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红外探头的探测原理研究,对比普通红外干扰烟幕对红外成像探测的干扰机理,论述了冷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遮蔽原理,从理论和试验2方面分析了冷烟幕对红外探头探测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效果,展望了冷烟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弹协同探测体制,可从时域、频域、空域等多方面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对干扰的识别和对抗能力,成为未来制导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之一。多弹协同探测技术需要多个导弹平台上的探测传感器同时获取复杂电磁环境信号,进行干扰识别抑制,提取目标信息。对于多弹协同探测体制的测试验证,既需模拟各个导弹的复杂的电磁环境,还需模拟多弹的空间位置。文章分析了国外多弹协同探测抗干扰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烟幕对红外成像探测干扰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热成像探测、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原理及烟幕对红外热像探测的干扰机理研究,探讨了冷烟幕和热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原理。烟幕箱实验表明,红外热像的探测能力随红外烟幕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冷烟幕主要是通过烟幕粒子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干扰热像仪;而热烟幕除了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外,还通过烟幕自身发射比目标强得多的红外辐射来屏蔽热像仪,从而起到干扰作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末敏弹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其攻击过程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干扰末敏弹的时机和干扰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末敏弹探测目标装置原理比较简单,在未确定攻击目标的扫描阶段,采用烟幕和隐身技术,可以有效干扰末敏弹,降低其对坦克装甲目标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沈涛  杨卫军  姚敏立  刘志国 《兵工学报》2015,36(11):2122-2127
为了实现烟幕对抗激光制导武器干扰效果测量,建立了干扰效果半实物仿真测量系统。根据实施烟幕干扰后制导武器的跟踪回路的信号状态变化造成导弹制导精度、脱靶量或者命中概率所产生的变化,确定干扰是否有效。给出了典型战场气象环境和投弹方式下不同透过特性的烟幕对抗激光制导武器的仿真测试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烟幕对制导武器干扰是有效的,并且随着烟幕透过率的减小,制导精度偏差越大,对制导武器的干扰效果增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的研究没有将烟幕对光电导引头的影响与光电制导导弹的杀伤效果关联起来的问题,提出了烟幕干扰条件下光电制导导弹命中概率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光电制导导弹为研究对象,将烟幕遮蔽对光电导引头的影响转化为对导弹散布误差的影响,运用射击效能的相关理论得出导弹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计算烟幕遮蔽条件下3种光电制导导弹的命中概率,为直观地评估烟幕干扰对光电制导导弹的影响效果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弹载电子干扰机作战效能仿真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弹载干扰机的作战效能,在干扰评估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干扰、探测模型,通过分析反导系统于目标导弹之间的关系,提出最小干扰距离指标,并对几种典型反导武器系统的探测雷达进行干扰效果仿真计算,分析其在最小干扰距离指标下的干信比,得出弹载干扰机的作战效能。该研究对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导弹攻防对抗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程空地电视遥控指令制导导弹光电干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安  李辉  何胜强  王安丽 《兵工学报》2005,26(6):849-853
研究了电子对抗与干扰对中程空地电视遥控指令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面有源干扰站和云层、烟幕对空地导弹的干扰情况。通过仿真系统对于扰类型及其干扰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干扰条件下导弹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导弹武器智能化发展需求,提升复杂战场环境下目标自动识别与干扰对抗能力是现阶段导弹武器精确制导技术面临的核心问题。将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应用于弹载导引头等制导设备可进一步提升导弹武器的目标识别抗干扰性能,并为导弹武器自主决策、智能协同等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导弹武器智能精确制导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指出了智能精确制导几项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烟幕遮蔽技术对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干扰效果,以模板匹配跟踪算法为例,结合试验情况,分析了模板跟踪算法在多种海况条件下烟幕对目标的不同遮蔽程度的跟踪效果,为烟幕干扰弹研制和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弹载电子对抗技术在舰舰导弹突防作战中的需求,以舰载多普勒火控雷达为典型作战对象,分析了弹载电子对抗的转发式干扰策略,探讨了距离波门拖引和速度波门拖引组合干扰的干扰机理,给出了转发式干扰成功的条件。