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是微创新,所以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因而很容易被更大的竞争对手抄袭,对弱小的创业者来说,这种抄袭往往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2.
Smith  R 《互联网周刊》2002,(6):54-55
移动用户对无线终端功能的更高要求,使得缓慢的串行开发模式很难再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领导者正在悄然退位,明天的领导者将属于那些勇敢挣脱今天束缚的高瞻远瞩者。  相似文献   

4.
无线互联网的产业地位 研究一下整个20世纪,你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技术。每一次大的技术发现或发明都能造成一场革命,这种技术革命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产生巨大的财富。纵观历史,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上个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开始,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次大的技术革命。第一个十年是钢铁,第二个十年是汽车,第三个十年是航空,第四个十年是电子,第五个十年是原子能,第六个十年是石油化工,七十年代最大是半导体,八十年代是PC,九十年代是互联网。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毫无疑问,这个技术革命将归  相似文献   

5.
刘艳 《互联网周刊》2002,(26):56-58
无线互联网没有一些人预计的那样生机盎然,也没有另一些人认为的那般毫无生气,事实上,不管无线互联网“走到”哪一步,“踏出”多远,技术都是其最强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对20O1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来说,无线应用也许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热炒的概念,而是将会真正地走入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8.
无线互联     
《个人电脑》2012,18(1):86-86
2011年12月15日,全球领先的外部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和高清媒体播放器制造商西部数据(NYSE:WDC)在北京举办了个人云存储互联生活解决方案体验会。通过WDMyBookLive个人云存储硬盘,WDTVLive无线流媒体播放器等外燕产品以及WDPhotos和WD2go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9.
IT业界的记性似乎总是不太好,不久前那个搞得沸沸扬扬的无线展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各大公司CEO们云集在一起,协力炒作无线互联网概念。似乎没有人再愿意去想上世纪90年代初,无线互联之梦破灭的根由。当时,人们在技术上遇到了很多麻烦,而如今这些麻烦依然是阻挡人们迈向无线互联世纪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0.
充分了解产业的趋势和未来特征,不盲从、不冒进,对于无线互联从业者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MCU现状和物联网时代的MCU技术特征与无线互联技术,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物联网时代给MCU应用带来了新的巨大机遇;低功耗和无线互联是物联网时代MCU应用的两大趋势;基于标准的ZigBee和Wi - Fi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IT业的下一个热点将是什么?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它不是人们现在最关心的电脑、移动通信,也不是宽带网络,而是无线互联。据预测,二到三年后全球上网手机的数量将超过上网计算机的数量,届时人类将一跃而进入移动办公的信息社会。 于是,有众多的商家投入了无线互联领域的竞争。提供商业在线运营业务的无线接入本身就是一项很复杂的业务,再加上不同的厂家实施不同的战略和技术,单就从一大堆便携设备、无线网络设备和各种应用程度中做出正确 选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这是一个似明非明的 混乱时期。却也是任何一场 变革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4.
无线互联的未来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成功将只属于那些认清形势,谋而后动的高瞻远瞩的新数字英雄们!  相似文献   

15.
“割不断的脐带”——很多公司用户对接入网络的电话线做了如是的比喻。通过脐带似的电话线来操作业务.有时非常不方便且具有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企业求助于无线技术,以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制约无线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数据传输速率、连续在线的能力、服务成本.可用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这些因素正逐渐被解决和改善,成为整个无线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并带动了无线技术及相关联产品走向应用层面。  相似文献   

16.
影响力营销、P2P分享和社交网络以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无线互联时代的三大机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基于J2EE工作流体系结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支持移动信息设备无线互联进行移动办公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对类似应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无线互联是一场革命!参与者只有两种命运,或者因维护封闭传统而被淘汰;或者因积极推动革命而成就事业。让我们认清形势、早日加入到革命的洪流中来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基于P2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三层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技术。该技术采用P2P技术实现多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系统所需的伸缩性、鲁棒性、容错能力和自组织性;通过在系统中引入超级端,提高了传感数据的复用率,降低了通信复杂度,减少进出传感器网络的消息量,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