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D113-Ⅲ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钙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吸附时间、钙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113-Ⅲ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钙离子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5 min,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Lagergren方程,吸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升温有利于D113-Ⅲ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钙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8):2127-2131
为简化深水气田乙二醇回收系统,采用离子交换工艺替代常规乙二醇脱盐工艺,对乙二醇吸附脱盐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脱盐实验,在含盐乙二醇富液体系中对4种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树脂进行了吸附热力学研究。根据吸附能力,筛选出D113阳离子交换树脂和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实验,阴阳树脂体积比例为2∶1时上清液呈中性,阴阳混合树脂用量为200 mL/L,脱盐率为73.89%。D201树脂吸附Cl-过程中的熵变ΔS为-26.605 J/(mol·K)、焓变ΔH为-13.386 kJ/mol, D113树脂吸附Ca-过程中的熵变ΔS为-26.605 J/(mol·K)、焓变ΔH为-13.386 kJ/mol, D113树脂吸附Ca(2+)过程中的熵变ΔS为-95.794 J/(mol·K)、焓变ΔH为-32.220 kJ/mol,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表明树脂在乙二醇富液中的吸附是放热、自发的过程,D113和D201树脂可用于乙二醇富液脱盐。  相似文献   

3.
张红  马剑华  邓永永  陈佑剑 《辽宁化工》2011,40(10):1016-1019
对Ls-4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D113型离子交换树脂对二甲胺的吸附效果研究,分为小试实验和中试实验两部分。实验结果表明:Ls-4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D113型离子交换树脂的静态吸附量大、再生稳定性高,洗脱液流速对吸附能力影响大,再生液盐酸回流脱附比直接脱附效果好,脱附液盐酸的浓度过大将减弱脱附。  相似文献   

4.
以环硫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交联壳聚糖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Ni(Ⅱ)的吸附特性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8时,Ni(Ⅱ)去除率较高;在吸附120min时,Ni(Ⅱ)去除率可达到99.1%;当ρ初始(Ni2+)增至60 mg/L时,树脂接近饱和吸附;树脂在20~40℃时以物理吸附为主。对树脂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25℃下D113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溶液中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浓度和L-精氨酸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113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约30 m in即可达到平衡;Langmu 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D113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在实验pH值范围内,L-组氨酸的吸附率随pH值的减小而减小,当pH降至3.4时,吸附量仍达到133mg/g;NH4+离子的存在使L-组氨酸的吸附量明显下降,当氯化铵浓度达到1.0mol/L时,吸附量仅为6.8mg/g;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存在使吸附量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6.
何飞 《广东化工》2022,49(6):84-86,83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亚胺基二乙酸型D401离子树脂对铅离子的吸附和再生性能.静态吸附实验着重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处理时间及再生剂的选择,动态吸附实验着重研究了流速对吸附的影响以及树脂失效后的再生率.实验结果表明D401树脂对含Pb2+废水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树脂的最佳吸附pH值为5.6,吸附时间14 h,吸附...  相似文献   

7.
通过静态实验探究了吸附剂用量、氯离子浓度、磷酸盐浓度对D301树脂吸附废水中草甘膦的效果影响,同时研究了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等温线。结果表明,废水中草甘膦氯离子和磷酸盐浓度越高,D301树脂吸附效果越差,草甘膦去除率越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约为181.8 mg/g,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当D301树脂吸附草甘膦达到穿透体积时,草甘膦去除率为79.3%。  相似文献   