最后,利用设定的战场态势和参数进行了解算,通过战术分析,论证了转发式弹载干扰机应用于舰舰导弹突防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末端主动制导阶段弹载雷达常受到噪声、杂波和干扰影响从而导致弹载雷达的目标检测、识别及跟踪性能下降。现有弹载雷达波形较为固定,没有根据战场环境改变自身参数的能力,严重制约导弹制导精度。针对电子战环境中的弹载雷达波型设计问题,在分析影响弹载雷达性能因素基础上,分析了弹载雷达常用信号,给出了三种干扰条件下弹载雷达波形设计方法。最后探讨了目前弹载雷达波形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下空袭体系的群目标威胁问题,主要研究了基于体系对抗的多弹协同制导作战体系流程及其协同攻击技术与战术。研究了体系对抗下多弹协同性能特点,包括探测与反探测、干扰与抗干扰、隐身与反隐身、攻击与抗攻击等内容;提出了一种面向防空拦截的多弹协同作战体系结构;另外就实现多弹协同制导前提基础、构成要素、支撑手段的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总结了多弹协同的智能化、协同化、体系化、多用化作战是未来战场防御空袭系统的有效手段。对研究多弹协同制导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毫米波有源诱饵弹的战术使用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毫米波制导导弹的工作特点,提出针对来袭导弹扫描搜索阶段和目标跟踪阶段的两种毫米波有源诱饵弹战术使用模式,对其作用机理和干扰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关键技术包括干扰信号频率、干扰信号功率和多诱饵相互干扰等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实战中如能依据战场形势合理布放诱饵,将会对目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战争中无源干扰弹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源干扰弹属常规特种弹,其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文章论述了无源干扰弹的发展及其干扰机理,重点介绍了多频段箔条干扰弹、红外成像干扰弹、宽波段烟幕干扰弹、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弹、强光迷盲干扰弹、红外隐身器照明弹等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红外烟幕干扰材料与弹中的红磷、漆的相容性,采用示差扫描热分析法(DSC)对各组分及其混合物进行测定,分析从室温到发生全分解反应过程中的热行为,根据GJB722A-97的相容性评价方法,对红外烟幕干扰材料与红磷、漆的相容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干扰材料与红磷、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在弹壳中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防空导弹系统在噪声干扰下的雷达探测距离模型和导弹杀伤概率模型.通过分析各种空中噪声干扰方式,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近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三种方式下防空导弹系统雷达对攻击机编队的探测距离模型,并通过模型扩展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双重干扰方式下的雷达探测距离模型.通过分析防空导弹系统雷达探测距离与导弹杀伤概率的关系,给出了防空导弹在噪声干扰下的杀伤概率模型.通过算例,对所给出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弹载有源诱饵对雷达制导导弹进行诱偏的过程。首先分析了弹载有源诱饵对来袭导弹进行诱偏的一般战术过程;其次根据诱饵弹和导弹的运动特性,建立了三维比例制导条件下导弹接收到的干扰功率和飞行轨迹的相关数学模型;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整个诱偏过程中的干扰功率及诱饵弹、导弹运动轨迹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方法和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整个诱骗过程,为分析弹载诱饵诱骗导弹的过程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机载红外干扰弹的矩心干扰机制,分析了载机与红外干扰弹的红外特性,机载红外干扰弹的运动轨迹,建立了判断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算例及结果,证明了机载红外干扰弹对红外导弹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面源型红外诱饵已经发展成为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评估舰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能,分析了典型红外成像制导导引头跟踪算法和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模型,建立了蒙特卡洛仿真平台,对寻优结果及面源弹作战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目前面源干扰弹能够有较好干扰效果的作战使用寻优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