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危险知觉是指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潜在的危险进行识别并作出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文章重新界定了危险知觉的概念,区分了危险知觉与风险认知的概念及机制,分析和归纳了危险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驾驶经验、职业类型和人格等。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为:深入探索危险知觉影响因素、重视危险知觉的应用及开发相关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领域中的情境意识是指驾驶员对交通环境中诸多要素的知觉、理解及预测。驾驶员情境意识是影响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论述了情境意识三水平模型、信息加工模型和分布式模型三种理论模型以及情境意识全面评估技术、眼动测量和命题网络三种测量方法。同时,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在评估汽车自动化技术,开展驾驶员培训及加快国内相关研究等方面加以深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验中文版危险知觉技能自我评估量表在我国驾驶员群体中的信度、效度和适用性.方法 使用中文版危险知觉技能自我评估量表和人格特质量表对260名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 修订后的危险知觉技能量表由6个题目组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9.408%.修订后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1.量表总分及各个题目得分与驾驶员交通事故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风险水平(高、低)与风险源类型(机动车、行人)对驾驶决策的影响以及驾驶员的眼动搜索模式。方法 向41名驾驶员展示具有不同风险水平的交通图片,要求驾驶员做出是否减速的决策,采用Eye Link 1000 Plus眼动仪记录驾驶决策、反应时和眼动情况。结果 低风险情境下,驾驶员对行人风险的减速决策显著多于机动车风险,驾驶员对行人风险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都显著短于机动车,注视次数显著少于机动车;高风险情境下,驾驶员对行人风险和机动车风险的减速决策无显著差异,驾驶员对行人风险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显著长于机动车。结论 驾驶员对潜在行人风险的视觉加工更高效,驾驶决策更谨慎。本研究为制定符合驾驶员驾驶习惯的交通规则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风险认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中的风险认知是对交通情境中潜在客观风险的主观体验。研究发现,提高驾驶员的风险认知水平对促进安全驾驶行为、降低交通事故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国外为提高驾驶员风险认知水平所展开的培训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行为干预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基于驾驶行为风险度的分析,构建了驾驶行为风险自动平衡模型。深入探讨了行车过程中的警戒危险、目标危险与感知危险三种危险水平及其与事故发生的关系,提出用电子雷达、行车记录仪等技术手段来识别并干预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通过减少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来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并指出了这一方法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验驾驶员自我评估的驾驶技能对自我评估的事故可能性和真实事故的影响,并结合人口学因素,探索影响驾驶员事故可能性的因素。方法 123名驾驶员完成自我评估的危险知觉技能量表和自我评估的事故可能性量表。结果驾驶员自我评估的驾驶技能和事故可能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和驾驶经验差异。自我评估的危险知觉技能、自我评估的事故可能性和真实的事故率三者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驾驶员驾驶技能和事故可能性的评估受到人口学因素的影响。驾驶员自我评估的危险知觉技能越好,他们自我评估的事故可能性越高,真实事故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公交车驾驶员驾驶态度与驾驶行为对公交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并解释风险感知能力是否在二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危险行为态度量表、亲社会和攻击性驾驶行为量表和风险感知量表对310名公交车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 与男性公交车驾驶员相比,女性公交车驾驶员更容易出现亲社会驾驶行为。公交车驾驶员对自身违反交通速度条例的态度、对他人粗心驾驶的态度和对酒后驾驶的态度赞成,对其亲社会驾驶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在危险行为态度对公交车驾驶员亲社会驾驶行为和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均发挥了调节作用。结论 风险感知在驾驶态度对公交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有些因素却阻止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参与交通活动的范围,使他们参与交通活动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分析我国非机动交通的交通环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需求及影响他们交通安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复杂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智能车机交互系统会增加驾驶员的心理负荷,降低其对刺激的检测绩效,从而增加驾驶安全风险、导致事故发生。本文从负荷理论出发,综述了心理负荷对于驾驶员刺激检测的影响,以及其它因素的调节作用。(1)不同类型的心理负荷会对驾驶条件下刺激检测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不管在单通道还是跨通道条件下,高知觉负荷都会降低驾驶任务中的刺激检测绩效,主要通过影响驾驶员注意选择发生的阶段。另一方面,认知负荷也会影响驾驶员的刺激检测,主要通过影响驾驶员内源性注意的执行控制能力从而决定驾驶员对于刺激检测的次序。(2)心理负荷对驾驶员刺激检测的影响还会受到驾驶员年龄差异、对刺激检测的反应方式以及特殊刺激等其它因素的调控。未来可从心理负荷机制的角度研究各因素对驾驶员刺激检测产生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进步,驾驶员对各种类型的车载信息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使用越来越普遍。在为驾驶员带来便捷的同时,这些信息系统和终端应用也会占用驾驶员较多的认知资源,进而造成驾驶分心,影响驾驶安全。然而,直接测量某一项任务对驾驶员认知负荷的占用具有较高难度。本文介绍的检测反应任务(Detection Response Task,DRT)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驾驶员认知负荷间接测量方法,对认知负荷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主要形式包括远程式视觉检测反应任务(Remote DRT)、头戴式视觉检测反应任务(Head-mounted DRT)与触觉检测反应任务(Tactile DRT)三种。