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挖潜聚驱后剩余油,根据萨南地区油层较均质、连通好、水洗程度高的特点,开展16注25采的聚驱后缔合聚合物强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针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点,以注采参数匹配、液流转向为调整重点,配合分层、堵水等有效措施进行综合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动态特征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渗流阻力增大,部分井剖面得到有效改善,采出井见到增油降水效果。试验区综合含水由试验初期98.9%下降至94.7%,降低4.2个百分点,累计增油30769t。  相似文献   

2.
在通过大量的矿场试验证明发现,油层开采过程中有效利用强碱三元复合驱能够有效提升驱油波及单位以及驱油效率,从而使得油田原油采收率得到明显提升。本文主要通过某油田实际利用强碱三元复合驱得到了相关测试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后,对于三元复合驱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井下油层动用状况、油层水淹情况以及实际的驱油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就能够为后续三元复合驱的具体调整实施和采收率提升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矿场试验证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可以通过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利用大庆油田强碱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区的测井水淹解释资料、密闭取心数据,以及试验过程中的剖面测试资料,对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油层动用情况、水淹状况及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为三元复合驱调整挖潜以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A区块位于xx,含油面积Bkm~2,油层发育为纯油区,划分为4座注入站,2018年5月开始前置段塞阶段,2018年11月进入主段塞阶段,目前正处于全区见效阶段。针对见效效果把见效井分为三类(A类井:累积增油量≥4000t;B类井:累积增油量2000-4000t;C类井:累积增油量2000t),研究见效井沉积环境、井网完善程度、注聚前油井含油饱和度、油层砂体沉积特征和连通情况等多个静态因素以及注聚过程中流压控制、采聚浓度变化等多个动态因素来分析见效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下步提质增效做法,为以后注三元区块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索弱碱三元复合驱在S开发区二类油层推广的可行性,在油层发育具有代表性的纯油区东部开辟了工业化规模的D区块。实现了首次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应用提高采收率23个百分点以上;验证了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适合S开发区二类油层;建立了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单井组跟踪调整模式;量化了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全过程注采参数技术界限。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非均质较强的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2007年在喇北东块开展现场试验,历经7年,阶段提高采收率达20个百分点以上,中心井区含水降幅在25.4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井组间见效差异较大。本文以井组油层发育状况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发育状况井组的聚类分析,明确油层发育状况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按油层厚度、渗透率极差、含油饱和度等相关因素,评价各因素对井组见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萨北开发区北二西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是大庆油田开展的首个化学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以验证弱碱三元体系在一类油层聚驱后的适应性,形成适合一类油层聚驱后的弱碱体系三元驱开发配套技术。试验目前处于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注入阶段,通过精细地质解剖、明确剩余油分布、生产动态分析及精细过程管理,开展了规模分注、体系优化及油水井个性化跟踪调整等工作,取得聚驱后再提高采收率10.76%的好效果。本文在分析试验效果基础上,总结出试验区分类采油井见效特征,明确了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聚驱后一类油层采出程度高、优势渗流通道大面积发育、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本文以S区块聚驱后井网加密三元复合驱试验区为例,为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优势渗流通道吸液比例,结合注采井动、静态资料,确定了聚驱后深度调剖选井、选层原则;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耐碱颗粒调剖剂和多元络合凝胶型调剖剂,并确定了段塞组合方式;现场实施后,调剖井平均单井注入压力上升2.3MPa,注入剖面得到改善,连通油井综合含水下降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南三东聚驱后井网加密三元试验区为例,利用取心井资料,一、二类油层新钻井测井解释资料,数值跟踪拟合结果,精细地质研究结果及聚驱后开发动态等资料,明确储量潜力部位,确定平面、厚层内部剩余油,深化萨南开发区南三区东部一类油层聚驱后开发潜力认识;分析优势渗流通道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试验区利用井网加密与三元驱结合驱油,并加强优势渗流通道治理,聚驱后开发见到一定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经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于2014年正式步入工业化应用阶段。现场应用表明三元复合驱较水驱提高采收率20%,较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0%,是目前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开发的主体技术。随着大庆油田进入开采后期,三元复合驱在二类油层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从三元组分在二类油层中的运移规律、三元组分在二类油层中高效利用研究、三元复合驱分层注采及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实例4个方面对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入工业化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于二类油层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非均质较强的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2007年在喇北东块开展现场试验,历经7年,阶段提高采收率达20个百分点以上,中心井区含水降幅在25.4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井组间见效差异较大。本文以井组油层发育状况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发育状况井组的聚类分析,明确油层发育状况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按油层厚度、渗透率极差、含油饱和度等相关因素,评价各因素对井组见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针对当下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研究以及分析进行阐述,以大庆油田的三元复合驱试验研究具体情况以及分析等为根据,从三元复合驱的提出以及实际研究规划、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及讨论,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研究的成功,更好的推动大庆油田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非均质较强的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2007年在喇北东块开展现场试验,历经7年,阶段提高采收率达20个百分点以上,中心井区含水降幅在25.4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井组间见效差异较大。本文以井组油层发育状况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发育状况井组的聚类分析,明确油层发育状况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按油层厚度、渗透率极差、含油饱和度等相关因素,评价各因素对井组见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中,二类油层是指有效厚度在1~4m,渗透率在100~400μm2之间,河道砂不能成片发育的油层。随着三元溶液的注入,二类油层采出井的产液能力大幅度下降,针对部分一次压裂后无效或失效的采出井,通过二次压裂的方式,提高其产液产油能力。本文分析一次压裂失效原因,优化二次压裂方案,通过对二次压裂的选井选层及压裂工艺等方面的优选,对部分采出井实施二次压裂,分析总结了二次压裂取得的增油增液效果。  相似文献   

