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的规定,在测定挥发分时,通过实验对比,无烟煤中水分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呈规律性变化。从泥炭、褐煤、烟煤到年轻无烟煤水分逐渐减少,从年轻无烟煤到老年无烟煤的水分又逐渐增加。由于煤中水分过高和煤的氧化增重,导致挥发分测定值产生负值,影响挥发分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闫玉乐  邵群  刘衢州  焦发存 《广东化工》2012,39(18):19-20,16
文章利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对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显微组分结构分析,研究了低温氧化对煤炭粘结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氧化导致煤粘结指数和挥发份降低。同等氧化条件下,变质程度低的煤的粘结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变质程度高的煤。镜质组和壳质组结构中含有的环烷烃和脂肪烃以及活泼羟基的比例较多,是易受氧化的活性组分,煤样中镜质组和壳质组的组分含量越多,氧化对煤样粘结性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对高灰分烟煤、中挥发份烟煤和低挥发份烟煤的3个煤样进行实验分析,主要进行了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粘结性指数等重要的煤质特征指标的测定,研究其在H_2O_2浓度为10%、20%、30%、40%、50%、60%和100%低温氧化下煤粘结性的变化规律,实验所得结论可用于指导工业炼焦和煤气化工。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分析曹妃甸港堆存的3种不同煤质吐哈煤在70 d内发热量、挥发分的变化情况,判断其氧化趋势。实验表明,挥发分随储存时间延长没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发热量随储存时间延长有明显减小的趋势,且在30~40 d内下降幅度最大,各粒度级的氧化趋势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5种露天堆放的炼焦煤在不同时间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挥发分高粘结性的炼焦煤在氧化初期结焦性略有上升,然后逐步下降;中等及低挥发分的炼焦煤随着煤质的氧化其结焦性越来越差;煤的挥发分随堆放时间延长而下降,灰分则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6.
以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低阶煤1kg/h规模的快速热解实验数据为基础,从能效和经济层面,对不同煤质特性的低阶煤通过热解实现提质和联产发电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热解提质后煤质特性接近于烟煤的煤质特性,电厂锅炉掺烧半焦比掺烧原煤锅炉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该趋势随煤炭变质程度的降低而增强;另外,热解生成的低温煤焦油可为电厂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越高,碳氢比越小,焦油产率越高;但煤中全水分含量高,单位质量的原煤制得的焦油产率降低,经济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烟煤和无烟煤各煤级173个煤样的平衡水分、灰分、挥发分产率、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和吸附常数的综合研究,探讨了煤吸附常数的影响因素,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等温吸附常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煤变质程度相近时,平衡水分含量增加,灰分(干基)含量增加,温度升高,吸附常数a有线性下降的趋势。a值与烟煤和无烟煤的镜质组含量及镜质组反射率呈一定的正相关趋势,与挥发分产率呈一定的负相关趋势。b值与烟煤和无烟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呈一定的负相关趋势。各煤级吸附常数a平均值呈较好一次正相关线性关系,吸附常数b平均值呈较好的二次负相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褐煤气化技术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煤炭气化技术,针对褐煤的特性,分析了不同气化技术对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粘结性等煤质特性的适应性以及不同煤质特征对气化技术的影响程度;从煤气用途、资金状况和建设规模、环保要求、采煤技术方面论述了不同气化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挥发分枣庄1/3焦煤与气煤及其他地区1/3焦煤进行的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分析、胶质层指数测定,及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比较表明,高挥发分枣庄1/3焦煤虽然工业牌号属于1/3焦煤,但各矿点煤质存在明显差异,变质程度和活性成分高的A矿煤样仍具有1/3焦煤性质,但变质程度和活性成分低的B矿煤样偏气煤性质,在配煤中应合理配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煤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开展了氢含量对煤质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热分析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氢含量对这三个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热分析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所以氢含量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快速判断煤质量的好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煤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开展了氢含量对煤质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热分析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氢含量对这三个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热分析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所以氢含量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快速判断煤质量的好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利用老公营子井田煤,基于老公营子井田的地质概况、含煤地层的沉积旋回及煤的物化性质,对井田煤的煤质特征进行工业分析,分析煤的化学组分含量与煤层埋深的关系,确定煤的工业性能和用途。