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偏心分注井测调联动工艺继承了常规偏心注水工艺技术优势,井下管柱、执行标准、测试技术管理、堵塞器投捞等技术保持不变,实现了连续可调水嘴、测试数据实时直读、边测边调、上提下放反复调配等功能,克服了传统偏心测调工艺技术中调配效率低、测调周期长、工作强度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分层注水调配测试离不开钢丝、电缆、测试车,存在测调效率低、分层水量变化发现不及时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油田精准开发的要求。智能分层测调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控制并调节注水井各层注水压力、流量,实现注水井分层流量实时回传、实时调整,提高注水测调效率和测试合格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某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注水符合率下降较快,因此要加细注水层段、加密测试周期的工作要求。对注水井测调周期调整后,年测调工作量增加50%以上,若再考虑稳产期间注水井数日益增多因素,测调队伍与工作量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测调队伍不增加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注水井测调效率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开展了双流量智能测调技术及配套技术研究,首次提出了注水井流量测试与调整实时同步的技术思路,改变了常规技术测调分开、投捞更换不同水嘴调节流量的传统工作方式,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注水井分层测调技术体系,并在推广应用中得出一些结论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聚合物驱采油技术在油田内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高聚驱测调效率,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为缩短聚驱注入井测试调配时间,降低测试费用,结合聚合物分子特性,降低聚合物粘度损失,开展了聚驱测调联动工艺研究,提高测试效率及准确度,实现聚驱测调一体化。该研究在水驱测调联动技术的基础上,将测调联动分层配水技术应用到聚合物驱分层注入井中,具有测试流量实时监测,压力同步读取,水嘴连续可调,聚合物粘度损失小等优点,对精确控制调整聚驱注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注水符合率下降较快,因此大庆油田2009年度开发工作会明确提出"加细注水层段、加密测试周期"的工作要求。对注水井测调周期调整后,年测调工作量增加50%以上,若再考虑稳产期间注水井数日益增多因素,测调队伍与工作量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测调队伍不增加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注水井测调效率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开展了双流量智能测调技术及配套技术研究,首次提出了注水井流量测试与调整实时同步的技术思路,改变了常规技术测调分开、投捞更换不同水嘴调节流量的传统工作方式,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注水井分层测调技术体系,并在推广应用中得出一些结论认识。  相似文献   

6.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247-248
该技术由偏心分层管柱、可调式堵塞器及高效测调仪组成。采用边测边调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高效测调仪通过不锈钢护套电缆(3.2mm)下入到分层井中,通过调节臂可实现与可调堵塞器对接并调节;通过电脑实时监视流量数据,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与预设数据的偏差自动调整可调堵塞器陶瓷水嘴大小,直到达到预设值。该层段调配合理后,测调仪调节臂下放或者上提至另一层段进行调配。  相似文献   

7.
传统分层注水调配作业离不开钢丝、电缆作业,存在测调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低,费用高,无法满足油田高效、经济注水开发的测调需求。智能分层注水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采用手机网络(2G\3G\4G\wift)技术远程监测、控制油田注水井各层注水压力、流量,在无需钢丝、电缆作业,调节控制各层注水参数,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注水测调效率。该技术在现场应用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分层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注水质量的好坏,在油田生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在注水方面主要采用两种管柱形式:其一为同心分层工艺管柱,特点是可一次投捞多个堵塞器,但分层最多为四层;其二为偏心注水分层工艺管柱,其特点为分层数量不限,但堵塞器投捞、分层测试复杂,耗时长,反复工作量大。我厂成功研制了井下智能测调仪,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智能测调仪器的单导向改为双导向,适应了智能测调的发展,提高了测调一次成功率,实现了在一次下井过程中同时完成井下多层流量测试和目标流量配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驱注入井高效测调技术是油田发展的一项新的分层测试技术,借助于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采用边测边调的方式进行流量、分子量测试和调配,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聚驱直读测调仪是测调技术中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对聚驱注入井分层测试过程中的对接状态、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采集,并可实现对可调堵塞器的调节,该仪器在、对接、导向以及流量计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河南油田钢丝偏心投捞分层测试中,存在多个小卡距层及分层段数超过4段以上多级多段难以细分注水等问题,开展了注水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配套电磁式同心测调仪、井下可调配水器等仪器和工具,将配水器间距由5~6m缩小到3.5m,实现多个小卡距层细分注水,拓宽了注水井分层测试的应用范围。将5层分注井由投捞测试4天缩短为1~2天,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1.
