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胶黏合剂常温易凝聚,不利于混砂,直接作为型砂黏合剂使用时效果不佳。动物胶经溶胀、碱解和改性等处理后,可制得一种常温呈液态的新型铸造黏合剂。研究结果表明:先确定动物胶的碱解工艺,以Na OH(氢氧化钠)作为碱解剂,w(Na OH)=6%(相对于动物胶质量而言);然后采用丙三醇和丙烯酸(AA)对动物胶进行改性处理。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该黏合剂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是m(水)∶m(动物胶)∶m(丙三醇)∶m(AA)=130∶100∶5∶5、改性温度为80℃和改性时间为105 min,通过加热硬化,可使该黏合剂的初始拉伸强度达到2.59 MPa。丙三醇、AA可与动物胶发生接枝共聚及酯化交联反应,从而改变了动物胶的分子结构,提高了动物胶黏合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2.
首先以EP(环氧树脂)和MAA(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EM(甲基丙烯酸环氧单酯);然后以EM、HPA(丙烯酸羟丙酯)、VAc(醋酸乙烯酯)和EA(丙烯酸乙酯)为共聚单体,制得四元共聚物(EM环氧改性聚丙烯酸酯);最后将其和自制氨基聚氨酯固化剂作为双组分,两者共混后制得醇溶性复膜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EM环氧改性聚丙烯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 h、w(引发剂)=1.6%(相对于混合单体总质量而言)和m(EA)∶m(VAc)∶m(EM)∶m(HPA)=41∶28∶17∶14;当m(氨基)∶m(环氧基)=20∶21、固化时间为24 h和固化温度为50℃时,复膜胶的剥离强度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交联单体(TM-200)/丙烯酸(AA)为复合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甲醛合次硫酸钠(吊白块)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可聚合型阴离子乳化剂(SVS-25)为环保型乳化剂和Gohsefimer Z-210为改性保护胶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食品包装材料用无毒干法覆膜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减压脱除及后添加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可使覆膜胶中残余单体含量降至0.01%以下;当m(VAc)∶m(MMA)∶m(BA)=30∶10∶60、乳化剂中m(SVS-25)∶m(Gohsefimer Z-210)=1∶1、w(乳化剂)=2.0%和w(氧化-还原型引发剂)=0.20%时,覆膜胶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4.
张胡松  薛锋  罗远芳  贾德民 《粘接》2007,28(3):18-20
通过混合3种不同牌号的环氧树脂获得了膜状的胶粘剂,以双氰胺为固化剂,配合改性的固化促进剂,再加入丁腈橡胶等其他添加剂进行中温固化,经优化确定最后的配比为m(E-44)∶m(E-20)∶m(F-44)∶m(改性丁腈-40)∶m(双酚A)∶m(改性双氰胺固化剂)∶m(改性固化促进剂)=55∶25∶20∶15∶12∶10∶5.得到的固化产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贮存期较同类产品长3个月.  相似文献   

5.
以氧化钙和硫黄作为丁苯胶乳的改性剂,制备出人造草坪用背胶,并着重探讨了助剂掺量和粒径对背胶体系的反应温度和耐水性、草坪中单簇草丝拔出应力的影响,同时对背胶固化后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背胶在2℃环境中处理120 s时,即能固化;当m(丁苯胶乳)∶m(硫黄)∶m(氧化钙)=40∶1∶10时,背胶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酸热处理法对SPI(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并以高活性的改性PAE(聚酰胺)作为交联剂,再与LSP(大豆蛋白液化产物)进行混合,制备出耐水性良好的胶合板用TSP(改性SPI)胶粘剂。着重探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对SPI分子结构和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压制的胶合板来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SPI基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TSP)∶m(LSP)∶m(PAE)=5∶5∶3、w(PAE固含量)=25%时,胶粘剂的工艺使用性能以及胶接强度相对最佳;当微波功率为400 W、酸热处理温度为120℃时,处理后SPI的不溶率为82%,并且其不溶物团聚成网状结构,由该胶粘剂压制的胶合板达到国家标准中Ⅰ类板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孙千惠  沈一丁 《精细化工》2020,37(8):1636-1644
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1-氯辛烷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PEI)进行疏水接枝改性,得到了含硅疏水改性聚胺阻垢剂。通过FTIR、TG、粒径分析、Zeta电位测试等分析改性后聚胺阻垢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产物热稳定性提高、黏度增大、表面张力降低、溶液粒径增大。将改性聚胺阻垢剂用于分散铝硅酸钠颗粒,对处理前后的颗粒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对悬浮分散液进行稳定性、颗粒沉降等测试,评价聚胺阻垢剂的阻垢分散性能并初步讨论其分散机理。当m(PEI, M_w=10000)∶m(KH560)∶m(1-氯辛烷)=10∶2∶0.5,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5℃时,合成的阻垢剂分散性能最佳。当结疤的质量浓度为30 g/L时,悬浮液颗粒沉降速度达到最低值0.047 cm/d,沉降速率减小程度达到94.8%,分散性显著提高。经过改性后的PEI在氧化铝工业生产中具有高效的阻垢作用,可通过在工厂进行条件优化,进一步替代传统的强酸型阻垢剂,减小管道腐蚀程度,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8.
