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渤海A油田存在的油井含水上升快,日产油量递减快的现状,利用纳米微球调驱剂开展了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经纳米微球调驱后,注水井井口压力、注水井压降与充满度、霍尔曲线及井组油井含水均有下降,纳米微球调驱能有效封堵水平井之间的水驱优势渗流通道,使后续液体产生液流深部转向,提高了水平井的波及效率,改善了水平井水驱开发效果。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海上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控水稳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该油田在钻井及取心过程中未发现储层存在天然裂缝,但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水+静水柱压力(35.6-40MPa)远高于油层破裂压力(27 Mpa)储层经压裂改造后,部分东西向注水井井排上的油井水淹,出现东西向裂缝,在小层砂体连通较好的PⅠ3层,形成注水井与待钻井之间的通道,由于东侧为断层遮挡,注入水沿裂缝西向推进,并积存在砂体尖灭带附近,形成注水井-岩性蹩压区。  相似文献   

3.
在渗透率低,地层压力高的油田,由于出砂严重导致油井无法生产,影响油田产量,现有的机械固砂工艺成功率低,适用范围小,而水泥封堵固砂工艺存在压力高注不进去或注入后返吐留塞的风险。因此,为解决油井出砂问题,应深入剖析出砂井原因,根据不同的出砂机理,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优化固砂工艺,提升固砂的成功率,确保油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4.
聚驱后一类油层采出程度高、优势渗流通道大面积发育、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本文以S区块聚驱后井网加密三元复合驱试验区为例,为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优势渗流通道吸液比例,结合注采井动、静态资料,确定了聚驱后深度调剖选井、选层原则;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耐碱颗粒调剖剂和多元络合凝胶型调剖剂,并确定了段塞组合方式;现场实施后,调剖井平均单井注入压力上升2.3MPa,注入剖面得到改善,连通油井综合含水下降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敖南油田反九点法注采井网开发中表现出的油井受效差,多向连通比例低,地层压力低的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对敖342-28井区进行注采系统调整,转注13口井,形成五点法注水。通过注采系统调整,增加注水井点,提高多向连通比例,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同时,实施油水井对应压裂,缩短驱替距离,建立有效驱替,恢复了地层压力,促进油井受效,有效的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嫩二段进水后易导致区域成片套损的发生,控制嫩二段套损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查找进水通道控制进水,为验证无通道报废更新井是否为进水通道,通过示踪剂监测技术,在嫩二段无通道报废更新井注入示踪剂,对周围3口油井补开嫩二段,封堵油层,通过连续取样化验分析,其中2口油井见到示踪剂,证明注入水能够通过无通道报废更新井注入嫩二段。为避免进水采取两方面对策:一是已更新无通道报废井采取降压注水措施,二是新出现的无通道报废注水井不更新。认清嫩二段重要的进水通道,有效避免嫩二段进水。  相似文献   

7.
呼和诺仁油田贝301区块位于区块边缘,断层附近注水井储层物性差,中含水期注水启动压力上升,难以形成有效压力驱替场,地层能量未能及时补充,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本文以贝301区油井压裂数据为基础,核算出区块实际破裂压力梯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微超破裂压力注水下注入压力范围。现场试验成果表明,提压后水井能够实现连续有效注入,吸水状况得到改善,油井见到注水效果,为其他同类型油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常世明 《辽宁化工》2014,(8):1059-1062
根据子长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室内实验确定合适的化学示踪剂,然后分析注水井的监测曲线和周围各井注入水分配情况得出注水井与周边各油井有良好的渗流带,有利于提高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葡北油田聚合物试验区于2001年建成,2007年试验完成后改为水驱开发方式。驱替方式调整后,12口水井中有6口井注不进水,导致与其连通的16油井的平均日产液由试验前的41.0t降为22.1t,严重影响了水驱油田开发效果。为此,开展聚驱后水驱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优选解堵剂配方体系,有效恢复注水井的注水量,提高连通油井产量,保证区块开发效益,为三次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对安28断块开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28断块在短短的三年开发中暴露出压力下降快,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注入水利用率低,开发效果差等矛盾。通过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对其地层、构造、储层特征等进行了多方面细化研究,认为:储层中优势渗流通道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原因。通过精细研究优势渗流通道的发育及其变化规律,采取了有效的注采井网调整和部署,最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外围低渗透区块注水井长期欠注,常规酸化效果不理想,连通油井产能下降较快。目前全区块约有305口欠注井,常规酸化后无效或低效,且部分注水井是由于地层原油沥青质、胶质等含量大,粘度高,造成注入端近井地带有机堵塞,治理难度大。为解决此类问题,进行低成本CO_2解堵增注技术适应性探讨,探讨该技术能否实现欠注井有效解堵增注,采出端受效增产。  相似文献   

