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风雷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0,48(1):242-246
姿态机(PoseMachine)是一种成熟的2D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其具有强大的对人体关键点间复杂的上下文关联的表示力(representation power)。卷积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其具有出色的图像特征提取能力。基于姿态机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的手的关键点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姿态机应用于手的关键点估计问题,且用卷积神经网络来实现姿态机的各个组件。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与目前先进的手的关键点估计方法相当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目前基于Leap Motion的人机交互研究中存在的虚拟手与三维模型相互干涉、三维模型与虚拟手空间位姿同步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三维模型空间位姿自适应调整方法.通过将物理交互方法与启发式交互方法相结合,实现基于虚拟手位姿信息的三维模型空间位姿自适应实时精确调整,使人机交互仿真过程更加逼真,... 相似文献
4.
最新体感设备Leap Motion的面世提供给用户一种全新的体验, 即通过跟踪探测动态手势可以进行体感游戏、虚拟演奏、凌空绘画等的非接触式人机交互. 文章首先对Leap Motion的技术特点进行介绍, 并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对比总结, 介绍了Leap Motion的相关应用和发展前景. 文章分析了Leap Motion的原理和技术基础, 然后提出基于Leap Motion的手势控制技术, 最后以一个基于Unity 3D的手势控制虚拟场景中的物品运动的具体实例, 对Leap Motion手势控制技术的实现进行了细节介绍. 相似文献
5.
伴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机交互性能和体验感的要求提高,手势识别作为影响虚拟现实中交互操作的重要技术之一,其精确度急需提升[1].针对当前手势识别方法在一些动作类似的手势识别中表现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动态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体感控制器Leap Motion追踪动态手势获取数据,然后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增加对位移向量角度和拐点判定计数的提取,接着进行动态手势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训练,最后根据待测手势与模型的匹配率进行识别.从实验结果中得出,该多特征识别方法能够提升相似手势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Leap Motion设备产生的数据在虚拟环境中可以进行手势识别。通过识别和跟踪用户的手来生成虚拟3D手部模型,从而获取手势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分类算法来学习从Leap Motion中所获取的手势信息的系统,根据手势特征的重要性赋予不同权值,可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率,实现手语信息的识别输入。测试结果表明,识别准确率为86.1%,手语打字输入识别速度为每分钟13.09个字符,可显著提高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沟通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7.
在手术室中,传统人机交互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设备,但这种接触式交互有导致患者感染的风险.而虚拟操作人机交互过程采用计算机视觉来获取手势信息,在交互的自然性与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是现如今人机交互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eap Motion的手势控制技术,利用AR技术和Leap Motion设备,使得手术过程中医生无需接触手术设备,在非接触式设备的帮助下使医生能彻底远离因接触设备给手术带来的干扰和手术风险.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接触式交互技术,基于Leap Motion的手术室无干扰交互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接触式交互所带来的手术感染风险并增加了医生操作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2)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是实现新型人机交互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手势普适性与识别率问题,在改进隐马尔可夫模型学习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Leap Motion传感器的自适应动态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几何特征法识别静态手姿以确定动态手势起始点与结束点,然后基于角度对动态手势轨迹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并引入修正的重估方法计算隐马尔可夫模型参数,最后在对非定义手势识别的基础上自动学习更新隐马尔可夫模型,以提高动态手势识别率,并最终实现对26个小写字母的动态手势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放无人机的传统控制方式和解决高空取物等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将手势识别技术与无人机相结合的可抓取无人机系统。该系统通过Leap Motion采集手势数据,使用Python并结合Leap Motion v2 SDK库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对数据进行发送,在无人机端将收到的数据通过Arduino进行分析处理,输出相应的PWM波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以及机械爪的抓取。经试验证实该系统可通过手势改变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以及控制机械爪的抓取,表明了该系统实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婷婷;王靖;骆亚丽;刘红梅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5,(2):223-227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乐器学习带来了新的助力。