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变电站设备巡检主要依赖人工巡检,运维人员工作繁重等问题,介绍了在线智能巡视系统的实际应用及提升巡视效率和监控强度的意义。通过对轻小型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结构组成及实践应用的探讨,说明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能提升设备状态的管控力和运检管理穿透力,能实现提高设备运维检修效率、降低运检人员现场监控、巡检、检测的工作强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LabVIEW对光伏汇流箱的汇流、保护功能设计一套完整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控汇流箱的运行状态和保护情况,通过监控可以缩小巡检故障范围,从而快速定位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上位机可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参数用于优化整个汇流箱运行状态,同时分析影响光伏发电的主要原因,并确保后级光伏控制器和光伏逆变器的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当前针对电力设备的发热及放电故障的检测,主要以红外热成像仪器和局部放电检测仪器为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独立的仪器设备存在着携带不便、使用繁琐等问题。基于此,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变电站巡检设备研发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智能的、经济实用且基于红外检测与超声波局放检测辅助分析诊断的新型巡检头盔。该头盔集成了红外热成像机芯传感器与远距离超声波局部放电传感器,将超声波局部放电强度数值融合叠加在红外热成像视频流中,实现了将红外热成像和超声波局部放电信息集成显示于LCOS微型显示器上。该新型智能巡检头盔为电力一线运检工人提供了新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具有非接触、被动测量的优点,红外热像仪常被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故障监测与诊断。基于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对设备红外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建立了红外图像灰度和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灰度阈值可以对设备故障区域进行二值分割、故障区域的提取,实现了对设备故障区域识别和定位,并对故障程度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深化,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也越来越大,但这也给电力巡检任务带来了一定困难,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人工巡检无法应对当下巡检任务的背景下,无人机凭借其较高的灵活度与工作效率,为电力巡检带来了更自动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现提出一套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实现了无人机自动化巡线,通过多路运营商无线网卡高速、稳定地回传图像与视频,地面服务器端通过测温校准及分析进行故障检测,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归档,保证了无人机电力巡检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福禄克 《现代制造》2012,(37):74-75
任电力行业,很早就将红外热像仪运用于设备的安全巡检上,通过其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热缺陷进行检测,福禄克红外热像仪具有不需停电、远距离.安全可靠以及准备高效等优点,是实现带电检测和设备状态检修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巡检作为电力巡检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对精确度和高效性要求极高。输电线路因其特殊属性,要求非接触、带电、精准、高效检测,而输电线路典型设备及其常见故障大多存在温度特性,因此,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设备在输电线路巡检中脱颖而出。鉴于此,介绍了输电线路典型设备及其常见故障,并对红外样本优化处理和数据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周橤  张涛  黎亚娟 《机械》2016,(2):29-33
针对传统人工仪表巡检的不便,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便携式仪表巡检闪测系统。系统以三星ARM920芯片S32440A为核心处理器,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仪表图像信息,以RI-R6C-001A射频读写器芯片为核心设计电路将仪表信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将获取的图像和仪表信息上传上位机,上位机采用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对数显式和指针式仪表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智能识别。结果表明,所述的便携式仪表巡检系统可以准确读取多个仪表的显示数据。  相似文献   

9.
