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榨花生饼生产醇洗花生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课题以冷榨花生饼为原料,以花生浓缩蛋白的蛋白含量和残油率为主要指标,研究冷榨花生饼生产醇洗花生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冷榨花生饼制取醇洗花生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3%,浸提温度52℃,浸提时间70min,固液比为1:6,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所得花生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68.75%,粗脂肪3.30%,水分6.86%,灰分5.21%,总糖6.05%。冷榨花生饼乙醇萃取液的组分为:水分35.44%,粗蛋白9.26%,总脂肪12.68%,磷脂6.09mg/g,总糖30.3%,灰分6.56%。  相似文献   

2.
以脱脂花生蛋白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乙醇浸提法生产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放大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花生浓缩蛋白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8,浸洗温度60℃,浸洗时间40 min,浸洗次数3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花生浓缩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72%,氮溶解指数为42%。100 g放大实验所得花生浓缩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70%,氮溶解指数为40%。  相似文献   

3.
高温花生饼粕生产醇洗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温花生饼粕为原料,采用醇洗工艺生产花生浓缩蛋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高温花生粕醇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5%,浸提温度70℃,料液比1∶8,浸提时间80 min,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所得花生粕醇洗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干基)68.92%,残油率0.79%。利用同样条件所得高温花生饼醇洗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干基)65.23%,残油率3.32%。高温花生粕乙醇浸提糖蜜组分:水分35.02%,粗蛋白10.73%,总脂肪4.36%,磷脂0.783%,总糖33.53%,灰分9.87%;高温花生饼乙醇浸提糖蜜组分:水分28.19%,粗蛋白11.59%,总脂肪10.02%,磷脂0.806%,总糖38.76%,灰分7.14%。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提高花生浓缩蛋白中蛋白干基含量的工艺方法。花生浓缩蛋白经由乙醇沉淀和物理沉降的方法从脱脂花生蛋白粉中制得。通过响应面优化的方法研究了提取过程中,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对花生浓缩蛋白干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决定系数较高,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第一次浸提料液比1:11.34(w/v)、乙醇浓度74.47%、浸提温度46.36℃;第二次浸提料液比1:10(w/v)、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25℃。  相似文献   

5.
以热榨芝麻饼为原料,利用正己烷-50%乙醇混合溶剂浸提生产芝麻浓缩蛋白。以混合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醇洗时间、固液比和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热榨芝麻饼生产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芝麻浓缩蛋白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混合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55%,浸提温度55℃,固液比1∶6,醇洗时间85 min。在最佳条件下所得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6.89%,粗脂肪含量为0.53%,氮溶解指数为2.56%。  相似文献   

6.
醇洗法葵花籽浓缩蛋白制备工艺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醇洗法葵花籽浓缩蛋白制备工艺及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 ,获取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 95 %乙醇溶剂两次浸洗 ,料液比分别为 1∶15和 1∶10 ,每次浸洗 4 0min ,pH为 4 5 ,温度为 5 0℃ ,可获得质量和功能性较好的浓缩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7.
花生浓缩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低温花生粕为原料,采用醇洗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研究了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浸洗温度、浸洗次数及固液比对产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浸洗温度50℃,固液比1∶8,浸洗次数5次(每次3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中粗蛋白含量为68.15%(N×6.25,干基),氮溶解指数(NSI)为32.72%.  相似文献   

8.
以浓缩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丙酮浸洗制得粉末磷脂,再用乙醇作溶剂对磷脂中的糖类进行脱除。研究了磷脂脱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V(乙醇):V(正己烷)等因素对脱除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温度26℃,V(乙醇):V(正己烷)2.1:1,时间2h。在此条件下磷脂中糖的脱除率为83.02%。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糖的种类进行鉴定,发现了3种糖: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己烷:91.1%乙醇=6:4(重量比)]用于大豆的浸出,其湿粕含溶(32%左右)、油相的混合油浓度(25%左右)等工艺参数均与我国目前油脂行业现行的工艺要求基本吻合,能够为工业企业所接受。采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得到的豆油达到国家二级豆油的标准,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感观品质、较高的蛋白含量(58.42%)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有些指标达到大豆浓缩蛋白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大豆浓缩蛋白的替代产品直接用于火腿肠、冰淇淋等食品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10.
酶法有限水解花生蛋白条件对其含油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降低花生水酶法制油的花生蛋白残油率,以花生含油蛋白水提液为研究对象,研究酶解花生蛋白条件对其残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RSA)法优化处理条件,得出AS l.398中性蛋白酶处理的适宜参数为:温度49℃、pH7.3、时间1.5h、加酶量200u/g(油料);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残油率可下降到2.3%~2.5%;花生蛋白残油率与其水解度呈现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冷榨浸出粕为材料,测定了蛋白质、粗纤维、木质素、可溶性糖和多酚含量,并对黄籽油菜制备浓缩蛋白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未脱壳的黄籽油菜饼粕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抗营养物质含量低的特点,采用乙醇脱糖即可制备浓缩蛋白。黄籽浸提粕的蛋白质含量达50.31%,可溶性糖含量为5.90%,粗纤维和木质素分别为4.40%和1.05%;黑籽粕蛋白质含量为38.38%,可溶性糖含量为5.43%,粗纤维和木质素分别为10%和6.10%。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对乙醇浸提工艺奈件进行优化,方差分析表明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在乙醇浓度95%、浸提温度70℃、料液比1:7、浸提5次、每次20min的条件下,获得的甘蓝型黄籽浓缩蛋白产品蛋白含量达60.07%,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氨基酸总量达49.51%,各氨基酸比例均匀,硫甙脱除率达74%,并且浓缩蛋白的溶解度、氮溶解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醇法菜籽浓缩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菜籽粕为原料,对乙醇法制取菜籽浓缩蛋白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次数、乙醇体积分数和溶剂比对菜籽浓缩蛋白蛋白含量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醇法菜籽浓缩蛋白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次数6次,乙醇体积分数80%,溶剂比9:1,pH4.0.在此条件下所得菜籽浓缩蛋白的蛋白含量为65.96%,提取率为71.54%.  相似文献   

