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小回沟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分析了小回沟矿井开拓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方式、开采水平、采区划分和大巷布置等方面对小回沟矿井进行了设计,最终选择了将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东北部西圪台头村附近,并设计采用"四斜一立"的开拓方案,为类似矿井工业场地选择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吴家峁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方式、开采水平、采区划分和矿区通风方式等方面对吴家峁矿井进行了可行性设计,最终选择了将吴家峁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中部草社村东部的沟谷内,并设计采用"主副斜井+进风立井和回风立井"的开拓方案,为类似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谢矿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潘谢矿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方式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平原内涝地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潘谢矿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方式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平原内涝地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枣庄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介绍,分析和总结了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思路及制约因素,如多井口、多场地开拓布置,特殊地形条件、特殊气候的影响。通过制定设计对策,做出了较为优质的总平面布置方案,为同类型矿井总平面布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煤矿工业广场的合理化布置关系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以五里堠煤矿为工程背景,充分利用工业场地现有的自然地形条件,结合矿井规模及井下开拓部署,总平面布置设计应做到满足生产安全、物流人流顺畅,合理占地,保护环境,并减少矿井前期投资,缩短建设工期的目的,为类似矿井工业场地的布置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2016,(5)
以新疆达拉布特二号矿井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工业场地位置、矿井开拓方案进行对比,综合考虑供电水源运输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优越的方案2,即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东部,采用主斜井、缓坡副斜井的开拓方式。该设计方案比选对类似地质条件新建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资源整合煤矿,内蒙古某矿地面地形条件和地下煤层赋存条件均较复杂,工业场地位置选择较为困难。在分析影响工业场地位置选择的各种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工业场地选择原则,结合矿井开拓布置方案,提出了5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重点对方案Ⅰ(井田西边界7号井西侧)、方案Ⅱ(原有35k V变电所东北的高家羊圈)和方案Ⅲ(原一、二号井现有工业场地)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最终确定方案Ⅱ最优。通过工业场地位置选择优化,能够充分利用矿井外部公路条件,降低运输成本和初期投资,缩短建井工期,同时较好地兼顾后期三、四号井和五号井资源的开发,为矿井建设、运营和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潘津煤矿的基本情况,对矿井防洪工程进行了设计,简要阐述了矿井的防洪计算方法,论述了防洪设施的设置方法,并结合工业场地地形极为复杂的特点,介绍了场地竖向布置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山区矿井工业场地防洪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唐家河矿井的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选择主要集中在陈家湾村和寺沟村2个方案,从影响井口位置选择的主要因素出发,结合井上下关系及矿井开拓布置,通过对井巷工程量、地面工程量和建井工期等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化了矿井的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方案,节约了项目建设投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高峰 《煤炭工程》2019,51(12):34-37
为了延长漳村煤矿服务年限,设计将常村矿第二水平北六采区的资源作为漳村煤矿扩区进行开采,根据漳村煤矿井下及地面生产系统的现有情况,分析了影响漳村煤矿西部扩区开拓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新增的辅助工业场地布置在西部扩区的邑子村东北方向,同时在场地内新增副立井和西回风立井两个井筒,并从大巷布置、开采水平、采区划分等方面确定了漳村煤矿西部扩区的开拓方式,漳村煤矿西部扩区方案促进了矿井的科学、均衡生产,为煤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主要阐述 -3 4 0m延深水平接力泵房和管道配置方案 ,经比较选择开凿专用管子巷代替在现生产井筒安装管道的方案 ,保证了矿山正常生产和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3.
金川二矿区为我国特大型地下矿山,采用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二矿区连续开采面积大、年出矿量大,加上矿山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应力大等原因,使得地压问题突出。详细介绍了二矿区大范围地压监测的基本方案、测点布置方式及其典型的测点布置图、采用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在针对围岩体应力、位移等现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与发展趋势,针对二矿区大面积开采和水平矿柱开采过程中对14行回风井、大范围上下盘围岩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初步评价,并得到了一些对安全生产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4.
章磊  王勇 《煤炭工程》2022,54(2):1-4
为实现复杂条件下千米深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在分析矿井资源条件基础上,结合地面布置及矿区生产经验,从开拓方式、 井口位置选择、 井筒数目、 首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信湖矿井合理的开拓开采系统及采煤工艺.联合试运转表明,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日产原煤约8000t,在籍人员1000人,达到了一井一面一千人的...  相似文献   