8.
主要考察大孔树脂对梨多酚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吸附梨多酚的最佳树脂,并利用筛选的树脂进行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PD-500和D101树脂具有最好的吸附能力;HPD-500和D101树脂对梨多酚的吸附均在90min左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梨多酚在HPD-500和D101树脂上的吸附行为;50%乙醇可用作解吸溶剂。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了香兰素修饰的吸附树脂(拟命名为XLS-01)对奥拉西坦吸附行为,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的计算,探讨了奥拉西坦在吸附树脂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树脂对奥拉西坦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交联微球壳聚糖树脂对Zn(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树脂对Zn(Ⅱ)的吸附速率较快,70min可达吸附平衡;吸附过程表现为物理吸附过程,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树脂对Zn(Ⅱ)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7,(11):2134-2137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分别用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D314树脂对钼离子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相关性较高,可拟合钼离子的吸附过程。ΔH0表明离子交换过程为吸热过程,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过程能够自发进行,ΔS0表明钼离子吸附是熵增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在0.99以上能够很好拟合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过程,颗粒扩散为钼离子吸附过程的主要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1):2134-2137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分别用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D314树脂对钼离子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相关性较高,可拟合钼离子的吸附过程。ΔH>0表明离子交换过程为吸热过程,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过程能够自发进行,ΔS>0表明钼离子吸附是熵增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在0.99以上能够很好拟合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过程,颗粒扩散为钼离子吸附过程的主要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位法跟踪观察了在不同介质环境下,D354树脂吸附苯甲酸的行为。利用固-液界面吸附的动力学方程,求取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D354树脂吸附苯甲酸的速率随外加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外加盐浓度不变的情况下,D354树脂吸附苯甲酸的速率随苯甲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相悬浮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以环己烷为致孔剂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CCMR);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比表面积仪对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CCMR)的表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Cu(Ⅱ)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致孔剂用量的增加,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增强,其中添加环己烷100 m L,乙酸乙酯5 m L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浓度为8 mg/m L的Cu(Ⅱ)溶液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190 mg/g,吸附性能较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苯甲酸的动力学特性。分别采用一级速率方程、准二级速率方程和二级速率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适合描述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过程,吸附活化能Ea小于3.0 k J/mol。说明NKA-Ⅱ树脂吸附废水中的苯甲酸较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刘玉  于世林 《化学试剂》1992,14(1):17-19,9
介绍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基体的亚氨基二乙醛肟树脂(IDAO)的合成,研究了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并讨论了pH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的动力学效应。结果表明 IDAO 树脂对重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Pb(Ⅱ)、Zn(Ⅱ)等),特别是高价重金属离子(Fe(Ⅲ)、Cr(Ⅳ)、V(Ⅴ))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而对碱金属、碱土金属不吸附。  相似文献   

17.
大孔螯合树脂对Pb2+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D418树脂上的吸附行为,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探讨了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Pb2+在D418树脂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同时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液膜扩散为Pb2+在D418树脂上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速率逐渐减小;313 K温度下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75 mg/g,在298 K下用3 mol/L的硝酸作为解吸剂,解吸率可达97%;最佳的解吸剂用量为5倍床层体积. 该树脂吸附操作简单,易再生,不产生二次污染,有望用于含铅废水的治理及铅的富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用到的高吸水树脂以马铃薯渣为母体,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中和剂制成的高吸水树脂。详细研究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确定吸附剂的最优吸附条件。通过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配比不同的高吸水树脂对同一浓度铅离子的吸附实验可知,配比为40%的高吸水树脂对浓度为5μg/mL铅离子的吸附最好,吸光度为0.243,实际浓度为5μg/mL,吸附铅离子的量为1.900;通过中和度为40%的高吸水性树脂(40~60目)对不同浓度铅离子的吸附实验可知,配比为40%的高吸水树脂对浓度为6μg/mL铅离子的吸附最好,吸光度为0.098,吸附铅离子的量为10.805;通过粒径不同的树脂对吸附的影响实验可知,粒径为20~40目的高吸水树脂对浓度为5μg/mL铅离子的吸附最好,吸光度为0.236,实际浓度为5μg/mL,吸附铅离子的量为2.89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D751树脂对Li+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D751树脂对Li+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从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升高温度和pH值均有利于吸附过程;在静态实验中,D751树脂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控制步骤为膜扩散控制,对Li+吸附交换反应1h即可达到平衡;动态实验中,提高转速以及低流速有利于吸附过程,树脂具有很好的再生性能,并且操作简单,有望用于锂的提取与富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D113弱酸性树脂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对铟(III)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对影响树脂吸附容量的不同因素,如溶液的pH、吸附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113弱酸性树脂对铟(III)的吸附在pH=5.00的NaAc-HAc缓冲体系中最佳,每克树脂在298 K下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85 mg;在不同温度下,树脂吸附铟(III)的表观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k288K=2.72×10.5 s.1,k298K=3.69×10.5 s.1,k308K=4.48×10.5 s.1,表观吸附活化能Ea=18.4 kJ.mol.1;测得热力学参数分别为.H=3.27 kJ.mol.1,.S=68.3 J.(mol.K).1,.G298K=.17.1 kJ.mol.1。与Freundlich等温曲线相比,吸附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曲线。用0.5 mol.L.1 HCl进行解吸时,解吸率为100%。此外,用红外光谱方法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显示:D113树脂功能基COOH中的H与In(III)发生了离子交换;同时,C=O中的O与In(III)形成了配位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