《化工设计通讯》2019,(10):54-55
目前海上油田大多数采用钢丝/电缆投捞注水工艺,然而存着选井限制、作业量大、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提高海上油田注水调配效率,减少测调过程中设备的占井时间,研制了智能注水工具。该工具主要结构包括水嘴流量调节短节、压力测试短节、验封短节、电路控制系统等。基于压力波技术遥控井下动作,实现精准配注以及井底与地面之间的关键参数的双向传输。通过模拟井下对注水工具进行耐压和整体测试实验,验证了工具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为后期无缆智能分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所谓的测调联动分层配注技术,其依托于现有的偏心配水技术,在测试过程中实现流量、压力实时监测,测试数据实时录取、注水参数实时控制,提高分层注水测试效率和调配准确率。本文通过对地面控制信号传输系统、井下综合测调系统及辅助系统等技术的研究,结合该技术在青海油田现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对测调联动分层配注技术进行分析及优化完善,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常规注水井测调技术工序繁琐、测调效率低、控制精度低,完成一次测调验封工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采用空心配水器注水井一体化测调技术能够实现测调仪器一次下井同时完成各层流量的测试与调配工作;实现验封工具一次下井同时完成各级封隔器的分层验封工作。现场应用表明:定位机构工作状况良好,定位准确,调配机械手性能可靠,同心可调配水器开关动作灵活顺畅,调配准确率高,满足了注水井分层注水、分层测试调配需求,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分层注入井测试效率和单井单层测试合格率,开展了聚合物驱高效测调分层配注技术研究。该分层配注工艺依托于现有的锥状梭形杆配注技术,研制的可调式梭形杆堵塞器与配注器,可实现低粘损、无极差配注。在借鉴水驱分层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的可以在聚驱测试过程中可以进行实时流量监测、同步录取压力,并且可连续调水嘴的双外磁高效测调仪。截至2017年底,双外磁式高效测调仪测试36井次,现场应用偏心配注管柱测调12口井,调整成功率百分之百。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结合,最终得出聚合物驱高效测调分层配注技术具备注入液粘度损失低、测调效率高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油田配水主要采用偏心分层配水工艺,所应用的井下工具及地面测试工艺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投捞,且偏心配水器由于堵塞器与管柱不同心,受管柱、结垢及蜡油影响,导致投捞失败几率增加,统计2008—2012年由于投不进捞不到堵塞器及仪器对接不上导致反复洗井及作业重配800多井次。为此,提出开展注水井下新型调配注水工具的设计,其主要采用配水工作筒和可调水嘴一体化设计,无需投捞,井下测调仪与配水工作筒为同心对接,对接成功率高,可以有效实现油田部分大位移井、深井、污染结垢及出油严重注水井精细分层配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投捞测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配注,层段性质利用井下投捞工具选择合适的水嘴,以得到不同层段在一定注水压力范围内的注水量。井下流量计创新投捞测配新方法是利用井下流量计同时进行各层段注水量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选择合适的水嘴,满足各层段注水的需求,不需逐层堵测。通过实验应用,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测配周期,提高测试效率,有较好的推陈出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新型高效测调技术,利用通信技术和高效测调仪器在不改变原注水管柱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注水井工艺管柱的验封以及各层水量的测试、调配过程的一趟化作业,同时应用井下无级可调水嘴达到了注水量的精确控制要求,实现注水井分层注水的精确化、高效化,较好地改变了传统的测调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分注井测试与调配联动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调联动技术是分层注水专用的智能化测控设备,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成熟的封隔器和偏心配水器为基础,不改变原注水井中偏心配水器的结构和井下其他参数的情况下,应用了新型油田分层可调注水阀、双排钢球锁定装置,使得在注水井深处,进行井下可调堵塞器的定位和调节,实现了"流量压力同步录取、实时监测、水嘴连续可调",克服了传统偏心测调工艺技术中调配效率低、测调周期长、工作强度大等缺点,从而提高了偏心分层注水井测试与调配的效率和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注水井管柱结垢,管柱油污等因素影响,在正常测试与打捞调配时,经常出现仪器遇阻或遇卡的情况。常规打捞调配工艺存在局限性,投捞成功率较低。同时有水嘴堵塞、漏失及因拔空网造成封隔器失效导致窜层等问题,无法达到分层配注的目的。在现有工艺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完善注水井投捞工艺,提高投捞成功率和注水合格率,减少作业量。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大庆油田注采开发需要,油田内部注水从早期的笼统注水逐步发展到分层注水、细分注水.目的是提高细分程度、测试效率及注水合格率,逐步改进注水管柱性能以及配套测调工艺.目前,需要一套适合于特高含水期的有效注水工艺配套技术.新型分层注水工艺智能测调技术将多信息测试与流量控制结合成统一整体,大幅度提高分层注水的测调效率和精度为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