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OS显色试验快速检测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OS显色试验和Ames试验两种短期生物学试验,分别对武汉东湖水源水及其不同处理工艺出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东湖水源水为阴性结果,几种水处理工艺出水为阳性结果;SOS显色试验对各水样的检测结果与Ames试验基本一致,与Ames试验相比,SOS显色试验还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自来水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XAD-2大网状树脂,富集了B水厂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非挥发性微量有机物,运用Ames试验方法,研究了该厂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生物预处理对饮用水致突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Ames试验分析评价了生物处理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对水源水致突物质以及氯化致突前体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能效降低或消除饮用水致突活性的处理工艺。试验表明,生物预处理与传统工艺组合是一种降低饮用水致突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污染源水的处理组合工艺对水致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W市水源水和9种组合工艺出水中的TOC,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及有机浓集物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含有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出水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大大降低了TOC及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而其它组合工艺出水Ames试验呈阳性。9种组合工艺出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消毒副产物)含量较低,表明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含量很低,源水及处理出水中一些非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如酚  相似文献   

5.
应用Ames试验分析评价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新技术对低温低浊时期松花江水中致突变物质及其前驱物的去除和控制效果,探讨了能有效去除和控制饮用水致突变活性的处理工艺。实验表明,该技术对受污染饮用水源中的致突变物质及其前驱物有良好的去除和控制作用,充分发挥了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两种技术的优势,从而保证了饮用水安全,显示了该项技术应用于污染水源深度处理的良好前景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Ames试验分析评价闹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新技术对低温低浊时期松花江水中致空变物质及其前驱物的去除和控制效果,探讨了能有效去除和控制饮用水致突变活性的处理工艺。实验表明,该技术对受污染饮用水源中的致突变物质及其前驱物有良好的去除和控制作用,充分发挥了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两种技术的优势,从而保证了饮用水安全,显示了该技术应用于污染水源深度处理的良好前景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白蚁提取液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对白蚁提取液的毒理学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蚁提取液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体内(包括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体外致突变性试验系统均未检出其致突性。  相似文献   

8.
卤代硝基甲烷( HNMs)具有较强的细胞遗传毒性和致突变特性,是水处理领域颇受关注的新兴含氮消毒副产物之一.以HNMs中最为常见的三氯硝基甲烷(TCNM)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污染原水中TCNM前体物组成及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中TCNM氯(胺)化生成潜能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原水中TCNM的前体物主要由分子质量<1 ku的亲水性有机物构成;在原水和水厂净水工艺出水中未检出TCNM,但各单元出水经过氯化和氯胺化均可产生TCNM,且氯胺化的TCNM生成浓度均高于氯化的;常规净水工艺对TCNM氯化和氯胺化生成潜能的去除率分别为12.3%和17.9%;深度处理工艺中的臭氧氧化可大幅提高TCNM的前体物含量,后续生物活性炭则可有效降低TCNM生成潜能,整个工艺对TCNM的削减率可达到33.3%(氯化)和23.2%(氯胺化).  相似文献   

9.
预臭氧/生物滤池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臭氧氧化技术与陶粒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去除原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考察了三卤甲烷前体物和卤乙酸前体物的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预臭氧氧化和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受污染黄河水中三卤甲烷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可能会引起出水中前体物浓度的升高;该组合工艺对二氯乙酸前体物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三氯乙酸前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降低饮水致突变性效果的研究于德奎,朱柏华,韩树清(天津医学院)经研究证实,以地面水为源水的自来水致突变性有明显的增强,提示在水净化处理和供水过程中增加了有潜在危害的物质。本研究通过细胞遗传毒理学试验,对各种改进净水工艺的前后饮水细胞遗传毒理效应比较评...  相似文献   

11.
以溴离子和有机物浓度不同的5个水厂原水和各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净水工艺对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这两类典型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和种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对THMs和HAAs生成势的控制效果不明显,而增设生物预处理和臭氧氧化预处理工艺能显著提高常规工艺对THMs和HAA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工艺能进一步去除THMs和HAAs的前体物。增设预处理和O3/BAC深度处理工艺,并采取砂滤池后置的净水工艺流程对THMs和HAAs生成势的控制效果最好。对于含溴水体,溴离子浓度越高,有机物中亲水性组分所占比例越高,经氯消毒后生成的溴代THMs和HAAs所占比例就越高。随着处理工艺流程的进行,THMs和HAAs的生成势逐渐降低,但是它们的溴结合因子逐渐增大,即毒性更大的溴代组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在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媛 《福建建筑》2011,(12):47-48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耗能低、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以雨水或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人工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用于净化景观水体水质的人工湿地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法,具体包括进行循环处理的人工湿地的设计、处理补充水的人工湿地的设计以及湿地几何尺寸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以雨水或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人工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工程。  相似文献   

14.
福安市城区第二水厂设计规模 1 0万 m3 / d,分二期建设 ,一期工程规模 5万 m3 / d,文中介绍了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各净水构筑物的主要参数、设备配置等  相似文献   

15.
居住小区景观水体两种雨水补给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W居住小区和G居住小区为例,分别调查研究了利用屋面径流与经植草沟输送净化的地表径流用作补充景观水体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TP含量较低的屋面径流作为小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在人口密度高、水体面积小的居住小区,采用经植草沟和植草缓冲带拦截净化的地表径流作为景观补水的做法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徐蕴 《山西建筑》2009,35(12):197-198
介绍了曹妃甸工业区净水厂的概况及原出水水质和设计出水水质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净水工艺流程,分析了净水工艺特点,得出了曹妃甸净水厂工程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张海燕 《山西建筑》2009,35(25):201-202
通过对某医院应急给水系统情况的介绍,提出了该医院应急给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和具体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得出了基于微水澄清给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上的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净水设备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且稳定、投资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生态混凝土净水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凝土净水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净水技术。从物理、化学和生化三方面阐明了生态混凝土的净水机理,并介绍了生态混凝土在净化生活污水、富营养化水源水、海水和金属污染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Betty Moyers  Jy S. Wu   《Water research》1985,19(3):309-314
Much is known about the removal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of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precursors of trihalomethanes such as humic and fulvic acids. However, another class of precursors including phenols, anilines and aliphatic diketones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se truly soluble, monomeric precursors are poorly removed by alum coagulation. The use of permanganate preceding alum coagulation provides a good reduction of chloroform in 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high proportions of monomeric precursors. The process was found to be less effective for 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a high proportion of humic acid. This is possibly due to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from the permanganate oxidation of humic acid. These degradation products are not readily removed by alum coagulation and become available for subsequent chloroform formation.  相似文献   

20.
深度处理水厂对摇蚊及其幼虫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设有臭氧——活性炭滤池工艺的深度处理水厂,摇蚊及其幼虫在净水构筑物中的分布情况,其繁殖与水质、气候的关系。总结了净水构筑物的日常管理以及生产流程环节如何有效防治摇蚊及其幼虫的方法,确保出厂水质安全卫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