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1)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乘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春风,微课教学已经为广大师生普遍认同和接受。微课借助与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将教师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教育教学微视频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也可以巧用微课,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以再现实验演示的真实情境,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制作微课,以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
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甚至已经实现了共享,旨在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已经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主要论述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构建微课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希望可借助微课教学法,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8)
<正>微课是新兴媒体应用于教学而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追求短小精悍,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与学的小课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联系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随着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课程资源逐步趋于多媒体化,融图像、文字、视频等于一体的微课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借助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5)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应从加强对微课的重视意识、优化微课内容的设计和丰富微课的匹配性板块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4)
微课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区域将更加宽广。笔者认为,微课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是一种相得益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因为微课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术,而基于微课教学思路的信息技术教学,将更能够使课堂焕发活力,使知识点的解读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微"慑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6)
微课是新时代中采用现代化元素较多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主要是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或者教学环节精华的提炼,耗时短,效果佳。微课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开展相关的教学内容,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资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题教学这一环节与微课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提出有助于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微课模式,并验证微课模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当中的积极作用,以此展示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融入微课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根据个人的兴趣完成学习。本文将以微课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步伐比较快,这也让教育行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处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微课教学形式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微课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推翻,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的基础上,也让学生在微课形式下,拥有丰富的资源补充机会。微课教学和初中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探索化得到模式,在教学中运用展现出了十分新颖的意义。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42)
<正>微课在作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目前微课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可以从课程内容、学校活动、生活实际三方面出发,将微课资源和作文教学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传统作文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行部编版教材的要求,也不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如果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定能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教学完美融合的教辅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微课融合了教师的智慧和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大幅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能够在课后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当积极探索微课的应用方式,利用好微课的教学价值,将其和课堂教学进行完美的融合。文章将浅谈微课对高中政治教学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