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三种检测反应任务的呈现方法、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范例,以及重要参数的设计原则等,并对不同方法和不同场景中使用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论文对检测反应任务未来在更多领域的拓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准确识别行人意图对人车安全非常重要,但驾驶员在操作车辆时往往会面临一定的认知负荷。本研究考察认知负荷对驾驶员识别行人意图的影响。方法 通过听觉N-back任务操纵认知负荷,要求被试(N=90)在模拟驾驶场景中识别行人意图。结果 在2-back双任务的高负荷下,驾驶员识别行人意图的辨别力显著低于1-back双任务和单任务,且后两者没有差异。结论 增加认知负荷会削弱驾驶员识别行人意图的辨别力,提示对行人意图的识别需要认知资源的参与。因此,驾驶员应保持较低水平的认知负荷驾驶以提高人车交互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新驾驶员与老驾驶员在危险感知能力上的差异性,从而针对性地对新驾驶员进行危险感知培训,降低新驾驶员事故的发生率。论文设计了一个具有一定构建效度的驾驶员危险感知心理学实验,通过将试验危险场景按显、隐性与计划事件前、后的划分,分别从平均反应时、组内反应灵敏度和眼动三个指标,探析了新老驾驶员危险感知随场景类型以及时间推演的变化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新老驾驶员对显性危险的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隐性危险的感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对危险事件的感知随时间的推演亦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在计划性事件发生前,新老驾驶员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计划性事件发生后,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组和经过危险感知训练的新驾驶员组驾驶员对非计划性事件的反应率却是未经危险感知训练新驾驶员组驾驶员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观交通流仿真,结合ASJ-RTN 2008单车噪声排放模型,研究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噪声的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得知,拥堵状态下的交通噪声对驾驶员跟驰行为和信号反应较为敏感,其中跟驰行为对交通噪声影响高达2.07 dB;而在畅通状态下,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噪声的影响极小。受驾驶员行为变化的影响,区域噪声排放总能量与路旁L Aeq值的变化趋势相似,单位出行里程噪声排放能量与路旁L Aeq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两项分测验中不同水平军车驾驶员的成绩,验证海军不同水平军车驾驶员的速度预期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的差异,以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方法选取90名军车驾驶员为被试,以他们在两项分测验中的反应时为指标,考察了不同水平驾驶员对不同运动速度的目标的预期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结果 (1)当目标物体运动速度为每秒80、110、和140像素时,汽车驾驶员会提前预测,并且优秀驾驶员、一般驾驶员和较差驾驶员判断的误差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2)当目标物体运动速度为每秒170、和200像素时,汽车驾驶员会推迟预测,并且优秀驾驶员、一般驾驶员和较差驾驶员判断的误差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3)目标刺激在三组运动,三组静止条件下,优秀驾驶员、一般驾驶员和较差驾驶员的判断反应时差异显著。结论 (1)汽车驾驶员在对目标对象速度预测中,速度较慢的运动目标大多被试提前预测,速度较快的运动目标大多被试则推迟预测,差异非常显著;(2)追碰静止的目标的反应时比追碰运动目标的反应时要短,二者的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修订驾驶员事故风险问卷并检验人格对驾驶员事故风险的影响。方法 201名驾驶员完成中文版事故风险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结果问卷共10个题目,可以解释55.673%的变异。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7。驾驶员事故风险得分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显著。问卷总分与开放性呈正相关(r=0.161),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280)。回归分析发现,驾驶员人口学及人格因素(开放性、神经质和宜人性)可以解释事故风险38.7%的变异。结论驾驶员事故风险问卷的信效度较好,人格开放性和神经质对事故风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陈爽  田野 《人类工效学》2021,27(3):83-86
为了更好地探讨驾驶人睡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本文概述了驾驶人睡眠质量、模式、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驾驶员睡眠质量,主要指驾驶员在夜间睡眠期间,是否有易被惊醒、失眠多梦等情况.驾驶员睡眠模式指的是驾驶员一天中维持觉醒状态的时长.驾驶员的睡眠质量及模式影响其对危险知觉的判断.驾驶员睡眠质量及模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主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年轻驾驶员人格特质对亲社会和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亲社会和攻击性驾驶行为量表和人格特质量表对305名年轻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男性驾驶员亲社会驾驶行为得分比女性驾驶员高,攻击性驾驶行为得分比女性驾驶员低。男性驾驶员受教育程度、愤怒特质、利他可以解释他们亲社会驾驶行为54.8%的变异,受教育程度、愤怒特质、利他、无规则可以解释他们攻击性驾驶行为54.4%的变异;女性驾驶员利他、无规则可以解释他们亲社会驾驶行为19.8%的变异,利他可以解释他们攻击性驾驶行为7.3%的变异。结论人格特质对男女驾驶员亲社会和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了解我国营运驾驶员的驾驶风格特点,以及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大连两个城市现场选取170名营运驾驶员完成中文版驾驶风格量表。结果驾驶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驾驶风格以冒险型和愤怒型为主,女性驾驶风格以焦虑型为主。驾驶员在感觉寻求、愤怒、分心维度上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交通违规记录的驾驶员在愤怒、冒险、分心和焦虑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违规记录的驾驶员,且差异显著。结论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越倾向于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他们的交通违规次数也越多,应当针对危险驾驶行为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原油管网运行时有压力异常波动现象发生,影响管道的运行安全。由于管网运行工况复杂且存在多个水力系统,因此对多因素引起的压力异常波动很难识别与判断,增加了快速决策与控制的难度,增加了管网运行安全的风险。该文基于多特征融合决策树,提出一种原油管道工况识别算法,对管道运行工况的智能识别,辅助调控人员快速决策控制,对降低管网运行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算法基于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流量等信号含有的信息特征,以及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综合分析,通过决策树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