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硫烟煤生产高标号水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使用高硫碱比物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达根  吴一岳 《水泥技术》1996,(4):50-52,56
原燃料的硫碱比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国内外原有 关硫碱比的限制指标有一定的片面性。试验研究及珠江水泥厂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明显超过原硫碱比的原燃料,实施新的优化工艺技术,不采用旁路放风,完全可以优质高产地生产泥熟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条设计能力为4500t/d、分解炉燃料比为0.6的带预分解炉和三次风管的干法水泥窑为例,着重分析了含高氯、硫、碱的原料对干法水泥工艺生产操作及熟料质量的影响。所用原料氯、硫、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SO_31.5%,K_2O 0.2%,Na_2O 0.5%,Cl~-0.4%,所用燃油含硫3%。该窑旁路放风设计值为0.5或1.0,但为了避免硫和氯在预热器中沉积,窑操作时采用100%的旁路放风,这样既克服了硫和氯在预热器中的沉积问题,又有效地降低二次组分中70%的Cl~-,56%的K_2O,40%的Na_2O和27%的SO_3;并使分解炉燃料比例达0.69,预分解率达0.9。但将导致熟料中SO_2含量过高(约24g/kg·熟料)。窑中SO_3挥发性特别低(0.24g/kg·熟料),可能是窑气中SO_2分压较大,气体温度相对较低(980℃~1000℃)及窑尾过剩O_2存在的缘故。这一影响主要由生产过程中SO_3输入量过高和单位窑气体量过小而致。为减少熟料中的SO_3含量,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推荐使用无硫燃料,同时在生料中掺加碳粉以增强对硫的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时产生的碱、氯、硫等挥发性组分会对水泥窑正常运转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加剧分解炉和预热器的结皮堵塞.研究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时碱、氯、硫等挥发性组分在预分解系统中的分布规律.通过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分别对热盘炉、分解炉和预热器进行过程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垃圾焚烧产生的碱、氯、硫随烟气和灰渣一同进入分解炉和预热器,预分解系统中挥发性组分整体较高.C5预热器至C1预热器挥发性组分不断降低,碱和氯主要富集在C4预热器和C5预热器处,硫则主要富集在C5预热器附近,并验证了将Aspen Plus应用于水泥预分解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碱水泥系列在高碱原料地区的研制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矽学科的认识也在进一步提高。自1940年美国报导厂碱一集料反应是引起检最严重和最普遍破坏原因之一后,有许多国家也不断发现碱一集料反应、据有关资料介绍1981年损坏的建筑物计算价值超过2700万英磅。在我国碱一集料反应引起的破坏实例也不少,如乌鲁木齐机场跑道面的破坏。该机场跑道面建于70年代初,至今已使用20多年,仍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该机场使用频率不太高,飞机荷载一般电都在设计范围内,但机场跑道面破坏却比较严重。道面砼板受冻融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但是从…  相似文献   

6.
胡曙光  吴正刚 《水泥》1993,(11):33-36
介绍了在立窑上采用高硫烟煤进行生产试验的情况。使用高硫烟煤外加萤石,形成氟、硫复合矿化作用,加上高KH、高铁配料,掺入混合材,降低水泥中SO_3含量,能提高立窑水泥产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建锡 《水泥》1999,(8):15-17
0引言挥发物在窑-分解炉-预热器中的循环和富集过程是造成结皮堵塞的基本条件。挥发组分在原料中的含量一般较低,在入窑生料中SO3通常为0.4%-0.7%;K2O为0.3%-0.7%,Na2O为0.01%-0.2%等范围内,但是在结皮料中,各挥发组分的含量将大幅上升,SO3可高达25%-30%,而K2O也可达7.0%-8.0%。挥发组分含量如此大幅上升,主要是通过它们在窑-分解炉-预热器系统内挥发-冷凝-挥发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使挥发组分富集而导致的。在实际生产中,了解硫碱氯的循环状态及其在窑、预热器…  相似文献   

8.
刘昱伶 《水泥工程》2012,(4):48-49,77
天山股份塔里木分公司为保质保量、按期满足库尔勒机场扩建工程对低碱抗硫型道路水泥的需求,打破以前在湿法窑上生产这种水泥熟料的常规,利用干法窑的技术优势生产该特种水泥熟料,获得了优质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于水泥生产来说,水泥生料中的硫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但其含量超过一定值会对水泥熟料造成危害,这一点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厂家已引起足够的重视,已对燃材料中的硫碱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对于不掺矿化剂或单掺含氟矿物的机立窑厂家来说,硫对熟料矿物形成的不  相似文献   