15.
A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后最终采收率在50%左右,有近一半的地质储量留在地下。但聚驱后剩余油空间分布高度分散,开采难度大。为探索聚驱后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2014年在A油田B区块开展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一类油层聚驱后技术经济可行性及提高采收率幅度,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A块,于2006年10月陆续投产、投注,2007年11月23日正式注入三元体系,该区块已经经历了水驱空白、前置聚合物段塞、三元主段塞,三元副段塞和后续水驱阶段,通过对各阶段油层动用状况的分析,找出不同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影响因素、调整方法,总结出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下步调整对策,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三元复合驱经济性驱动方案的形成,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分别是投资、成本、收益及税金。为有效的提升经济性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应从这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其产出和产入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整个项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以大庆油田的三元复合驱为研究对象,从评价经济性的角度出发。首先,研究了三元复合驱的相关内容。其次,探讨了大庆油田的三元复合驱参数的选择与经济评价方法。再次,研究三元复合驱油藏开发的经济性。最后分析了三元复合体的经济性,以期为推动油田采油合理的驱油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进而帮助油田减少投入风险。  相似文献   

18.
萨中南一区西东块一类油层聚合物驱4个注入站提高采收率差异较大,分析研究影响提高采收率的各种因素,对指导聚合驱驱油方案的合理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聚驱开发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主要从水淹程度、含油饱和度、老水井排、注采完善程度、套损、注入参数等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也随之兴起。其对石油工业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的岩样物在孔隙中的结构特性变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值研究的技术方法主要有高压铸体材料薄片衍射分析、SEM衍射图像等。经过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矿物颗粒棱角边界经过侵蚀溶液改变呈锯齿状,形成的黏土石英矿物颗粒棱角的变化非常明显,并且黏土长石颗粒溶蚀严重,同时还能够观察到大量溶蚀孔隙,而且在一些黏土长石矿物颗粒表面上还出现了次生氧化石英。因此本文就强碱三元复合驱对储层孔隙结构造成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分析,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强碱三元复合驱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但对于三元驱的结垢问题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电解质溶度积理论及硅酸脱水聚合原理,结合大庆油田强碱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区块采出井采出液离子统计结果,给出了碳酸垢、硅酸垢的结垢机理及结垢条件,分析了碱类型、粘土矿物对采出井结垢严重程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垢的结垢主要原因是CO_3~(2-)、OH~-等成垢阴离子浓度的增加。碳酸盐结垢条件是,在地下温度、压力等因素一定的条件下,成垢离子浓度乘积大于碳酸盐溶度积。硅酸垢的结垢主要原因是岩石在较高pH值条件下生成硅酸盐。硅酸垢的结垢条件是硅离子浓度、pH值、成垢金属离子浓度三者达到一定临界值。本研究对三元驱采出井结垢预测、工业化应用以及注采井距的合理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