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建华 《治淮》2002,(2):10-11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和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该工程在盐城市境内长96km,涉及阜宁、滨海、射阳3县,共需迁移人口3.68万人,拆迁房屋80多万m~2,搬迁企事业单位78个,征用耕地及有收益非耕地5.43万亩。如此大量的河道工程拆迁移民在盐城市乃至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
自黄河夺淮以后,淮河下游的入海出路逐渐被淤塞,形成了洪泽湖,淮河被迫由入海改为入江。入海水道将是淮河在洪泽湖下游的一个直接入海的洪水通道。它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入海水道的修建将进一步提高洪泽湖与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有利于该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一、修建入海水道工程的必要性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的巨型水库,库容130亿立米,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下游是苏北里下河、渠北和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总计有3000万亩土地和  相似文献   

3.
王钧 《江苏水利》2003,(6):11-12
引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全长1000km。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上中游15.8万km~2来水,总库容达176亿m~3,湖底高程10~11m,高出下游地面4~8m,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湖”,使下游地区200hm~2耕地、2000万人口受洪水威胁很大。 淮河下游防洪骨干工程现主要  相似文献   

4.
淮河入海水道:现代水利工程理念的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江苏省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工程全长163.5km.贯穿江苏省淮安、盐城两市的清浦、楚州、阜宁、滨海、射阳5县(区).并分别在楚州区境内与京杭大运河、在滨海县境内与通榆河立体交叉。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防洪安全的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5.
10月21日,万众瞩目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副省长黄莉新出席竣工验收会议并讲话。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总投资41.17亿元。该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可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胡四一说,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顺利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淮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淮河防洪能力,改…  相似文献   

6.
1资源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拦洪蓄水平原湖泊型水库,也是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之一。洪泽湖水域面积1597km(2水位12.5m),正常蓄水位13.0m,设计洪水位16.0m。洪泽湖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具体表现在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环境生态等方面。洪泽湖大堤保护下游地区人口2000多万人,耕地200多万hm2,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减灾作用。如果洪泽湖周边实施滞洪,则可滞洪26.4亿m3。洪泽湖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入湖水量约342亿m3,为苏北地区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  相似文献   

7.
一、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盐城两市境内,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1999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施工,2003年6月28日竣工。工程近期设计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强迫行洪流量2890立方米每秒,将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二、淮河入海水道的启用背景6月21日,江淮地区入梅进入主汛期。入洪泽湖总流量最大…  相似文献   

8.
正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盐城市境内苏北灌溉总渠北侧,是承泄淮河洪泽湖洪水的重要防洪工程,配合现有的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等工程,可使淮河下游和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近期达到100年一遇,远景达300年一遇。洪泽湖是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洪水的大型湖泊型水库,总库容176亿m3,其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畅。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整治,其下游排洪能力已由8000m3/s提高到13000~16000m3/s,但防洪标准仍不足100年一遇。若遇淮沂并涨,则只能防御约50年一遇洪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茨淮新河工程竣工,特别是怀洪新  相似文献   

9.
叶健 《江苏水利》2005,(3):13-13,15
淮河人海水道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滨海枢纽是淮河人海水道四大枢纽之一。由立交地涵、204国道桥、上下游河道三部分组成,具有泄洪、排涝和航运等综合效益。工程概算总投资3.5亿元,工期3年。  相似文献   

10.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全长31km.两岸防洪圩堤115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入江水道经高邮湖、邵伯湖下泄入长江。该行洪道以束堤漫滩行洪为主。保持设计行洪能力,对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保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 程位于江苏省阜宁县北沙乡境内,共计6.615km。该段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为此,确定采用劈裂灌浆方法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在堤内形成连续的粘土浆帷幕,满足堤身的防渗要求。经国家级水利检测机构检验,评为优良工程,并经受住了2000、2001、2002、2003连续4年的洪水  相似文献   

12.
江苏人民盼望了40多年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终于开工建设了。该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对于这项流经淮阴、盐城2个市、163.5公里长,投资40亿元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期望,人们最关心也最担心的是这项关系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防洪工程  相似文献   

13.
淮河入海水道是治理淮河洪水,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的大型防洪工程。干河西起江苏省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km,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与总渠成二河三堤,经过淮阴市的青浦区、淮安市、盐城市的阜宁及滨海县以及淮海农场。设计行洪流量2270m~3/s。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在淮安Ⅱ标段一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高水位不仅给淮河下游防洪保护区增加防洪风险,同时水位顶托使得上中游洼地排涝困难,一直是淮河治理的难点。淮河与洪泽湖河湖分离作为降低洪泽湖水位的备选工程方案历史上被多次提出。为此,从多种河湖分离方案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盱眙新河方案和入江入海方案,根据不同分离方案的入湖洪水、泄流能力,运用洪泽湖调洪演算模型计算洪泽湖洪水位过程及最高洪水位,得出各方案对降低洪泽湖洪水位的效果为盱眙新河方案对中小洪水效果明显,入江入海方案对大洪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郭剑 《治淮》2002,(6):12-13
淮河入海水道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工程,也是改善和解决渠北地区数十年来存在的排灌问题的关键性工程。淮安市渠北排灌工程涉及清浦和楚州两个区,总面积835平方公  相似文献   

16.
一、前 言 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堤、灌溉总渠堤等是苏北里下河、渠北、白宝湖地区的重要防洪屏障。洪泽湖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足。历史上里运河大堤曾多次溃决,造成里下河地区大面积毁灭性灾害。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治理,排洪能力由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3000立方米每秒~16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尽管如此,洪泽湖的防洪标准不足百年一遇,若遇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夏连续干旱,淮河水系洪泽湖地区旱情严峻,而沂沭泗水系的洪水则将产生弃水.为充分利用沂沭泗洪水,避免资源废弃,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紧急会商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紧急调用沂沭泗水系洪水补给淮河水系洪泽湖地区,成功地实施了"引沂济淮",保证了该地区的工农业用水,改善了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了渔业资源,恢复了通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熊干清 《治淮》1999,(5):6-7
淮河入江水道是洪泽湖以下排泄洪水入江的主要河道,兼有除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是保障淮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水利设施。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入江水道水文条件产生了变化,使洪水下泄不畅,过水断面的糙率加大,下游洪水位抬高等,形成了中小流量高水位,加大了沿线的防洪压力,影响洪水调度决策,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洪泽湖大堤是淮河下游地区主要挡洪屏障,现状设计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过高的洪水位增加了下游地区洪水风险。本文通过研究增加下游泄流能力,可使洪泽湖大堤设计洪水位降低至15.4m左右,可有效减轻洪泽湖大堤下游防洪保护区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4日,洪泽湖水位不断上涨,防洪形势严峻.来势凶猛的淮河洪峰,冲过正阳关,经怀洪新河分泄后,分两路进入洪泽湖.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对淮河的洪水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历史上由于它只有入长江这一条出路,加上下游落差小,水流慢,每到汛期淮河水便会雍堵在湖中,导致中下游水位居高不下形成洪灾.而洪泽湖由于自身地势较高,已成为悬湖,也极易出现险情.阻挡滔滔洪水凭借的只有洪泽湖大堤,1950年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可以导流部分洪水入海,1991年起对洪泽湖大堤进行了除险加固,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使淮河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入海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