10.
孙丽华 《水泥》2014,(2):19-20
<正>1市场反馈的问题我公司常年生产的P·O42.5水泥主供抚顺周边的商混公司,用户反映一直很好。但进入2013年6月份以后,用户陆续反映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不好。主要表现为水泥净浆发黏,加入外加剂后初始流动度小,1h后的经时损失大等,与用户要求的初始流动度不小于250mm,放置1h后流动度不小于初始流动度的要求相差很大。使用单位被迫采取了提高外加剂掺量和提高拌合水量等措施,虽然症状有所缓解,但造  相似文献   

11.
四川芙蓉煤矿水泥厂利用高硫煤矸石代替粘土和铁粉,与煤、石灰石及黄沙配料煅烧水泥熟料,并且在水泥制成过程中,不掺调凝剂石膏,生产出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1 原燃材料、生料、熟料和出厂水泥  相似文献   

12.
碱-集料反应易造成砼工程(尤其是水工工程、大桥工程等)的破坏,并且这种破坏在短期内不易被发觉,其危害程度更加严重。据有关资料表明:控制砼工程(尤其是重大砼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选用含碱量<0.6%的低碱水泥。因此,开发、研制、生产低碱水泥具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厂通过对原燃材料的系统分析,利用粉煤灰代替粘土  相似文献   

13.
余其俊  王善拔 《水泥》1992,(12):40-4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彩色硫铝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以该种水泥制作的彩色水泥制品具有早期强度高、不泛白和不褪色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水泥及混疑土工业发展迅猛,对水泥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国内水泥混疑土工程中碱骨料反应时有发生,水泥中的碱含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些大体积特殊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已明确提出对碱含量的要求。我公司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受原材料的限制,水泥中的碱含量较高。为此,我们从原料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功地生产出低碱水泥。  相似文献   

15.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有关原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具有碱度低(PH<10.5)、凝结时间快(30~50min)、小时(6h)强度高等特点,主要用于生产轻质墙体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等复合材料,在20~30℃环境温度下,4~6h制品可以脱模起板,这可加速模具周转,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温度对水泥性能影响较大,对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性能影响也是如此。在标准温度条件下,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本身凝结较快,若环境温度高于35℃时使用水泥,凝结变得更快,甚至急凝,以致使用水泥操作困难,影响制品质量;环境温度低于10℃时使用水泥,凝结变慢,小时(6h)强度很低…  相似文献   

17.
李拓 《水泥》2003,(10):24-26
我厂现有2条Φ4.0m×60m回转窑工艺线,1号为1500t/d窑外分解窑,2号为1000t/d立筒悬浮预热器窑,过去一直沿用石灰石、粘土、铁粉三组分配料,特别是粘土中碱含量(钠当量)高达3.15%~3.24%,严重制约着我厂低碱水泥的生产。通过选用碱含量低的废渣和低品位材料作水泥原料生产低碱水泥,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料,减少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1低碱硅质原料的选取及配料方案的优化1.1低碱硅质原料的选择选择低碱硅质原料时遵循4个原则:①资源丰富并且质量相对稳定;②SiO2含量较高,一般要大于50%;③原材料价格便宜;④生产…  相似文献   

18.
乔龄山 《水泥》2009,(9):1-7
硫和碱对水泥的生产与应用都有些不利影响,随着对劣质原燃料和各种废物的利用,这些问题更是难以避免。20世纪80年代德国齐根(Siegen)大学与KHD洪堡·维达格公司合作,就硫和碱对硅酸盐水泥熟料岩相结构和水泥性能的影响作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试验研究,用了数百个试样,试验不仅揭示了不同硫和碱含量对熟料岩相结构和水泥性能的影响,还找出了通过材料措施,即用调整熟料主要成分配比和改变率值来削弱或抵消不利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不同厂家水泥试配的基础上,指出水泥中C3A,碱含量高时,砼的单位用水量,坍落度损失都可能增大,同时也加大了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试验,对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经过预处理的危险废物作为替代燃料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研究表明,本试验中将质量分数1.75%硫含量危废按照2 t/h、2.5 t/h、3 t/h泵送入窑,对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基本无影响,同时SO,排放完全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