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自2016年3月三部委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能源局先后推动了首批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2017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了《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的通知。以园区微网建设为抓手,建设多能互补、集中与分布式协同、多元融合、供需互动、高效配置的新型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是当前和未来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电网技术》2017,(11):3640-3640
自2016年3月三部委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能源局先后推动了首批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2017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了《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的通知。以园区微网建设为抓手,建设多能互补、集中与分布式协同、多元融合、供需互动、高效配置的新型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是当前和未来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燃气轮机机组、热电联产、电转气及电转热等元件的推广应用,为多能互补、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逐步加深了多能源系统(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热力系统等)之间耦合。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打破传统多能源系统之间独立规划与运行的壁垒,构建协同统一的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规划、运行调度及市场交易机制,推动我国能源系统的改革与转型,为我国低碳可持续能源系统的构建及能源互联网战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输入能源及能源转换设备的选择多样性,以及当今社会对综合能源系统的环保性及节能性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种面向园区微网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架构;然后以年总费用、年污染排放和年能耗为优化目标,运用两阶段优化方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最后采用基于证据推理的决策方法得到最优的系统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经济、环境和能源3个方面的效益都高于单供系统和"以热点电"运行策略下的联供系统;而"以电定热"运行策略下的联供系统虽然具有更好的环境和能源效益,但其经济效益远低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因此,所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结果还表明,太阳能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益;而系统与电网的联网方式也对系统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真诚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投稿截止日期:2019年7月31日,拟于2019年9月出版为探讨未来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的关键技术,推动多能源系统的交互与协同互补,《内蒙古电力技术》《广东电力》《南方能源建设》《浙江电力》4家学术期刊联合,特邀河海大学卫志农教授、长沙理工大学马瑞教授、东南大学徐青山教授担任联合特约主编,主持"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专辑,希望与作者、读者一起,共同研讨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共同促进我国综合能源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真诚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投稿截止日期:2019年7月31日,拟于2019年9月出版为探讨未来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的关键技术,推动多能源系统的交互与协同互补,《内蒙古电力技术》《广东电力》《南方能源建设》《浙江电力》4家学术期刊联合,特邀河海大学卫志农教授、长沙理工大学马瑞教授、东南大学徐青山教授担任联合特约主编,主持"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专辑,希望与作者、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真诚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投稿截止日期:201 9年7月31日,拟于201 9年9月出版近年来随着燃气轮机机组、热电联产、电转气及电转热等元件的推广应用,为多能互补、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逐步加深了多能源系统(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热力系统等)之间耦合。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打破传统多能源系统之间独立规划与运行的壁垒,构建协同统一的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规划、运行调度及  相似文献   

8.
正具有多能协同特征的综合能源系统是目前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形态,通过冷、热、电、气等多能流综合规划、协调控制、智能调度与多元互动,能够显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电力自动化设备》编辑部特别推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专题,并邀请清华大学郭庆来副教授与广州供电局刘育权教授级高  相似文献   

9.
正具有多能协同特征的综合能源系统是目前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形态,通过冷、热、电、气等多能流综合规划、协调控制、智能调度与多元互动,能够显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电力自动化设备》编辑部特别推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专题,并邀请清华大学郭庆来副教授与广州供电局刘育权教授级高  相似文献   

10.
正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由于规划、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弃水弃光弃风"问题十分突出,2016年、2017年"三弃"总电量均超过1 000亿kW?h。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能够实现不同能源类型间的优势互补,对于减少可再生能源弃电、建设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水电是我国装置容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发电成本低、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是除储能之外实现多能互补发电的重要纽  相似文献   

11.
正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由于规划、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弃水弃光弃风"问题十分突出,2016年、2017年"三弃"总电量均超过1 000亿kW×h。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能够实现不同能源类型间的优势互补,对于减少可再生能源弃电、建设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水电是我国装置容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发电成本低、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是除储能之外实现多能互补发电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由于规划、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弃水弃光弃风"问题十分突出,2016年、2017年"三弃"总电量均超过1 000亿kW·h。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能够实现不同能源类型间的优势互补,对于减少可再生能源弃电、建设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水电是我国装置容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发电成本低、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是除储能之外实现多能互补发电的重要纽带,也是世界各国开展多能互补发电的主要研究与实践方向。在国内,与水电相关的互补发电主要以高压大规模接入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2030~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达30%以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挑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将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近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2030~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达30%以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挑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将形成怎样的形态?电力系统应当怎样规划与运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这是电力系统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近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2030~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达30%以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挑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将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三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建设能源互联网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十项重点任务。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电力系统将是广泛互联、智能互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三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建设能源互联网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十项重点任务。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电力系统将是广泛互联、智能互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三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建设能源互联网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十项重点任务。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电力系统将是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城市综合能源互联网以智能电网为核心,依靠强大的智能电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探讨直流电网发展现状及未来技术路线,促进先进技术理念、科研创新成果和实施应用技术的推广与交流,2015年7月6日至7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5年第二届"二零八"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直流电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涉及直流电网需求分析及应用场景、直流电网形态格局及拓扑结构展望、直流电网关键设备的研究展望、直流电网电气可靠性研究、新能源发电直流汇集输送及协调控制技术、直流配电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直流供用电应用前景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