15.
孙炳兴 《煤炭工程》2021,53(5):7-12
针对保德煤矿综放工作面多巷道布置下存在的回采期间瓦斯防治、生产成本及接续等问题,提出了巷道布置方式优化方案、优化后工作面通风方式及采空区瓦斯抽采方式,并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确定并完善了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及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方法,最后在保德煤矿81505工作面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综放面巷道布置优化后瓦斯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可为类似开采技术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瓦斯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扎哈淖尔露天矿轮斗连续系统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以系统移设为背景,对于是否继续沿用轮斗连续系统进行了分析,将其与间断剥离工艺在生产成本及新增投资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了轮斗连续系统平面空间布置方式,结合地质赋存及生产中其它不利条件,分析了实施降水平布置的最佳时期。结果表明:与间断工艺相比,轮斗连续系统单位成本最低,且移设新增投资回收期最大为2.98a,继续采用轮斗连续系统经济合理|结合最终布置方案选择,证明通过改变轮斗连续工艺系统空间布置方式可实现系统效率提升,且新的布置方案利于露天矿生产。  相似文献   

17.
罗宝金 《现代矿业》2018,34(9):98-102
某拟建地下矿山区域地形条件复杂、矿山周边环境复杂(探矿权周边有2个采矿权和1个探矿权预留区、多个工业场地)、矿体埋藏较深、绝大部分资源估算范围与探矿权范围重叠,井口和工业场地布设方案以及开拓运输方案选择困难,多个复杂条件造成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方案的设计较复杂。为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后续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并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预留少部分的调整范围,首先根据该矿地质条件提出了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的主要原则,详细分析了各复杂影响因素,分别根据符合规划、可供开采的资源分布范围、井口和工业场地、开拓运输、岩移范围、保安矿柱等因素对方案进行了设计;然后分区域设计了申请划定的矿区范围,根据各方案和构筑物安全防护带、岩移范围、保安矿柱、可供开采资源储量、预留调节、地质影响等因素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最终方案;最后提出了矿权整合、优化调整矿区范围、整合共用生产系统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聂书遥 《陕西煤炭》2020,39(2):64-67
为了解决深井强冲击倾向性厚煤层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下巷道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孟村煤矿4#煤层巷道层位布置为例展开探讨。在明确煤层顶底板及冲击性等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首采煤层巷道布置及支护情况,提出3种巷道层位布置技术方案。通过对3种方案的技术优缺点对比,认为方案三是适合孟村煤矿综采工作面巷道层位布置的最优方案。即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在煤层距顶板7.5 m处,选用深入砂质泥岩顶板不少于1.3 m的φ21.8 mm×8800 mm锚索;该方案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顶板对抗冲击地压的支护理论分析,是一种更为优化的工作面层位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水口山铅锌矿采用电液推杆新技术和改造竖井计量装矿装置的方案设计。包括振动放矿机的参数选择、结构设计及液压系统的回路设计。  相似文献   

20.
巨野矿区龙固矿井设计创新与发展-杨庆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固矿井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较复杂,设计合理选择井口位置,井筒特殊凿井法施工成功通过巨厚松散表土层,井下分区开拓,工作面配备国内最先进的综采放顶煤设备,首次实现了在600万t/a的特大型深井中采用一井一面高度集约化开采,在近900m深井条件下辅助运输实现无轨胶轮车运输,配备最先进的综合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矿井自动化。文章总结了复杂条件下现代化特大型矿井设计创新与发展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