13.
花生浓缩蛋白的制备是以低变性花生蛋白粉为原料,通过二次乙醇浸提的方法制得花生浓缩蛋白。用胰蛋白酶对所得花生浓缩蛋白进行改性,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改性条件为:料液比1∶11,酶与底物的比例(E∶S)为0.2%,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30 m in,在此条件下,花生浓缩蛋白的吸油性较未改性前提高了79.6%。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菜籽浓缩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优化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和料液比对浓缩蛋白产品蛋白含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参数分别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浸提次数5 次,料液比1:7、每次浸提25min。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次数。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A3B2C2D2,即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55℃、料液比1:6,浸提次数5 次。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浓缩蛋白产品蛋白含量为60.5%,浓缩蛋白得率为75.7%,浓缩蛋白产品中抗营养因子成分——单宁、植酸、硫甙分别被脱除90.5%、66.7%、99.3%。  相似文献   

15.
以脱皮苦杏仁冷榨饼为原料,采用醇洗工艺制取浓缩蛋白同时脱除苦杏仁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50℃,液料比11∶1,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次数5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取苦杏仁醇洗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73.61%,苦杏仁苷含量为5.53 mg/kg,苦杏仁苷近乎被完全脱除(脱除率为99.995%)。所得产品颜色洁白、风味清淡略有坚果香味,蛋白质NSI值64.61%,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蛋白产品。乙醇萃取液即苦杏仁糖蜜中苦杏仁苷含量为3.94%,是提取苦杏仁苷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一步法同时提取茶籽饼中的茶皂素和茶籽油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试验表明:当乙醇浓度为70%,乙醇水溶液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浸出时间120 min,浸出温度55℃,料液比1∶2(m/v),混合油分层温度25℃时,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浸出茶籽粕皂素含量≤1.0%,残油≤1.5%.  相似文献   

17.
以葵花低温粕为原料,醇法提取葵花绿原酸,同时得到高品质的葵花浓缩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h,料液比1∶15(g/mL),葵花浓缩蛋白的含量为64.6%,绿原酸提取率2.75%,此法制得的葵花蛋白质量较好,而且绿原酸得率较高;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h,料液比1∶15(g/mL),葵花浓缩蛋白的含量为67.8%,绿原酸提取率2.69%,此法得到的浓缩蛋白的含量相对较高,但绿原酸得率相对略少.  相似文献   

18.
混合溶剂一步法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混合溶剂一步法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工艺,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7、混合溶剂正己烷/95%乙醇比例4:6,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5h,在此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92.62%±3.74%,原花青素提取率为56.18%±4.12%。  相似文献   

19.
以文冠果种仁冷榨饼为原料,利用醇洗工艺制取醇洗浓缩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醇洗时间60 min,醇洗温度50℃,液料比10∶1,醇洗次数2次。各因素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是乙醇体积分数醇洗温度液料比醇洗时间。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文冠果种仁醇洗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67.80%,氮溶解指数(NSI)为35.10%。文冠果种仁醇洗浓缩蛋白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浓缩蛋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己烷:91.1%乙醇=6:4(重量比)]用于大豆的浸出,其湿粕含溶(32%左右)、油相的混合油浓度(25%左右)等工艺参数均与我国目前油脂行业现行的工艺要求基本吻合,能够为工业企业所接受。采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得到的豆油达到国家二级豆油的标准,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感观品质、较高的蛋白含量(58.42%)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有些指标达到大豆浓缩蛋白的水平,有可能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