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42)
<正>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中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意义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是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与沟通,而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中最主要的。使用语言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属性,所以可以作为载体来传播和交流文化;二是由语言承载文化之  相似文献   

2.
崔倍倍 《建造师》2010,(9):175-176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学,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关文化背景密不可分。随着国际交往的目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新形势下,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探究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7)
学习英语必须要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内涵,否则就无法真正掌握这门语言,也无法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包括知识文化、观念文化、词语文化和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对比中西文化、开展讲座、利用多媒体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来进行文化教学,提过学生的文化意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2)
本文着眼于冬奥会背景,从首都体育学院跨文化教学的现状出发,论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给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文化导入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紧扣教材浅谈进行文化导入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3)
众所周知,第二语言教学通过听、说、读、写、译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是逐渐增长的知识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化能力);而文化适应能力是学习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一直影响二语的习得,所以文化适应能力更应该受到重视。从这一思路出发,探究跨文化交际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提出"角色转换"的设想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6)
<正>前言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在教学期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语言训练,从而全面提升英语能力,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提前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要加强监督学生英语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4)
<正>如今,我国的经济能力与国际地位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国际交际中,语言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才是各国或各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彰显民族文化形式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也逐渐开始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世界之所以会产生语言的差异,是因为各国或者各地区的文化差异比较大。而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时,要注重培养高中学生对各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者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彼此间的交际。文化移情则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主客体彼此适应及良好交流的一种较佳的手段。本文首先论述了文化移情的概念,其次,对跨文化交际与文化移情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产生的机制及其能力培养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8)
英语教学当前已经进入了跨文化交际教学时期。进行英语教学不仅要将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本文针对当前我们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详细地阐述了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