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技术难题,分析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机理,利用理论计算法得出我国西部某矿1001工作面回采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进而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得出工作面回采后的导水裂隙带发育状况。得出,本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与含水层不形成沟通,能够实现保水开采。  相似文献   

2.
彭镜达 《山西化工》2024,(1):219-220+255
奥灰水的对煤矿得到安全生产由极大的影响,根据对老窑沟矿煤层带压情况的安全论证,提出了“综合防治,带压开采”的技术方案。根据断层煤柱留设后可布置工作面长度,2#煤20203工作面为最长145 m;5#煤最长120 m,并对矿井排水能力进行了验证,进一步确定了带压开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长平矿3#煤、15#煤层底板破坏特征,以3#煤层5302首采面及其正下方15#煤层工作面采场条件为背景,3#煤层首采5302工作面及其正下方15#煤层工作面的多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计算软件进行底板岩体采动破坏特征模拟,分别得到了3#煤、15#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模拟结果表明:3#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平均值约为18.7m,15#煤层约为21.4m。模拟结果对矿井下一步防治水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综采工作面煤层突水事故频发的问题,以C矿3#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地质、水文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当前的防治水技术,并根据3#煤层针对掘进期间、开采前、开采中三个阶段的防治水方案进行设计,为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绿色开采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了荣康煤矿面临的防治水问题。对矿井开采有影响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含水层和奥灰含水层。K2灰岩含水层被采动裂隙导通,在采掘过程中以顶板滴淋水的形式出现,对矿井日常生产影响较大。奥灰含水层通过一下导水构造导通采掘空间,对矿井安全产生威胁。提出了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对顶板K2、底板奥灰的防治技术。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在矿井西侧的断层附近对K2灰岩含水层和底板奥灰顶部的导升高度进行超前帷幕和治理,实现对K2和底板奥灰突水的防治及原位保护,为相似矿井的防治水提供思路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冬冬 《山西化工》2022,(5):148-150
为准确探测采煤工作面底板富水性情况,介绍了瞬变电磁技术原理,基于该技术具有易施工、探测精准度高以及方向性强的特点,以山西某矿9#煤层工作面工程地质概况为例,研究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工作面底板富水性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应用瞬变电磁法能准确测定采煤工作面煤层底板的富水性情况,有助于更好的辅助做好工作面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7.
10211工作面位于水峪煤业十采区,开采2#煤层,该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20%。有自燃发火特性,最短发火期6个月。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为7.11m3/min,采用一进一回的“U”形通风方式。该工作面使用瓦斯抽采泵站ZWY-230/280G型抽采设备,施工钻场25个,每个钻场布置裂隙带钻孔12个,共施工裂隙带钻孔施工300,瓦斯抽采钻孔进尺共计33840m。该工作面通过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解决10211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偏高(0. 5-0. 7%),上隅角瓦斯浓度1. 5%左右隐患,使该工作面在低瓦斯状态下生产,确保该了工作面安全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8.
川南硫铁矿区煤层与硫铁矿共生,根据煤层在上、硫铁矿在下,两矿层间夹层具有一定厚度的状况,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建议采取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在煤层与硫铁矿层间隔综合开采时应计算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当夹层大于此高度时,硫铁矿开采不会受煤层瓦斯的严重威胁。硫硫铁矿层的开拓布置须为后期煤层开采留下余地。  相似文献   

9.