为了提升弹琴触键手势的识别率,帮助钢琴弹奏者控制自己的错误手势,研究构建了弹琴触键手势自动控制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研究采用了Leap Motion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并设计了特征提取模块。研究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改进K最近邻算法的手势识别模型。结果显示,手势识别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准确率的最大值分别为98.88%和98.59%,平均识别时间为15.85 ms。研究设计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吞吐量分别为82 400 bit/s和80 300 bit/s,响应时间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3.51 ms和27.40 ms。研究设计系统和模型的性能良好,能够为弹琴触键手势的识别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促进钢琴弹奏者控制自身的错误手势。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人脸姿态估计方法。首先根据人脸特征点重建出稀疏的三维人脸模型,然后基于三维模型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人脸姿态进行初步估计,确定姿态范围,再对估计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对人脸姿态进行精确估计。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估计效果,提高了姿态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头部姿态估计网络存在空间结构信息易丢失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将胶囊网络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头部姿态估计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具有多级输出结构的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将不同层级的空间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进行提取,同时利用胶囊网络能够充分保留特征信息的优点,将提取的特征进行编码,从而使其以胶囊的形式进行传递和输出,有效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矩形的三维物体位姿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矩形特征提出一种新的位姿估计算法,该算法计算简单、求解容易,同时由矩形能够得到三维物体位姿值的唯一解。并阐述了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因此,该算法能够避免多解现象的干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肤色模型和椭圆环模板的人脸跟踪及姿态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结合椭圆环模板进行人脸跟踪及姿态估计的算法。该算法在基于肤色模型实现人脸跟踪及特征定位的过程中首先利用肤色模型定位人脸肤色区域,在跟踪中增加了自适应学习模块,使得原始的肤色模型能够在不同光照下实现自适应调整。然后利用人脸形状的先验知识,通过椭圆环模板实现人脸边缘的精确定位。最后根据所得到的面部特征和人脸边缘位置估计出人脸的姿态。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取得较为满意的跟踪结果,同时对人脸在旋转、缩放、遮挡等条件下,多人脸背景下的跟踪有较强的鲁邦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飞行器姿态快速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人飞行器编队中,队形保持阶段的飞行器姿态估计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和仿真分析;基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弱透视投影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的飞行器相对姿态估计方法;利用机载摄像头获得飞行器图像,提取、匹配飞行器图像的三个特征点,用图像中第四点决定姿态变化的方向,实现相对姿态的估计;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依赖于特定的飞行器模型,不需要飞行器正面视图;且方法运算快速,计算简单,准确性较高,可以用于飞行器实时姿态估计。 相似文献
16.
运动估计是视频编码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针对传统搜索算法串行处理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处理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序列图像的相邻块运动矢量的高度相关性和运动矢量的中心偏移特性,在搜索过程中根据图像的内容(运动类型)进行并行处理,加速了块匹配的快速搜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Leap Motion的机械臂交互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旋转自由度机械臂的便捷控制问题,建立了一种联接体感设备Leap Motion与六自由度机械臂的交互控制系统。在体感输入和机械臂运动响应模型中,利用基于几何方法的机械臂运动学逆解,提出一种增加求解约束,二分搜索末端抓取器最优空间位姿的解法。这种解法运行效率高,求解过程直观,能够在对数级时间内求解。经过仿真和实物实验验证,该解法具备处理大量体感输入数据,实现机械臂实时响应的能力,为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应用于视频序列时由于图像质量不稳定而导致的估计精度下降和时域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一种时空信息感知网络STNet.首先利用卷积模块提取出每帧视频中人体关节点的二维空间热力图,接着利用循环卷积模块对连续帧热力图之间的时间信息进行编码.时空信息的解耦学习策略提升了姿态估计结果的时域连贯性和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信道误码或丢包等现象,为了达到提高视频误码掩饰的目的,可利用子块运动估计方法,预测出在时间方向上的相关信息,通过运动补偿进行误码掩饰,同时为了消除子块补偿的边缘效应,进一步利用重叠块运动补偿方法以提高掩饰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