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更应当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9)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基本都是在初中时期开设的,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也就意味着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在渐渐形成。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大部分学校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忽略了与生活相结合,学生不能很好地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7):83-8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养成至关重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讲究"情",倾注"情",以情育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加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是新课改不断发展的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法治品质、健康生活品质、终身发展品质等。这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因此探究核心素养的聚焦与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素养内涵丰富,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培养,这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课程中心对学生进行教育,文章将简要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养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学生法治意识进行培育,有利于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拥有法治意识这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必备的核心素养,懂得遵法守法。详细阐述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可行性途径,不断发展学生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1)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课程。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价值观还没有全面的形成,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与法制方面进行教学,顺应新课标改革的人才要求,奠定每个学生的法律道德素养基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责任担当,是学生从小就应该具备的。培养小学生具备责任担当意识,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后的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班主任管理中凸显的较强的重要性,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无论是教材的编制还是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科特点与学情,优化课堂结构、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针对核心素养的含义与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重点提出了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落实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6)
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教育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其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