祁建伟 《山西化工》2022,(5):103-106
为做好断层采区的水害防治工作,基于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某矿3#煤层水文地质概况,介绍了顶板砂岩水控制技术,分析了底板高压灰岩水带压开采技术,提出了带压开采的相关技术路线,总结了部分水文地质保障及管理措施,并研究了突水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介绍了其主要网络体系及关键功能模块,研究获得的这些承压水防治技术,可为该区域下组煤的安全顺利开采提供部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赵永强 《河北化工》2014,(9):100-103
根据东庞矿下组煤带压开采水文地质勘探和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专门水文地质勘探等成果,结合东庞矿以往相关水文地质资料,总结东庞矿下组煤带压开采地段的导水构造特征及导水规律,对东庞矿9号煤的奥灰带压开采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矿井防治水措施,为下组煤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浅层煤炭资源的枯竭及开采技术的进步,煤矿开采深度不断提升,同时造成了煤层底板含水层结构的破坏,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及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底板承压水害的致灾机理亟待研究。本文对底板岩层破坏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煤峪口矿某工作面的地质参数进行分析,仿真得出不同采掘深度的垂直应力及垂直位移曲线,同时得出最大推进深度底板塑性变形分布规律,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得出了易发突水区域为采掘工作面煤壁附近的结论;同时根据本文研究分析,得出了煤层底板承压水害致灾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景矿芦南8#煤采区8128工作面蹬空开采为实际工程背景,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常见四种分析方法,并结合蹬空开采工作面间煤岩层层间距以及煤岩层岩性与结构情况,对其蹬空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新景矿8128工作面可进行蹬空开采,并对蹬空开采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保证工作面蹬空开采期间的生产安全,对该矿其他类似条件下的蹬空开采论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三矿矿井的防灾能力,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治措施有效,通过对新三矿采空区、废弃采空区(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等不良地质体的分析研究,基本查明了新三矿的隐蔽至灾因素有采空区老空水、封闭不良钻孔、瓦斯、断层。通过相应的措施,为新三矿以后健康安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保安煤矿3#煤层水文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前期物探技术,对煤层的陷落柱进行探测分析,介绍了针对性的带压开采的防治水措施。通过对断层、陷落柱等特殊地质结构部位进行注浆加固,特别严重区域留设防水煤柱,从而达到防止突水事故发生的目的,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雒晨辉 《河北化工》2014,(9):120-121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开采的3号煤层属于单一厚煤层,煤层透气性较差。结合裂隙带钻孔抽采实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裂隙带钻孔布孔方式、终孔层位等参数以及工作面推进情况对其抽采效果的影响,为同类型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提供了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育祥 《山西化工》2023,(10):131-132+135
912综采工作面回采的9#煤具有突出危险性且煤层松软,依据912综采工作面现场情况,针对性提出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并进行工程应用。具体采用高位钻孔预抽并拦截8#煤层卸压瓦斯;在底抽巷内向912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穿层钻孔并施工反井钻孔进行低负压、大流量抽放,改变采空区瓦斯流场,降低采空区瓦斯涌出;采面布置超前探测钻孔以及注水钻孔,实现超前探测、瓦斯疏排并增加煤体含水率,进一步降低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并消除突出危险。现场应用后,912综采工作面煤炭产量稳定到3 kt/d,期间回风巷及回风隅角未出现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突出煤层瓦斯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马道头煤矿8211工作面小煤柱开采,工作面矿压较大,工作面煤柱有很多裂隙与老采空区导通,为了防煤柱裂隙与邻近采空区的自然发火,矿井提出了煤柱裂隙带的概念,提出了裂隙带也存在自然发火三带的新见解,并测试了其自然发火三带,根据测试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煤柱裂隙带的自然发火.本文阐述了煤柱裂隙带自燃三带的测试方法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渡煤业下组煤带压区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下组煤采煤活动对底板破坏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两渡煤业下组煤二采区煤综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实际勘查工作分析,获得了两渡煤业下组煤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实测值,评价了下组煤底板隔水层的阻水性能及二采区下组煤开采突水危险程度,为两渡煤业井田二采区10号煤层带压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阳煤集团兴峪矿主采15#煤层,扩五区煤层瓦斯含量高,煤质较硬,且煤层透气性系数较低,本煤层瓦斯抽采难度较大。为解决瓦斯抽采难题,通过向煤层施工顺层钻孔,采用二氧化碳爆破增透技术提高煤层透气性,增加煤层裂隙,加大释放本煤层的瓦斯,从而降低瓦斯含量,减少采掘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试验证明了该技术在煤层卸压增透中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柳湾煤矿在采掘活动中常遇小窑破坏区沟通,形成漏风通道,虽采取地表小窑井筒充填、空巷密闭等措施,但受矿压影响,裂隙漏风反复显现,裂隙及小煤窑空巷漏风的存在,使得采空区漏风供氧进一步增多,由此加速了采空区遗煤氧化进程,给矿井生产造成许多安全隐患。通过研究,该矿形成了一套受小煤窑破坏及矿压影响造成矿井巷道裂隙漏风、一氧化碳异常涌出的灾害防治技术,大大减少了因漏风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产生一氧化碳造成的灾害,增强了矿井抗灾、防灾能力,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