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是赤潮、水华形成的重要原因,对水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危害。以硫酸铜和西三嗪为代表的化学抑藻剂,短期内对藻类有抑制作用,但长时间投放会破环水质生态。本文通过从海洋生物抑藻剂的特点和抑藻机理出发进行文献追溯,以期对绿色环保型天然抑藻剂的获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体富营养及其引起的赤潮、藻华现象使水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而有些植物代谢产物中具有结构特殊且无毒无害的抑藻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可能具有不同的抑藻机制,有着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将为天然产物在抑藻活性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在淡水水体,尤其在水源水体中有害蓝藻水华的控制及去除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就该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在重点评价各种控藻和除藻技术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现有技术的使用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该领域中控藻、除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微生物絮凝剂(MBFs)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MBFs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所讨论的方面包括国内外对MBFs的研究概况、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形成的因素、影响MBFs絮凝活性的因素、MBFs的应用情况等,并就今后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加剧,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能源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利用藻类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真正做到节能环保,一举多得。本文综述了利用藻类构建MFCs的研究现状,以藻类在微生物电池中的不同作用为出发点,介绍了以藻类为阳极基质、阳极及阴极时电池的工作机理,结合不同类型电池对藻种的选择情况,阐述了藻类构建MFCs的产电效果,回顾了藻类构建MFCs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分析了影响MFCs产电效能的主要环境因素,并从经济效益、产业化、产电效率几个方面对目前藻类构建MFCs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后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日后利用藻类构建MFCs的研究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溶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的微生物溶解是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新领域。笔者从微生物溶煤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机理研究、溶煤产物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指出加强对煤炭结构、煤炭和微生物的生态关系以及微生物溶煤新方法的研究是今后微生物溶煤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简单叙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从MFC的阳极微生物、阴极结构等方面介绍了MFC的发展现状和研究重点,分析了MFC在替代能源、生物传感器和开发新型水处理工艺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改善电极电化学性能、提高电池输出功率密度和降低电池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浸矿微生物及其浸矿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浸矿技术因其具有处理对象范围广、过程简单、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有望在未来矿物加工和环境污染治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报道的浸矿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也各有差异.本文将总结和讨论目前国内外浸矿微生物及浸矿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溶藻细菌及溶藻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藻细菌作为防治有害藻类水华的一种可能微生物,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大多数溶藻细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宿主藻类具有强烈的杀灭作用.概述了溶藻细菌及溶藻物质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杀藻剂——溶藻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性环境问题。阐述了目前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溶藻微生物的种类、作用机理,并分析了未来溶藻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对进一步推动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是前途广阔的新领域。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本文按微生物种类,综述近几年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菌及海洋真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强化学生“绿色海洋”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科研创新思想,设计了光催化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抑藻性能综合性实验。实验涉及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和光化学性质表征及抗菌抑藻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并有利于提升学生在科研中融合可持续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可产生大量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是出水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SMP物质的分子量较高,大多数不能降解,只有部分可降解或缓慢降解,是微生物降解基质(伴随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细胞自溶释放到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性能、出水水质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SMP的来源、特性及其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其控制对策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技术原理、材料、产电微生物,分析了MFCs应用领域及其限制因素,综述了MFCs的最新研究状况,最后对MFCs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综述了目前用于除藻的几种方法。对湖泊、水源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有待进一步朝着将从植物中提取的化感物质直接施入水体抑制藻类研究。另外,利用“噬藻体”与“藻病毒”控制藻类生长也有广阔的前景。对于水厂水除藻,应注重改善预氧化条件、强化混凝、优化投加粉末活性炭及组合工艺等,此外还应加强对藻及藻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水厂安全供水。  相似文献   

16.
酚酸类化感物质抑藻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探讨了酚酸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机理及其藻类的响应。并对酚酸类化感物质用于工业水处理灭藻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酚酸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机理包括对藻类细胞膜的破坏,对藻类多种酶活性与功能影响,对藻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及对藻类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方面。藻类对酚酸的累积与代谢作用使酚酸类化感物质残留较少,这使其开发为生态安全型灭藻剂成为可能。同时提出今后尚需从酚酸类化感物质的水环境行为与特性、生态安全性及抑藻特异性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介导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姝睿  吴雪娥  王远鹏 《化工学报》2021,72(7):3576-3589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EET)过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且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低效的电子传递一直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瓶颈。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质,引入纳米材料与电活性微生物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缩短电荷转移路径,从而提高EET效率。本文综述了EET方式,以及纳米材料的电子转移能力、氧化还原电势、表面结构与性质、生物相容性及纳米材料-微生物的界面构筑对EET过程的影响,重点阐述了纳米材料与电活性微生物界面构筑的各种策略,并讨论了这些策略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纳米材料强化电活性微生物EET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具有绿色环保、价格友好和独特的油藏适应性优点的微生物降粘技术及其作用途径,主要包括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实现润湿反转、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分散原油的乳化降粘途径;利用生物酶与微生物自身代谢转化作用实现的有氧/无氧降解降粘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微生物降粘技术目前仍存在的诸如发酵产量较低,单一生物表面活性剂降粘效果差等...  相似文献   

19.
新型防污涂料发展迅速,因此需要更好的测试方法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生物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力大小是影响其是否在材料表面形成永久污损的关键参数,因此建立对材料表面生物附着力的测试和评价方法对评价材料的防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几种附着力测试的装置,包括水喷射装置、层流流动装置、环向流动装置、径向流动装置以及湍流流动装置,介绍了各套装置的应用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广东化工》2021,48(7)
随着工业的发展,铬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铬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并且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目前铬污染的治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微生物)治理铬污染成本低,高效安全,无二次污染,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本文从铬的性质及污染现状、主要治理手段及微生物治理的主要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