<正>以甲基四氢苯酐(LHY-906)为固化剂、叔胺(DMP-30)为促进剂和柔性环氧树脂(HL)为改性剂,对双酚A型EP(LER0350)进行改性,探讨了DMP-30含量、不同环氧树脂(EP)配比等对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混合EP)∶m(LHY-906)∶m(DMP-30)=100∶75∶(3~5)、m(HL)∶m(LER0350)=50∶50或60∶40时,固化物的柔韧性良好、固化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硼镁复合改性的磷酸二氢铝(Al H6O12P3),磷酸改性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硅砂为基料,制备成环保优良的无机覆膜砂,该覆膜砂初始强度2.8MPa,24h强度仅损失5.9%,能够应用于有色金属材料铸造。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无机覆膜砂在高湿度情况下高强度损耗的技术难题,同时减少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酰胺和改性芳香胺复配固化剂制备了自增韧型环氧锚固胶,通过适用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固化剂、气相白炭黑、水泥、超细石英粉及偶联剂用量对锚固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环氧树脂)∶m(改性芳香胺固化剂)∶m(聚酰胺固化剂)∶m(气相白炭黑)∶m(紫外线吸收剂)∶m(KH-550)∶m(水泥)∶m(超细石英粉)=100∶30∶20∶2∶0.5∶5∶125∶125时,制备的自增韧型环氧锚固胶的综合性能最好。适用期为50 min、劈裂拉伸强度为14 MPa、弯曲强度为57 MPa,呈非碎裂破坏形式,压缩强度为84 MPa,粘接剪切强度为15 MPa,带肋钢筋拉拔强度为20 MPa,完全满足锚固胶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正十二硫醇为改性剂,制备改性大豆蛋白标签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m(蛋白质)∶m(水)比例、改性剂用量、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标签胶的黏度、粘接力和耐水性能等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出制备标签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m(蛋白质)∶m(水)=1∶8.0、V(改性剂)=0.60 mL和反应时间为40 min时,改性标签胶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Lord 320/322为EP(环氧树脂)基体,采用不同的原料配比制备了EP结构胶,并测定了该结构胶的高低温拉伸剪切强度,进而验证了其在无人机胶接装配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m(Lord320/322)∶m(固化剂)质量比在(1.25~2.00)∶1范围内可调,并且能满足复合材料胶接件在冬季、夏季的使用要求;当m(Lord 320/322)∶m(固化剂)=1.25∶1时,EP结构胶在-50℃、常温和65℃时的拉伸剪切强度优异,其室温固化8 h后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到固化24 h后的60%,并且具有快速固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双氰胺为固化剂、咪唑为固化促进剂、纳米铜粉为导电填料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硅烷偶联剂,并添加适量的氮化硼(BN)填料以及流平剂等其他助剂,制备了高导热EP/铜粉导电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高导热导电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EP)∶m(双氰胺)∶m(咪唑)∶m(铜粉)∶m(KH-550)∶m(BN)∶m(流平剂)=100∶10∶0.5∶50∶1∶1∶0.1、固化温度为125℃和固化时间为0.5 h,此时其体积电阻率为0.09Ω·cm、导热系数为0.550 W/(m·K)和拉伸强度为562.07 MPa。  相似文献   

14.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热熔法制备了系列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改性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红外光谱(IR)和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有机硅接枝到了环氧树脂上,且环氧基保持不变。