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片间距对五级叶片百叶窗煤粉浓缩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浓淡燃烧技术作为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可以使锅炉同时达到稳燃、高效、防腐蚀结渣和低污染排放等方面的要求。作为水平浓淡燃烧技术的关键部件,百叶窗煤粉浓缩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煤粉炉中煤粉燃烧的效果。该文利用百叶窗浓缩器实验装置研究了叶片间距对5级叶片百叶窗浓缩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靠前的叶片对浓缩率影响较大,中间及末级叶片对阻力系数影响较大。各级叶片间距比为1:1:1:3时具有最大浓缩率和居中的阻力系数,可满足对浓缩效果要求较高的浓缩器;1:2.25:1:1结构可满足对阻力要求较高的浓缩器。实验结果为百叶窗浓缩器的设计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曾东和  张鸿  易超 《发电设备》2006,20(4):221-224
借助CFD软件平台,利用颗粒轨道模型对旋流叶片型煤粉浓缩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其在不同工况下浓缩器的阻力系数及分离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煤粉浓缩器能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及浓淡风比。  相似文献   

3.
通过冷态模化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发现在采用传统叶片结构的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燃烧器中存在有浓淡侧流量比偏大和叶片后有较大面积回流区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导致该型燃烧器在实际运行中发生烧损、堵粉和磨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第1级叶片改为丘体型结构,第2、3级叶片中间开竖槽并适当调整叶片结构参数,可获得较理想的浓淡侧流量比和煤粉浓缩效果,并基本消除了浓缩器中的回流区结构。  相似文献   

4.
介绍旋流叶片型煤粉浓缩器的冷态试验研究情况,并根据冷态试验结果将山西霍州电厂的3号锅炉燃烧器改造为采用旋流叶片型煤粉浓缩装置的为型旋流燃烧器。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旋流叶片型煤浓缩器运行效果良好,装有该装置的浓淡型旋流燃烧器能在50%负荷下脱油稳燃。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代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所普遍存在的水冷壁磨损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防止水冷壁磨损的相关措施。最后就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磨损问题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并应用Fluent软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6.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 6.3.26中的双流体模型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和颗粒物性对流化床内壁面磨损速率的影响。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KTGF)对单层能量耗散(MED)磨损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比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研究了表观流速、固体负载量、颗粒粒径和密度等不同操作条件对壁面磨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磨损速率随着表观流速和固体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粒径较小和质量较轻的颗粒磨损速率较快,发生磨损的区域面积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厂锅炉省煤器管等对流受热面的飞灰磨损问题,建立了错列管束的物理模型,以贴体网格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省煤器近壁处烟气的流速分布,预测省煤器管的磨损情况或进行磨损加速试验。本方法可用于预测省煤器内部管束的磨损;在实施防磨时,直观地预测防磨效果,进行防磨方案的选优。  相似文献   

8.
副叶片对双吸离心泵口环泥沙磨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对双吸式离心泵内的水流和泥沙颗粒运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型式的副叶片对口环磨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口环附近流速较低,对泥沙颗粒的挟带能力较弱,造成口环附近泥沙浓度远远高于水中平均泥沙浓度,导致了口环的快速磨损;采用副叶片可以提高口环附近水流相对速度的径向分量,防止泥沙颗粒在口环附近区域淤积,从根本上减少泥沙对口环的磨损;副叶片的存在会引起额外的圆盘摩擦损失,导致装置效率下降,采用后弯式短副叶片可以有效减少摩擦损失。  相似文献   

9.
隆重 《山西电力》2002,(1):31-34
通过对江油发电厂31号、32号锅炉引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叶片磨损的分析,认为实际燃用原煤比设计燃煤灰份高,叶片受到飞灰的局部磨损和冲蚀,除尘效率降低等是主要原因。后采取加装防磨包板、现场超音速电弧防磨喷涂、耐磨堆焊等防磨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董标 《浙江电力》2015,(1):44-47
鉴于旋转煤粉分离器转子叶片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为研究旋转煤粉分离器转子叶片的应力分布及磨损程度,应用UG NX软件建立转子叶片的三维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结合分离器内部流场确定转子在工作转速时的载荷,应用UG NX内置Nastran解算器对其进行求解,得出转子叶片应力分布情况;根据磨损理论结合转子区域流场,分析了叶片的磨损速率,指出叶片上部磨损速率比下部大,是运行、检修的重点监护部位。  相似文献   

