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涡轮发动机用微小孔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介绍了冲击冷却、发散冷却、异型孔冷却、冲击-发散冷却等复合冷却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以及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冲击冷却和气膜冷却作为单一冷却手段,难以获得较高的冷却效率。现代高热力循环参数的涡轮发动机往往采用冲击/发散/对流等复合冷却方案,部分复合冷却方案能够满足出口温度1850K的燃烧室应用需求。与此同时,采用RANS模型开展微小孔冷却技术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其中标准K-ε具有较高精度,但仍需发展更高精度的冷却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再生冷却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弧加热发动机。介绍了发动机的本体结构、实验系统、参数测量系统及小推力测量系统。采用氩为推进剂,在真空室中进行了发动机的性能实验。电弧加热发动机的比冲大约为1372~1764m/s,其比冲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功率的增大而增加;发动机效率大约为30%~57%,其效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功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4.
5.
推力室传热计算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非常关键,然而传统的再生冷却传热计算模型在针对氢氧火箭发动机时存在较大的误差。通过对推力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部件传热试验数据,考虑到雾化蒸发过程、燃气雷诺数大小以及普朗特数拟合公式计算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提出改进的再生冷却传热计算模型。分别使用这两种模型对某型氢氧发动机推力室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过程开展计算,并与试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改进的再生冷却传热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准确度和更好的针对不同工况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室压高、热流大,因此冷却结构设计是推力室和喷管延伸段设计的主要内容。基于氢氧发动机再生冷却喷管延伸段,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其试验件传热性能进行流热耦合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流热耦合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传统一维传热计算所得的温升及热流偏高,计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一维传热计算程序修正及再生冷却喷管传热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的换热特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燃气与室壁间的对流、辐射换热以及通过室壁的导热、冷却剂与冷却通道间的对流换热进行了三维耦合数值计算.在计算中,假定推力室内流动为冻结流动,考虑了跨临界甲烷物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针对某甲烷再生冷却推力室进行CFD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发射药超临界发泡微孔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技术近几年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从发泡机理到实验室制备技术,以及生产加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研究。结合发泡机理,对发泡过程中泡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因素、发射药发泡中CO2 的溶解与扩散以及不同微孔发射药的燃烧特性内容做了针对性的研究;并结合燃烧特性,展望了这类发射药在装药技术中的应用方向,以及超临界流体微技术在发射药制备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铬/镍镀层对甲烷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换热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整场求解的方法,对某甲烷发动机推力室身部进行流动/传热耦合计算,研究了内壁燃气侧铬/镍镀层对甲烷再生冷却身部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壁镀铬/镍可以有效保护推力室喉部,降低室壁温度,当敷设0.05 mm镍镀层时,喉部壁温可降低24.4%,最大热流密度可减小20%;敷设0.05 mm铬镀层时,喉部壁温降低约23%,热流密度减小18.7%;气壁镀镍的热防护效果优于气壁镀铬,且镍镀层厚度越大,气壁温和液壁温降低越多,防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了研究液氢冷却的不同深宽比冷却通道结构的传热特性,设计了深宽比分别为15、9.6、6.7和3的4种冷却通道沿圆周均布的分区并联组合式传热试验装置,采取了肋条测温模块以测量肋条不同深度的温度分布,开展了不同室压和混合比的气氢与液氧燃烧环境下液氢的传热特性试验.试验室压为6~7.4 MPa,混合比为5.5~7.2.试验结果表明:高深宽比冷却通道换热面积增大,肋条效应更高,换热能力增强;深宽比越大肋条温度分层现象越明显,肋温沿径向逐渐增加;随着冷却通道深宽比增加,冷却剂温升逐渐增加,传热效果增强,但冷却剂流阻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协同导航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导航技术作为提升平台协同作业性能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技术,在军用和民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在多平台协同作业背景下,从无人机、机器人、无人水下潜航器、导弹四个应用层面梳理了协同导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在技术应用层面,从初始组网编队方式和编队保持及重构方法两方面对协同方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次对协同导航中多传感器的组合应用及多源导航信息处理方法在提高导航精度及导航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从协同导航精度、系统稳定性、发展深度等方面,讨论了未来协同导航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