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低压配电网不平衡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低压配电网优化问题,针对感性负载和负载的不平衡造成电网损耗大、功率因数低等缺欠,传统的补偿装置往往只适用于三相三线制配电网或不能兼顾无功补偿和三相不平衡的校正.提出设计一种既适合三相三线制配电网又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的中低压配电网不平衡无功补偿系统.运用新型无功补偿算法计算无功补偿量,再利用模糊控制器控制复合开关来实现电容投切.并通过MATLAB仿真证实设计的补偿系统既可以有效的校正三相不平衡又可以对系统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为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低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谐波治理技术,从谐波对低压配电线路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和特点;运用无功补偿装置治理低压配电网谐波需要注意的问题;运用滤波器治理谐波,将线路中的谐波有效过滤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受非线性负载和单相负载等因素的影响,低压配电网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三相不平衡问题。随着低压配电网中单相光伏的大量接入,加剧了其三相不平衡度,造成变压器使用寿命降低、线路无功损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单相光伏接入带来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考虑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因素及低压配电网的结构特点,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平衡补偿技术。文中首先指出了单相光伏接入带来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平衡补偿原理,并结合低压配电网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接入低压配电网的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中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补偿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单相光伏接入带来的三相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无功补偿可以调整功率因数,依据功率因数可测算配电网络的电能损失。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可使低于标准要求的功率因数达标,从而实现降低线损的目的。分析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着重论述配电网络和异步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结合应用实例,说明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是提高配电网络和用电设备功率因数实现降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络在分配无功补偿总容量时,忽略了对补偿位置的电压约束,导致配电网有功损耗占比较高、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较低。提出基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电网经济运行优化方法。根据配电线路无功潮流和网损下降值,确定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补偿位置,选取功率因数、线损、运行电压、补偿当量4个运行经济指标,计算指标运行最优时的无功补偿总容量,将配电网无功负荷平衡、补偿容量极值、补偿位置电压极值作为约束条件,合理分配无功补偿总容量,最小化有功损耗,获得最大无功补偿经济效益。选取有15个补偿节点的10 kV城市配电网,设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降低了有功损耗占比,提高了配电支路功率因数,相比三种经典方法,配电网网损值最低,减少了电能损失费用。  相似文献   

6.
低压配电网用于配电主网与用电客户之间的连接,其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电端的供电质量。本文探究低压配电网接地方式与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对相关技术经验进行总结,给出标准、完善的低压配电网接地及保护配置方案,促进低压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无功补偿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电力设备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设备耗用无功功率、供电电压超出规范这两种情况下低压电网功率因数受到的影响,然后结合当前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就无功补偿技术的配置、应用方法和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高供高计的用电企业中,变压器空载时的无功损耗往往由电网供给,影响电网输送能力,另外造成企业用电功率因数偏低,产生高额的力调电费。该文采用低压自动空载补偿的方法,减少变压器空载时从电网中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低压配电网的谐波特性,及其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问题,采用等值电阻法对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的低压配电网网损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到网损计算结果.考虑到城市用电需求较大,研究以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的低压配电网为对象,通过对谐波特性的探究,计算了二者的网损.结果表明,居民区配电网以低次谐波为主,其中低压配电网谐波电流功率损耗最...  相似文献   

10.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用电效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在FACTS技术的基础上对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并试将其应用到中低压电网中。先对配电网串联补偿装置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技术的仿真模型再到小型模拟实验调试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最后设计了以DSP+CPLD为核心芯片的模拟串联补偿装置控制系统,该串联补偿装置的控制系统是基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它可以改变系统电压、电流、相角等参数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经Matlab仿真对配电网系统模型的分析和实验室对小型串联补偿装置控制系统的波形验证结果观察,该串联补偿装置控制技术可行,其对动态的无功补偿大大地提高了电网的功率因数,使串联补偿装置的控制系统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实现无功优化是降低电力系统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将现在主流的三种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及技术的选择进行探究,最后提出几种优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终端无功补偿徐惠勇(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矿)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运行中.大马拉小车现象在煤炭行业较为突出,大部分电机怕b负荷率仅为50%~60%,功率因数0.7左右。低压网的功率因数变低。造成供电设备能力下降、线路损耗增大、电机终端电压低...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电网中因无功功率不平衡造成的线路低电压问题,通过潮流计算建立配电网低电压数学模型,研究了利用并联逆变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来解决无功问题的理论依据,以单位功率因数法为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逆变器无功补偿低电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接入前后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柴大鹏  王晓雯 《计算机仿真》2021,38(5):51-54,198
配电网处于电能输送末端,由于无功功率不稳定导致配电变压器利用率低,增加线路损耗.为改善补偿方法的适应性,提出配电变压器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方法.分析补偿装置出现故障原因,引入分相补偿、运行记录仪等先进技术,重新设计补偿装置.将提升补偿装置功率因数和设备利用率、减少电能损耗为目的 ,根据负荷程度结合经济成本要求,计算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利用最优覆盖思想将电容容量曲线覆盖的最大面积当作目标函数,构建补偿模型.通过上述模型对负荷数据预处理,计算有功、无功负荷,得出变压器无功损耗,在无功不倒送等条件约束下获取电容容量曲线覆盖面积,实现自动补偿.仿真结果证明,上述方法能够提高各线路关口力率,降低线损,说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设备耗用无功功率、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以及电网频率出现波动三个方面入手,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围绕县供电企业电网无功率负荷的平衡以及电网调整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功率因数对供电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介绍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方法与功率因数人工补偿的相关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从提高功率因数需要提高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介绍补偿电容器的三角形接法及容量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检测无功功率自动投切法,最后给出低压无功补偿系统框图及产品基于现场数据的模拟仿真图,并通过对比得出该无功补偿技术方法现实可行,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当前配电网协调方法没有考虑无功补偿问题,导致网损增加以及电压水平降低。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无功补偿的中/高压配电网双层协调控制方法。分析无功补偿对中/高压配电网作用以及补偿装置的影响,择优选取无功补偿方式,确定配电网多种优化指标,组建双层协调控制模型。选取最小电压偏差为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双层协调控制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网损,提升电压水平,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微型计算机在低压无功补偿中,应用比较多,但在高压电力系统中利用微机控制无功补偿还是个缺口,针对目前无功补偿自控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开发了单片机高压无功补偿控制器,以便实现电力网的合理运行及节能效果。二、高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构成高压无功补偿自动控制器,每完成一次控制  相似文献   

20.
线损是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损失,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线损也是衡量电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线损的存在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降损措施。本文主要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实现配电线路中线损的降低。通过对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前后功率因数的测量,计算其减少的功率损耗,为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