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浅薄,如今提高其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迫在眉睫。方法:采用曲英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意向调查问卷》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行为调查问卷》(bss)进行调查。结果:(1)城镇居民垃圾源头分类行为频繁;(2)分类行为与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分类意识在影响行为上起着关键作用;(3)分类意识的六个因子均与分类行为成正相关;(4)分类意识及其六个因子对分类行为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应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现状,降低垃圾回收分类的成本,提高城镇居民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垃圾源头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源头分类还处在试点起步阶段,现在多数居民依然采用混合方式投放生活垃圾。虽然多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但居民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意识不强。缺乏垃圾分类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目前还没有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而且提供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本文对城市垃圾的现状及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政策体系、垃圾回收体系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等方面介绍了长沙市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况,简要分析了目前长沙市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外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中学习先进经验.最后,针对垃圾源头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党建、居委会、物业、居民为主体的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措施,强调从垃圾产生的前端下手,围绕社区展开垃圾分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李慧  蒋兢  周红缨  梅萍 《中国标准化》2023,(23):114-117
为了探究标准化如何支撑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本文梳理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的关键节点,从政策和实际需求等方面指出了这项工作标准化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标准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规划角度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标准化方法和路径,为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标准化实践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响应国家垃圾分类政策,通过设计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设备检测系统,提高分类正确率,改善“混投乱投”的现状,从源头提高城市垃圾分类投递的准确性。方法 结合现有针对垃圾容重区间划分方法和多种评价标准,总结归纳各类垃圾的容重阈值划分区间,并将其作为垃圾分类的判断方法。设计体积检测模块,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点阵获得待测物切片遮挡图和截面积,并计算待测物体积,结合称重传感器计算待测物容重,并依据容重区间对待测物进行分类判断。结果 根据容重阈值分类标准,对多种随机样本进行检测。绝大多数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的容重检测值在各分类的容重阈值内,可以被正确分类;其余样本在混合垃圾容重阈值内,符合边界条件设定和模糊垃圾的样本按其他垃圾标准处理的分选原则,检测结果符合分类要求。结论 基于体积扫描检测容重的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可以满足居民前端投递环节中对生活垃圾分类检测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源头分类的准确性,能有效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顺应垃圾分类趋势,培养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习惯,进行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设备的劝导性设计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进行调研,确定社区劝导的目标用户和目标行为,并从中提取其阻碍因素。根据Fogg行为模型,从增强用户动机、提高用户能力、增设触发因素三方面出发,选取适用劝导策略对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进行改进以解决阻碍因素。结果 根据适用劝导策略对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进行功能规划。具备行为劝导功能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设备由社区智能垃圾桶、智能公示牌和手机APP组成,通过三者互相配合增进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执行能力。结论 将劝导技术应用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能够设计出更加适用于社区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相似文献   

7.
张爽  孙绍荣  马慧民 《包装工程》2018,39(13):129-137
目的理清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中的各主体博弈关系和动态演化过程,针对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在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中的演化过程,并选用6组代表性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包装垃圾源头减量初期,政府引导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仅靠适度提高包装企业的补贴并不能促使各方都采取参与策略,因此必须加大对过度包装企业的罚款力度;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于系统的均衡结果具有较大影响;企业应调整自身包装策略,做到从承担社会责任中提高经济效益。结论通过研究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中多元利益主体决策行为的演化特征,为包装垃圾源头减量治理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玲玲 《硅谷》2015,(2):233+240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是实现再循环、再使用的一种方法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对于我国目前严重的垃圾回收问题,对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本文对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模式识别技术在自动分类垃圾桶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垃圾分类情况,提出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自动分类,并详细阐述了自动分类垃圾桶概念设计的技术支持和实现方式,实现了源头控制.此法也是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好方法,也是构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利用IPA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对垃圾投放行为进行优先排序,提出一种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投放质量的管理思路.方法 通过田野调查法获取一手资料,对垃圾投放行为制定分类标准.以IPA法为基础,构建垃圾投放行为发生的重要性和可改进性两项评价指标,对垃圾...  相似文献   

11.
孙会利  刘璐 《硅谷》2013,(10):91-91,102
"垃圾围城"愈演愈烈,全国1/3以上的城市都深陷其中,这是一场城市与垃圾的战争。该怎么处理城市垃圾问题?笔者重点从城市垃圾的掩埋、堆肥和焚烧三方面进行了利弊分析,并从问题的源头入手,提出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是减轻城市垃圾处理压力的最有效和最环保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能有效提高公众垃圾分类态度的广告诉求类型。方法 通过三个实验分别研究了110名被试在观看不同诉求方式垃圾分类广告后外显态度及内隐态度的变化。结果 感性诉求对外显态度的影响强于理性诉求;消极诉求对外显态度的影响强于积极诉求;高强度的消极诉求对外显与内隐态度的影响强于低、中强度。结论 无论是外显态度还是内隐态度,高强度的消极诉求垃圾分类广告对公众形成积极的垃圾分类态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也成为了环境法的重要问题。我国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明确改进现有城市处理生活垃圾法规的科学原则,完善现有城市处理生活垃圾法规的立法建议,并注意与循环经济立法及其他立法的结合,对垃圾分类收集问题进行全盘考量。  相似文献   

14.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汉生  陈瑶 《包装工程》2018,39(18):154-159
目的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设计与应用。方法对比分析、研究国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垃圾种类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素质,提出以"制约"和"奖励"为理念,以设计为手段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结论只有解决好垃圾前端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收益分享合同的垃圾源头分类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两阶段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固定不可燃垃圾处置费和变动垃圾处置费2种情况下,垃圾发电厂如何制订收益分享合同相关条款,促使居民实行垃圾源头分类,并提高可燃垃圾燃烧热值。结果表明:存在唯一的最优分享比例使得发电厂的收益最大,消费者的选择存在最优的可燃垃圾回收数量和最低垃圾燃烧热值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标准、分类标准、收集标准、运输标准、末端处置标准制定情况进行梳理,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2年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情况及分类后续处置情况展开研究。建议从标准的因地制宜性出发,对可燃垃圾单独进行分类、完善和转化地方性标准并在地方层面细化垃圾分类标准,同时建议将垃圾分类标准与末端处置有效对接、建立健全针对性的有害垃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由于高校校园人口密度高、垃圾产量大,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强烈。本文通过对国内城市和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构建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框架,并为推进高校垃圾分类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晶 《湖南包装》2020,(2):30-33
近年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对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减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防护工作,文章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和现有分类垃圾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整理归纳了普通生活垃圾桶和"防疫废弃物"专用桶的设计要点,最终对新型分类垃圾桶在功能、造型、结构、标识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9.
垃圾分类运输是垃圾分类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现有分类运输方法以单车舱专用车辆为主,易造成车辆资源浪费、垃圾收集点拥堵等问题。为此,本文引入能同时独立运输多种垃圾的多车舱车辆,依托我国垃圾收运实际情况,对车舱设置、收运模式等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全柔性多车舱车辆路径问题(full flexible-MCVRP)及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际算例表明,与现有专用车辆分类调度方案相比,本文所给多车舱车辆调度方案总行驶路径更短,收运效率更高。进一步,针对几种典型城市生活区域,研究了垃圾分类占比对车舱分配方案的影响,为多车舱车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曾煜 《硅谷》2013,(16):127-128
简单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基本概念,对我国相关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政策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垃圾分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