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阐述预应力管桩、软弱地基的工程特性,结合某软弱地基实际工程中在进行预应力管桩基础的土方开挖施工时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处理步骤及质量验收标准,确保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程实例研究为对象 ,讨论了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控制问题 ,论述了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中影响桩质量的重要因素 ,并提出了有效控制桩质量的几点建议 .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现有接桩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接口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应力管桩接桩装置.该装置设有接桩机构,可有效降低两根管桩连接端的负荷,提高管桩的接桩质量;同时,该装置设有加固机构,增加了管桩固定在地面上的稳固性.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预应力管桩接桩装置在施工安全性、经济合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600 MW机组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具有一定厚度砂夹层的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可行性及对施工机械的要求.试桩及工程桩的施工与检测结果表明,对于类似于本工程且具有一定厚度砂夹层的地质条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可行的,有关工程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和国内同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法施工原理,并结合典型的工程即深圳市龙城街道办综合办公楼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桩基承载力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准确确定桩基的承载力和完整性对建筑物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检测中,以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现场静载试验、高应变和低应变试验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进行检测,得出以下结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大于1400kN,所检测的各单桩极限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易于控制,Ⅰ类桩占比为100%,无Ⅱ、Ⅲ、Ⅳ类桩。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单桩承栽力高,设并选用范围广,施工方法简单成熟、工效高,工期短,桩体耐打.检验方便,地区适应性强,成牲质量可靠等优点,经过近十多年的推广,成为了应用较多的一种建筑基础形式。预应力管桩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8.
PHC管桩桩头破裂和桩身破坏是管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管桩生产、运输、施工过程中,均需加强管桩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方法,必要时采用补救的方法,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预制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快捷方便等优点而在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以某高校新校区建筑物基础工程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预应力管桩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施工及检测情况等,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为管桩)在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诸如土塞效应、施工质量控制、挤土效应及测桩休止时间效应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措施和建议,对该类桩的设计、施工、监理、监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某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埋钢筋应力计进行抗拔试验为例,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抗拔作用下的受荷机理及轴力计算方法,提出一些设计施工方面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娥江大闸基础处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监理人员按设计规范要求严格管理,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亦为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预应力管桩施工中所产生的施工特点,结合施工与监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管桩偏位的主要误差来源,用误差分析的方法分析总结了管桩的施工与监理时控制限值与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中,处于施工关键部位的若干项实用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预应力管桩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产生问题的诸多原因,进而提出防治这些弊病的措施,以期促进预应力管桩这一独特的施工工艺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不符合标准,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文章详细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场时质量检查的依据、厂家资质、破损检验控制标准以及对不合格管桩的处理建议。尤其是对外观质量检查内容进行了补充,结合GB13476-2009与苏G03-2002的差异介绍了管桩破损检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静力压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机理及适用范围.根据沈阳市典型地区的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得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沈阳地区桩长在7~14m范围内,桩端持力层为中粗砂和圆砾情况的极限承载力与施工终压力的关系,并给出了典型试桩的Q-s曲线、s-logQ曲线和压桩力随入土深度变化的曲线.给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预应力管桩PHC500AB(100)抗弯试验,研究管桩受弯作用下桩身裂缝出现、开展情况及变形特征,分析其承载能力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管桩PHC500AB(100)满足规范要求检验标准,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但当桩身出现裂缝后截面刚度损失较大,对抗弯性能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挤土效应、土塞效应、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利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预应力管桩支护体系在连云港软土场地基坑中的应用。计算分析表明,软土层对管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实践中采用增加支护桩长度,使桩身穿越淤泥层,以满足稳定性计算的要求。工程监测结果表明,预应力管桩支护体系在连云港软土场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供类似软土基坑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