黄凤萍 《机电信息》2011,(27):64-65
介绍了红外热像仪基本原理和特点、现场操作方法、测温时应注意的事项,并通过实例,分析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变电站设备故障检测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智能运维是对在役起重机械各机构、零件及其故障、维护等进行分类编码、标识,通过在线监控、数据传输、大数据计算,对比边界条件,判断故障并记录,再通过数据分析给出预知性维修计划,实现在役设备智能运维的自动感知、自主分析、自我决策、自动执行等系统功能。文中分析了智能运维的特征和六大关键技术,首次提出了在役设备及其故障、所维护"物品"的编码、标识规则,为在役设备及其运维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监控奠定了基础。对在役设备标识系统、智能运维专家系统的初步研究,为设备运维的智能化、在役设备剩余寿命评估、在役设备安全监管具有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风机叶片在制造、服役和维修阶段的无损检测非常重要。叶片长期在高强度的风力载荷下工作,制造过程产生的任何微小缺陷将在服役中扩大,进一步威胁到风机的正常运行。因而,风机叶片的无损检测一直是工业界与学术界探索的难题。根据叶片视觉检测方法结合无人机技术应用、相关数据包括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缺陷评判方法的智能程度等方面对前人以及作者所在课题组的前期工作进行综述、总结、分析与对比。目前,可见光视觉检测与红外热成像检测等以视觉为基础的检测手段满足了风机叶片在役运维时非接触、高效、低成本、安全等需求。视觉检测与无人机巡检技术相结合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人员安全,同时克服了望远镜检测视野受限的难题。然而该检测手段在风机叶片巡检中目前尚存在缺陷定量难、内部缺陷识别率低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分析对比可见光检测与热成像检测技术,认为结合智能算法的无人机搭载双光融合检测手段未来有望于解决风机叶片检测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诊断方法存在准确率低、易受环境影响、监测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托辊故障诊断方法。将红外热成像仪搭载到轨道式巡检机器人上,就能对带式输送机托辊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在MATLAB中对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进行维纳滤波、灰度处理、中值滤波、边缘提取等图像处理操作;在LabVIEW中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以实时显示故障托辊的原始红外图像、边缘图像、最高温度、故障位置等一系列信息。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托辊,并准确地报告位置,提高了煤矿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进行检测的设备,红外热像仪应用简便,可对危险环境、安全隐患等进行相应检测,在工业、安防、建筑、交通等各个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仪器仪表》杂志记者专访了前视红外热像系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李明先生,请他为读者具体介绍红外热像仪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对未铺设道路的变电站巡检的困难,设计了一种能导电和传输数据的巡检轨道,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沿轨道运动并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自主巡检的方法,机器人通过在轨道上移动,收集选定目标的热图像,并处理数据和预测电气元件的机械强度,从而实现对电气元件的故障诊断。将设计的自主巡检机器人识别的热图像测量结果与美国FLIR SC660红外热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准确识别部件和测量部件的温度。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来到军事医学前方专家组驻地和华中科技大学,考察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情况。在华中科技大学,孙春兰副总理听取了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关于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有关情况的汇报。陈吉红董事长介绍,红外测温技术一直是华中数控重要的研究方向。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华中数控就开发了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还参与了人体测温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已有2000多台套人体测温红外设备应用于口岸、机场、车站等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贾艺栋 《机械管理开发》2022,(2):276-277,280
为解决传统人工巡检存在的巡检效率低、故障排除不及时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布置的各类传感器对变电所内环境、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经现场应用后,该巡检系统可实现变电所设备的智能化巡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矿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凭借在红外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FLIR Systems最新推出一款适合红外检测专家在预防性维护领域使用的便携式红外热像仪。ThermaCAMP640是全球第一台采用640×480像素非制冷微热量型探测器的便携式红外热像仪。清晰的红外图像上的每一个温度点都经过完全标定。多达300,000个像素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仪器仪表》2004,(12):21-21
FLIR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在线热成像、过程监测以及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等工业领域。红外热像仪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看到实时热图像,而且还能通过红外视频及相关温度测量数据来进行过程控制及事前报警。 红外热像仪可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品质控制,还可  相似文献   

19.
韩少恒 《机械制造》2023,(11):77-79
对工业智能巡检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现途径。工业智能巡检系统通过成像采集设备和传感器设备采集仪表设备图像和传感器数据,结合机器视觉技术进行仪表识读,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大屏显示、预警提示及管理,由此实现智能巡检。应用工业智能巡检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巡检人工记录方式存在的错误率高、效率低、成本较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二维图像的形式准确反映物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故障检测、能耗监控及智能驾驶等众多工业领域。针对制约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的3个主要瓶颈问题,分别阐述相关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科研进展。首先,介绍红外信号固定模式噪声建模及除噪方法,解决信号采集系统中关键部件焦平面阵列传感器存在的严重噪声干扰;其次,介绍红外信号特征重建理论的研究,克服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及价格昂贵等制约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工业应用的问题;最后,探索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减少二维图像采集过程中降维映射导致的信息损失,提高基于多光谱信息进行目标检测系统的性能。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技术的最新科研进展,为新一代高成像精度、高分辨率、低制作成本的三维红外成像仪器的研发提供新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