11.
大型电站锅炉实际运行工况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利用自己提出的弥散介质辐射模型和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大型燃烧煤锅炉的实际燃烧过程进行了总体模拟,得到了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深化了对基本燃烧现象和实际燃烧过程的认识;通过对实际运行工况的预报和优化,显示了数值计算在为 运行优化方面所具有的价值,表明计算模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磨煤机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了拉格朗日离散相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粒径、旋转分离器不同转速下煤粉颗粒的运动规律。研究了磨煤机内煤颗粒粒径和旋转分离器喉口尺寸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指出通过放大旋转分离器喉口尺寸,在不增加磨煤机压力损失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煤粉分离效率及改善煤粉的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基于40.53型直燃式双进双出(BBD)磨煤机实际工况条件,首次对BBD磨煤机流场进行了热态数值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磨煤机的填充率和进出口管道口径的大小,对其内部气相流场的运动规律有一定认识。文中总结出磨煤机内气相流场随磨煤机填充率和进出口管道口径变化的规律,为磨煤机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际生产中对磨煤机内部流场进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准确地得到风粉混合管温度测点位置以及煤粉流量,从热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煤中水分对风粉混合带来的影响,并对能量平衡法测量煤粉锅炉风粉流量的一维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模型,风粉混合温度测点最佳位置在风粉混合后3m处。  相似文献   

15.
超细化煤粉气流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细化煤粉再燃是一种新兴的低NOx燃烧方式,与常规粒度的煤粉燃烧方式相比,超细化煤粒再燃具有稳燃效果好、燃烧效率高、低NOx污染、煤粉燃尽率高以及综合经济性高等优点。通过试验对超细化煤粉气流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粉经过细化及超细化后,其燃烧特性有显著改善,着火指数下降,NOx的还原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煤粉气流在高温空气直接点火燃烧器内部以及其出口区域的煤粉颗粒的着火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所得结果,对各种因素如煤粉浓度、一次风流量、热风温度、热风流量等对煤粉着火距离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一次风煤粉浓度的减小或一次风流量的增加,煤粉气流在燃烧器内的温度场下降,着火距离增大;一次风流量变化对煤粉着火的影响大于煤粉浓度对着火的影响;着火距离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而近似线性缩短,随着热风流量的增大先缩短后还长。  相似文献   

17.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NOx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维热态实验炉分别对不同粒度煤粉燃烧时,NOx排放特性随煤种、过量空气系数、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Ox的排放浓度与煤粉粒度存在一个煤粉粒度临界值,当煤粉粒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减小;当煤粉粒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增大;煤粉超细化后,褐煤、烟煤的NOx的排放浓度明显减少,贫煤、无烟煤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电厂煤粉管道中煤粉运行状况诊断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煤粉管道及制粉系统的运行状况对锅炉燃烧及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但一直缺少有效的检测诊断。用基于光脉动原理的煤粉在线检测仪对600MW机组煤粉管中煤粉运行进行诊断研究。测量结果表明,煤粉管道堵塞的原因之一是煤粉粒度过大,浓度和粒度不均匀等,与磨煤机有很大关系,可以从煤粉管的运行状况来了解磨煤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煤粉燃烧排放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研究燃烧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文利用数学模型,采用后处理方法,在燃烧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NOx在电厂锅炉炉内的分布情况,对SOx生成采用了常用的反应模型,并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SOx生成模型。在国内首次对800MW锅炉进行了计算和现场测试。其计算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说明所提出的模型是合理的,该研究对锅炉的设计和清洁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燃料氮的转化,如使燃料氮更多地向N2转化即可减少NOx的排放。因此,在燃烧初期,保证一个足够的热解阶段,在燃烧器上部保留一段还原区,挥发分和煤焦的交互作用以及深度空气分级燃烧与低NOx燃烧器的组合等,均有利于把NOx排放降低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