42-45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作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公共活动的焦点,成为支撑现代城市运转的关键节点,其规划设计需整合土地、交通和空间等要素,以"一体化设计"思想贯穿始终。研究以北京M15号线顺义段沿线站点周边城市设计为例,分析顺义站现状问题及进行一体化设计的前提条件,从换乘系统一体化、城市空间立体化及城市功能复合化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控制,包括图则控制和扩初设计,实现顺义站周边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化,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价值与城市空间价值的综合效益,推动顺义站点周边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培养重点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阐述了在学科交融的新形式下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方向转型,提出城市设计教学体系以理性分析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为主要培养重点;以一体化的教学大纲、主题化的教学单元、理性化的教学专题、整体化的教学考核、节点化的教学进度、多元化的教学表达作为主要培养方法,将城市设计教学和建筑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生态系统不健康等问题,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物理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的数据综合分析及城市物理环境与空间形态的耦合优化研究,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从城市物理环境量化模拟入手,结合多尺度城市设计整体性实践,构建物理环境现状模拟-耦合优化-设计提升的方法框架,并通过钱塘江滨水区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城市设计过程中基于城市物理环境模拟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及多尺度优化策略,以期将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思维融入空间规划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模块教学法",阐述了城市设计模块教学的构想和"一体化设计"方案的形成。根据城市设计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理论教学""城市设计创作教学"和"城市设计方案展示及讲评"等教学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及培养他们进行城市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模块教学法"在城市设计等城市规划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今后应该进一步总结提高,依照实际情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石设计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和综合性的设计平台。目前拥有建筑规划、城市规划、工程设计、景观环境设计等设计机构,在全国设有多家分公司。水石设计核心技术能力涉及精品住宅、商业综合体、主题产业园、城市再生等类型,涵盖规划、建筑、景观及室内等多专业和全过程的设计及咨询服务,倡导精细化和一体化设计,强调价值挖掘、产品创新、品质稳定度,以及设计图纸与建成效果的高还原度。  相似文献   

12.
张凯  申丽萍 《华中建筑》2004,22(2):83-88
城市设计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只有运用整体性城市设计的理念,才能对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一个准确的把握。希望通过对南京江宁区温州街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研究,为整体性城市设计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住区》2015,(5)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与东京大学建筑系共同举办的"场所重构·既有住宅再生"国际合作交流活动的全过程。通过介绍工作坊的组织框架、双方的设计提案以及光之丘团地再生实验住宅的观摩,揭示了住宅再生设计的发展策略,提出通过联合设计工作坊方式探讨住宅再生的可能性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已有的关于整体性的经典理论和研究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全程化的、动态的整体性城市设计过程与方法,并以湖北麻城乡都的城市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整体性的城市设计应该以城市的内在文化作为设计切入点,注重设计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5.
长沙斑马湖片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国家级湘江新区的重要起步区。结合斑马湖片区城市设计实践,探讨"两型引领"的滨水区"一体化"城市设计编制创新,形成可操作、可实施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以期能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指导滨水区的"规划管控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环节,文章结合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进勘测手段,整合各实践环节,构建了一体化实习教学模式。将先进测绘技术与现代道路设计软件有机结合,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实现了道路勘测设计数字化、自动化、一体化。通过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对现代化测绘、道路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叶冬黎 《山西建筑》2008,34(1):34-35
对天印广场地上、地下"过渡空间"的整体性设计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归纳了通过设计手段整合并活化城市广场的地上、地下空间的若干方法,并提出了相关设计原则,为今后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晨  苏晨  王桔 《建筑创作》2011,(10):90-103
"一体化设计"初探1.一体化的目的轨道交通一体化包括交通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绿化一体化和开发一体化。"一体化设计"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城市设计探索和实践,其核心精神是充分体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中的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处于重要交通节点或多种功能高密度集中的地段,此类地段可称为"环境敏感地段"。在地段内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与评价时,需要将"交通"作为内在要素之一纳入建筑设计的范畴综合考虑,实现建筑与步行、轨道、机动车等多种交通系统的整合。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提出了"建筑·交通一体化"的综合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东京站和城市的一体化开发(TOD)进行城市再生作为东京城市再生的象征,对东京站和周边地区进行了一体化开发,推动了该地区的城市再生。西侧的丸之内口以"历史"为主题,以保留修复红砖站舍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而东侧的八重洲口则以象征东京"未来"的"先进性"和"先端性"为目标进行再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