探讨了改性方法、有机硅含量对改性树脂固化体系的微观形态、韧性及耐热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m(E-20)∶m(DC-3074)=7∶3时,化学改性树脂固化体系的韧性和耐热性能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8.33℃,质量损失50%时的热分解温度(Td)为487.80℃,分别比物理改性环氧树脂提高了52.63℃和36.75℃,同时此改性树脂固化物还具有优良的涂膜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对甲基苯胺对双氰胺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固化环氧树脂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甲基苯胺改性双氰胺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对甲苯胺和水的物质的量比定为1∶1.5,双氰胺和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转速为一档,于90℃,反应3h,收率85%。通过测试涂层硬度来考察固化工艺与性能。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单独使用时,固化温度为110℃,比双氰胺体系固化温度160℃降低了近50℃,对甲基苯胺改性双氰胺固化温度高于120℃时,涂膜硬度大于双氰胺固化温度为160℃时涂膜硬度。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植物油沥青粘结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蒸馏厂的下脚料——各种植物油沥青(棉油沥青、豆油沥青、混合油沥青)为主要原料,用聚酯废弃物为改性剂,经裂解、酯化等工艺制备成3种铸造用植物油沥青粘结剂(MB)。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手段对该3种粘结剂的基团结构,性能与固化机理进行探索,并与合脂粘结剂比较。结果表明:改性粘结剂的主要成分与合脂粘结剂大致相同,且具有更高的干拉强度、更慢的发气速度等优异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合脂粘结剂的性能,可用于Ⅰ级型芯砂的粘结,而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7.
采用M(三聚氰胺)对UF(脲醛树脂)改性,并经高温干燥过程制备粉状M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并对M掺量、M两次添加比例、树脂固含量与固化剂影响MUF树脂性能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三聚氰胺添加量增加,MUF粉状树脂甲醛释放量逐渐降低,胶接强度先增后降,并在w(M)=5%(相对于UF总质量而言)时达到最佳;当M两次添加比例m(M_1)∶m(M_2)=1∶4,树脂胶接强度最大,粉状树脂颗粒均匀,分散性较好;液体MUF树脂固含量为30%时,干燥后制备的粉状树脂胶接强度最大、甲醛释放量最低;m(固体固化剂)∶m(粉状树脂)=15∶100比例混合时,MUF树脂胶粘剂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ABS透明塑料基材的特性,测试出ABS透明塑料基材的表面能,针对ABS基材表面特性,分析了粘接过程中使用市售双组份胶黏剂粘接出现的问题,阐述了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优点,从ABS基材粘接用胶黏剂的选型、配方的研制、基材表面处理、涂布与粘接工艺、固化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实验证明:采用自制的、无需配制的、直接使用的紫外光和热双重固化的胶黏剂,且预聚物和稀释剂配比保持在52∶43,光引发剂含量为3%,热引发剂含量为1. 5%,其表面能比市售胶黏剂降低了11 m N/m,其粘接强度最佳,通过基材处理、改善粘接工艺,完善固化条件,克服氧阻聚,提高固化度等,使ABS透明塑料基材粘接强度达到18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9.
形状记忆材料杜仲胶/天然橡胶/低密度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橡胶(NR)、低密度聚乙烯(LDPE)对杜仲胶进行共混改性,并以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为衡量指标对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明显提高;综合比较,性能达到最优化时胶料的最佳配比是m(LDPE)∶m(NR)∶m(杜仲胶)=20∶60∶20。  相似文献   

20.
以甲醛和苯酚为原料、有机酯[由丙二酸二乙酯和DA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组成]为改性剂,制备碱性PF(酚醛树脂);然后采用DMA(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FT-IR(红外光谱)法和TGA(热失重分析)法等对改性PF的固化机制、反应动力学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酯用量的不断增加,改性PF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tanδ)无明显的规律性,固化温度随之下降;有机酯可促进改性PF的凝胶固化,并且是通过快速促进PF分子的活性中间体亚甲基醌来实现的。有机酯用量虽对改性PF的耐热性影响不大,但相应胶合板的胶接强度有所降低;当m(有机酯)=12 g、m(丙二酸二乙酯)∶m(DAP)=1∶1时,改性PF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