12.
防膨工艺是抑制注水井近井地带粘土膨胀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常规的防膨剂成分单一,对注水通道改善能力有限的问题,室内实验优选出最佳复合防膨剂FP-H3。复合防膨剂FP-H3最佳使用浓度为3%,90℃下性能良好,三次水洗后的防膨率为82.0%。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复合防膨体系在注入过程中,相同排量下,注入压力降低2~3 MPa,恢复油藏正常注水后,试验井的视吸水指数得到提高且注水趋于稳定状态,复合防膨工艺有效抑制了注水井近井地带粘土的水化膨胀。  相似文献   

13.
元A长9油藏为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含油性好,渗流能力强,但受储层敏感性及非均质性影响,注水压力高,提压过程中导致动态缝开启,注入水沿高渗通道单向突进,加速油井见水,常规注采调控已无法满足油藏高效开发需求。通过在该区开展聚合物微球调驱试验,采用50nm粒径聚合物微球,在注入浓度为1 000mg/L,注入量为0.3PV时,有效封堵水驱高渗带,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低渗储层动用程度1.1%,递减大幅下降12.4%。证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该区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因注水压力高而导致的水井欠注问题,开展了油层自生气增注技术研究,明确了油层自生气的增注机理,优选了砂岩缓速酸,现场试验2口井,降压2.3MPa,日增注7m3,连通油井综合含水下降4.1个百分点,累计增油674t。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油田套损注水井使用常规小直封隔器无法实现反洗井、使用可洗井封隔器反洗井时不能有效封堵套损点,为此研制了注水井套损部位可洗井封堵工具,实现可反洗井和对套损点的有效封堵。该封堵工具在注水井套损补贴管处使用上、下两个可洗井封堵工具,采用大、小两组胶筒的结构设计,内设洗井通道,反洗井时能够保证对套损点的有效封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曙一区杜84区块产能建设油井向区块边部扩展,溢流油井逐步增多,溢流使油井生产初期无法正常作业下泵生产,影响油井生产时率及周期生产效果。储层间物性差异和层内非均质性引起的压力异常高是导致油井溢流的根本原因。采用带泵注蒸汽、优化注汽及焖井参数、辅助化学药剂与机械措施和直平组合整体注汽是解决油井溢流矛盾的有效方法,从而改善油井周期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某水驱区块自2014年10月提压注水后,其周围连通油井含水上升趋势逐渐明显。通过对含水上升井的精细地质研究,及时发现注水井调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高渗层注水,提高欠注层注入能力达到调整注水压力、控制无效注水、抑制油井含水上升趋势。数据表明,提压注水后,由于各油层岩性、物性和储层流体性质不同,造成各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出油状况和水淹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高渗层吸水能力增强,低渗层吸水能力大幅下降,初期全井水量增加但大部分均为无效循环注水,高低渗透层形成相互制约和干扰。中低渗透率油层启用程度降低是周围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据吸水剖面及测试各层吸水资料,降低高渗层配注,提高低渗层注入压力,合理控制流压,最大限度满足差油层配注需求,抑制区块含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平井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含水快速上升问题,渤海油田进行了多井次水平井调剖作业探索,实施过程中均出现注入压力高、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以BZ28-2S油田A27h井为例,分析了水平井调剖过程中注水井以及对应油井出现的问题。通过水平注水井井筒压力公式推导,得出水平注水井井筒压力分布,从而证实水平井跟部压力高、趾部压力低的压力分布和弱凝胶的化学反应特性是造成水平井调剖注入压力高的主要原因。另外,防砂筛管完井方式以及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水平井调剖过程中压力升高也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聚合物凝胶注入性能、研发低粘调剖剂和定点注入工艺3项初步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这一特性决定了二类油层注聚过程中不可避免同一单元内存在水、聚两驱共存现象,使聚驱潜力难以得到发挥。本文通过对大庆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注聚开发区主要连通关系进行统计得出两大类主要连通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两类主要连通关系区域水聚驱接触带不同注入参数组合下的开采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接触带不同连通关系两边注水区域水驱井与注聚区域注聚井合理的注入强度比;当存在水聚同驱时,水聚区接触带采用“三次加密水井-三次加密油井-聚驱油井-注聚井”的连通关系较好,此时聚驱区域和水驱区域的之间的干扰最小。掌握二类油层水聚同驱开发规律及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对提高二类油层开发效果及进一步推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渗透油田存在注水井吸水困难、常规措施增注效果一般的实际,开展了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井酸化压裂技术的探索研究和现场试验。首先,通过油藏工程与采油工程的结合,以砂体图为依据,参考油、水井连续开发井史,对比选择油、水井连通较好的层位作为现场试验目的层;然后,研究储层物性,优选入井流体(包括清水压裂液和酸液等);最后,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其中包含:设计施工规模、选择施工工具和优化工艺参数。目前,该技术已完成现场试验2口井,取得了一定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