结果表明,井田煤的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和暗煤为主,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原煤化学组分含量在煤层埋深200~350 m内变化较明显,而后随着埋深的增加,变化波动较稳定,其中水分平均6.09%~10.28%,灰分平均16.93%~25.80%,硫分平均0.78%~1.47%,挥发分平均大于37%,其他稀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含量少,属于中灰、中硫型煤。根据全区平均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以及透光率,确定本井田煤属于中低发热量的2号褐煤。由于井田煤为中低发热量、热稳定性较差且与CO_2化学反应性好、焦油产率中等煤样,可作为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和炼油用煤原料,经济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煤氧化、风化乃至自燃的全过程,基于黄铁矿氧化作用机理,分析了黄铁矿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以及水分对煤、黄铁矿氧化的促进作用,论述了黄铁矿对煤体初始低温条件下氧化的促进作用。煤中黄铁矿与适量水分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煤体蓄积热量,促进煤体的氧化;煤体受到机械破碎后,黄铁矿化学活性增强、吸附氧气量增大,促进其氧化发热,也对煤体低温缓慢氧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长时间保存的特殊用途煤样,应从2方面延缓煤体低温氧化反应:关注量值受氧化作用较大的煤样应寻找黄铁矿含量较低的样品;关注全硫和黄铁矿含量的煤样应充分考虑煤样的适宜保存水分或最高保存水分。煤样若需长期保存,需注意环境湿度变化和气流影响,尽量保持静风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激光粒度仪对煤在层燃锅炉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烟尘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和粒度的煤在燃烧过程中细微颗粒物排放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层燃过程中,随着煤样粒度减少,细微颗粒物的排放量增加;随着煤的挥发分降低,细微颗粒物排放量减少;粘结性增大,细微颗粒物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煤粉粒径对煤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对微负压系统中煤快速热解产生半焦的收率、灰分、挥发分含量和结构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加,煤粉热解的活化能逐渐增加,低温区大粒径煤粉热解挥发分逸出量高于小粒径煤粉逸出量.热解半焦收率随着煤粉粒径减小逐渐增加,挥发分中焦油收率却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小粒径煤热解生成的半焦结晶程度较低,边缘碳原子和其他缺陷较多,半焦炭层结构较不致密.极小颗粒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导致煤粉粒径越小,所得半焦的灰分含量越高,大粒径煤粉由于在低温区间失重速率快,挥发分逸出量大而导致半焦中残余的挥发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以及固定碳的分析[1]。本文介绍了煤的水分、灰分以及挥发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由于固定碳含量通过计算求得,本文不做介绍。其中,影响水分测定的因素有煤样状态、环境湿度等;影响灰分测定的因素有温度、冷却时间等;影响挥发分测定的因素有煤化程度、煤岩组成、煤的粒度以及升温速度等。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必须正确分析各测定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柳江盆地西部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本文以研究区大量地质勘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煤岩测试化验、薄片鉴定、煤岩描述等手段,开展了煤层厚度及结构、煤岩煤质及煤层瓦斯含量分析,研究了柳江盆地西部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岩浆侵入使煤层厚度变薄,煤层出现分岔,煤层夹矸增多,结构复杂;煤的变质程度加深、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发热量变低,煤层与岩浆岩接触部分发生焦化;煤中镜质组、壳质组遭受破坏,挥发分较低,反射率较高,煤的生气能力变差,煤层瓦斯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对汾西矿业不同煤化程度焦煤、肥煤的煤质指标、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和镜质体最大反射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焦、肥煤具有明显不同的煤质特征,低变质程度肥煤具有高挥发分、高流动度和高膨胀的特点;高变质程度肥煤具有低挥发分、低流动度和低膨胀的特点。同时,通过焦、肥煤的焦炭强度分析,为各焦化和钢厂的配煤炼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发热量、全硫、灰分、挥发分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0.2mm最终煤样的分析结果直接决定煤炭交易价格。煤商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需复检3mm存查煤样,相关标准未规定0.2mm最终煤样与3mm存查煤样发热量、全硫、灰分、挥发分测定结果允许差。通过实验确定了0.2mm最终煤样与3mm存查煤样发热量、全硫、灰分、挥发分测定结果允许差。  相似文献   

20.
以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用作煤直接液化原料的原煤、精煤检测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建立了灰分、挥发分与发热量二元回归方程、煤的发热量与元素分析结果的回归方程,分析了煤质指标中灰分、挥发分与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壳质组含量、惰质组含量、矿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