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模糊控制中隶属度函数的正确选择是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它决定了模糊控制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和控制效果。针对传统的获取隶属度函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在一个待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其隶属度函数,从而使经过优化所获得的隶属度函数更加合理。最后对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隶属度函数经过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品质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模糊控制中隶属度函数的正确选择是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它决定了模糊控制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和控制效果。针对传统的获取隶属度函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在一个待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其隶属度函数,从而使经过优化所获得的枣属度函数更加合理。最后对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隶属度函数经过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品质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将Q学习与模糊推理相结合对基于智能体的单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以适应动态变化的交通流。在模糊控制规则集的基础上,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推理中的隶属度函数参数,克服传统隶属度函数设计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Q学习算法对其在线学习,以实现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体的自学习能力。仿真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定时控制与模糊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运用国内外振动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汽车车身结构的特点,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压电智能车身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将压电元件、控制系统和车身结构有机结合,利用外部能源提供的控制力减小结构在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实现车身对外界激励的智能性响应.在白车身模态分析和模糊控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仿真模型进行模糊控制仿真分析,并进一步通过轿车车身实验,证实了应用该控制策略对轿车车身结构振动控制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车辆在极限危险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提出了利用后轮主动转向与差动制动联合产生校正横摆力矩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相应的车辆稳定性模糊控制器设计;为了改进所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品质,克服在控制器设计中隶属函数划分与控制参数确定的主观性,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设计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分布及比例、量化因子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模糊PID控制结合了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方法的优点,可以在线实现PID参数的调整,使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减少,振荡次数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论文先对双容水箱进行数学建模,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设计出了双容水箱液位模糊PID串级控制系统。然后参照经验选取了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建立了模糊控制表,供在线模糊控制查询使用。  相似文献   

7.
常盛  王福明 《山西机械》2014,(2):144-146
针对主动悬架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结合滑模控制的鲁棒性和模糊控制的优势,建立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策略。确定滑模切换面参数,应用切换控制方法和函数逼近技术改善滑模运动的动态品质,并利用模糊语言达到控制悬架振动的效果。以车辆1/4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为对象进行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模糊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能有效地改善路面变化对悬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模糊控制理论在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模糊控制理论在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论述了运用模糊控制理论进行结构振动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介绍了振动模糊控制方法的过程及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问题;指出了振动模糊控制中需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平面欠驱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新方法.控制目标为实现欠驱动机器人的任意位置控制.控制器直接以关节角度误差变量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引入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同时进行优化,进而得到最优模糊控制系统,最后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快速精确的实现2自由度及3自由度欠驱动机器人的任意位置控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对悬架系统所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阻尼特性试验,利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磁流变可调Sigmoid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辨识的参数进行拟合;基于天棚阻尼系统,设计了四分之一车辆悬架系统滑模控制器;采用极点配置法确定切换面参数,使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缓解滑模控制系统抖振问题,运用模糊控制、RBF神经网络对半主动悬架滑模控制器进行优化;以随机路面激励作为输入,分别对模糊控制、RBF神经网络优化的滑模控制器半主动悬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辨识的可调Sigmoid模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利用该模型可实现对阻尼力的准确控制,所设计的RBF优化滑模控制器具有比模糊滑模控制器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弹性连杆机构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输出反馈,用于控制机构振动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模糊论域的形成,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模糊化,控制输出的解模糊,以及通过模糊辨识获取模糊控制规则等问题,所给方法原理简单,计算便捷,最后,对一个四连杆机构的模糊振动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宽带振动主动控制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广泛采用的自适应滤波-X LMS算法只限于线性问题,针对振动主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非线性问题,文中利用模糊逻辑系统能够逼近非线性系统的特性,提出一种模糊适应前馈主动控制方法,解决由于传感通道的非线性使得参考信号与外扰间呈非线性函数关系的主动控制问题。针对复合材料梁振动控制的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超精密车床溜板的模糊神经网络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溜板的振动主动控制。作为器采用自行研制的主动空气轴承,实现无摩擦接触。控制方法彩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为主控制器,用以逼近实际的复杂时变系统;神经网络控制补偿耦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动空气轴承地模糊神经网络振动主动控制可以有铲减小溜板振动。  相似文献   

14.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 ,它具有控制方便、反应快等特点 ,适合于振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转子振动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进行了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验证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具有算法实现简易、善于利用专家的经验以及自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 ;转子电流变阻尼器振动系统在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之下 ,不但一阶临界振动得到有效抑制 ,而且其它转速下的振动幅值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的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文忠  岳阳 《机械强度》1999,21(1):10-13
由于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难以得到基于线性控制规律的有效控制方法。本文对于复杂的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提出了基于遗传传算法的主动模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振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文忠  邱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17(6):996-998,1001
将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引入振动控制工程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在线自学习控制方法。给出了该控制方法的学习算法及初始振动模糊控制器的产生方法。分析了该方法与其它非线性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控制)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振动。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主动悬架几种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汽车二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结合振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着重研究了被广泛应用的模糊控制、最优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并利用M atlab进行仿真,与被动悬架进行了比较。对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荷载3个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不仅讨论了上述3种控制方法用于主动控制的优点,还指出了这些控制策略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微制造隔振平台振动的模糊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以空气弹簧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6自由度隔振系统及其结构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与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应用于微制造平台的振动控制中,实现广义预测控制与模糊控制的优势互补。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微制造平台模糊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时域性能,可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内将由干扰所引起的微制造平台的振动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减少80%左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Hay G  Svrcek W  Ross T  Young B 《ISA transactions》2005,44(4):457-464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 to noise rejection in a control loop. This new use of fuzzy logic solves the problem of sluggish control loop response when using a set-point range to stop constant valve chattering due to noise in the output signal being sent to a control valve. Multiple related variables and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must be available for this method to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An overview of the specific fuzzy logic method used for this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 along with guidelines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ncludes results from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fuzzy logic to a control loop on a pilot plant distillation colu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