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要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大力倡导节约理念,处理好园林绿化各种功能体现的关系,园林绿化系统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鑫洋  彭烁 《绿色环保建材》2020,(4):243-243,245
园林是城市绿化中的重要一环,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充分发挥园林的绿化作用,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着养护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基于此,应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的研究,致力于构建节约型园林。文章主要对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中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关键技术措施、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中各种资源的节约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概述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园林绿化的节约问题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详细介绍了几种园林绿化节水途径以及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本文是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可供同行工作人员共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绿化植被是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建设森林城市的大趋势背景下,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种植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种植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的紧迫。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傅秋红 《江西建材》2015,(5):184+189
节约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主流方向,而水的节约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对厦门城市园林绿化用水的分析,探讨了园林绿化节水的途径,提出了厦门城市园林节水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园林绿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基础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实际情况,总结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认为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园林绿化是当前重中之重的基础设施,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8.
《砖瓦》202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更加注重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这让城市建设更加美观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绿园林绿化建设的应用逐渐广泛,使得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和过程之中对于绿化的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质量和速度必须都要有保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使得城市的绿化建设更好。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应当要数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因此在园林绿化的立体绿化工程中加强施工的技术,对于园林的绿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在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园林在进行施工的施工质量和速度得不到保证。为了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更加完善,在进行园林立体绿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林福加 《江西建材》2014,(11):193-193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工作对时间有很高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工作具有极强的季节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反季节种植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园林绿化施工之中。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金清晗 《门窗》2013,(4):295+297
城市现代化规划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深入广泛的开展,城市园林的绿化工程质量水平及整体风貌已成为决定城市形象及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因素。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着城市环境改善、噪声减控、空气净化、小气候改善等重要功效,具有着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无可比拟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各种功效的切实发挥,依托于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施工质量也已成为各大施工建设企业得以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立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及后期的养护管理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11.
张德顺 《中国园林》2007,23(3):49-52
根据上海园林绿化发展现状和现有体系构成分析,提出适合上海园林绿化持续发展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从植物群落配置、土壤修复与循环经济、园林植物引种驯化、世博会、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等重大工程配套技术、植物保护和生态安全等领域加强系统研究规划。从构筑园林绿化研究的科技平台、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激励机制、申请立项园林绿化体系研究的支柱课题等方面提出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深入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系统体系和探索绿地空间的和谐健康,逐步提升园林城市的科技内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喆 《中国园林》2007,23(3):45-48
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理应成为节约型建设的典范。从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城市园林绿化的定位、规划设计的理念、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技术管理措施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树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绿地建设管理全过程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雪松 《中国园林》2006,22(12):27-31
城市高速干道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绿化面积大、线路长、观赏视线变化多样等特征。以上海浦东五洲大道绿化设计为例,在对城市快速干道的道路绿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此类工程设计过度强调景观效果的现象,提出了其绿化设计在注重环境景观功能之外,还应强调生态功能、环保功能和安全功能,力图将五洲大道建设成为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长廊和环保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城镇化发展牵引下,我国城市快速路迅猛发展,城市快速路绿化植物景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城市快速路绿地(包括主线绿地,互通立交绿地等等),作为城市景观的点与线的重要元素,在改善、恢复环境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如何对这些绿地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文是以北京城区互通立交绿地为研究对象,力图探讨较为系统、融生态、视觉美学、地域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快速路绿化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之初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胡勇  赵媛 《中国园林》2004,20(11):34-36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总体表现为绿地斑块分布不均衡,景观结构不合理,破碎度较高,分维数较低,综合评价得出,绿地景观格局较好的有玄武区和建邺区.最后针对南京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南京城市绿地建设更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吴旭东 《山西建筑》2014,(28):219-221
对孝义市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科学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化建设多元化融资、打造特色城市园林景观、加强绿化宣传等,以推动孝义园林绿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玮  张硕新 《中国园林》2007,23(10):92-95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类型,在维持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杨凌作为我国唯一的高新农业示范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示范性。通过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绿地系统现状的分析,指出杨凌城市绿地在公园绿地、廊道绿地、绿地类型分布和绿地系统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将杨凌城市绿地建设与总体规划"一心两带三园四区"的布局模式相结合,指出对杨凌绿地系统进行"绿心 绿带 绿网"模式规划。在杨凌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使其保持自身"环境优美的生态农科城"特色,实现示范区内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在不断扩张并不断与河流产生关联。如何挖掘这些城市与河流之间用地的潜力和价值成了城市发展中的热点。滨河带状绿地的营造能够为城市创造出新的游览路径,为游人创造出宜人的游憩环境。但是很多滨海城市由于受到盐碱地的不良影响,植物景观的效果难以保证,给景观的营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利用重度盐碱地区的城市河道两侧的绿地,发掘场地的潜力,科学设计城市生态发展与市民休闲的廊道成为了设计师们所需要研究和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黄骅市黄北排干渠两侧绿化工程设计的研究,探讨阐述在重度盐碱地区如何对城市河道的滨水空间进行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生态景观效果,同时能为周边城市提供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绿化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义平 《中国园林》2005,21(3):72-74
针对我国城市绿化出现的失误和不利因素等现状,分析了城市绿化安全的特点,指出了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缺乏绿化安全意识、盲目跟风的现象,提出从生物检疫、栽植成活率等方面进行绿化安全评价,并在规范绿化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绿化安全体系,依靠法规和技术保证绿化建设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Green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plex urban ecosystems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ecosystem services. It benefits urban communities environmentally, esthetically, recreationally and economically. Beijing Province is in north of China, and has a total area of 16,807.8 km2 and a population of about 13.8 million.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rban greening of Beijing Province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principles. It attempts to answer how to establish an urban greening plan at the regional, city and neighborhood levels to achiev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At the regional level, a big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forest area in the northwest and an ecological buffer belt in the southeast are plann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Beijing and provide habitats for wildlife. At the city level, a green network system of green wedges, parks and green corridors has been proposed. This green network helps to limit future urban expansion, improve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serve as habitats and migration routes for wildlife.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 green extensions and connections of riverside greenway, road greenway, parks and vertical greening permeate into the built-up areas. They provide open space close to residential areas and offer places for recreation. This three-level green system constitutes an integrated ecological network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urban parks, forestry, agriculture, water and infrastructure should be planned and designed in an integrated way. After this greenspace plan is legislated and completely realized, Beijing will develop an interconnected and integrated network of urban greenspaces. It has the prospect of achieving the aim of “Green Olympic City 2008” and the long-term goal of developing Beijing towards an “Eco-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