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高砷含锑难浸金精矿的中温低压氧化酸浸-石灰液或氨浸氧化的联合预处理技术的工艺和优化操作条件,讨论了催化氧化酸浸、石灰液氧化浸出及氧化氨浸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预处理后,金的氰化浸出率由未预处理时的几乎为零提高到90%以上。同时提出了一种酸浸渣直接氧压浸金的新过程,论述了酸浸渣中的元素硫在石灰液中氧压浸出的过程原理及主要条件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基本上与联合预处理后金的氰化率相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砷含锑难浸金精矿的中温低压氧化酸浸 -石灰液或氨浸氧化的联合预处理技术的工艺和优化操作条件 ,讨论了催化氧化酸浸、石灰液氧化浸出及氧化氨浸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预处理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由未预处理时的几乎为零提高到 90 %以上。同时提出了一种酸浸渣直接氧压浸金的新过程 ,论述了酸浸渣中的元素硫在石灰液中氧压浸出的过程原理及主要条件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金的浸出率基本上与联合预处理后金的氰化率相同。  相似文献   

3.
高砷含锑难浸金精矿提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砷含锑难浸金精矿的中温低压氧化酸浸- 石灰液或氨浸氧化的联合预处理技术的工艺和优化操作条件,讨论了催化氧化酸浸、石灰液氧化浸出及氧化氨浸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预处理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由未预处理时的几乎为零提高到90%以上。同时提出了一种酸浸渣直接氧压浸金的新过程,论述了酸浸渣中的元素硫在石灰液中氧压浸出的过程原理及主要条件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金的浸出率基本上与联合预处理后金的氰化率相同。  相似文献   

4.
卡林型金精矿酸性加压氧化预处理所得氧压渣中存在铁矾二次包裹金现象,采用环保型提金剂浸金,金浸出率约为81%。为了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考察了碱性体系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氧压渣中铁矾分解规律及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11.0~12.0、液固比4、搅拌速度400 r/min、时间3 h、温度90℃条件下,可实现对铁矾的高效分解。以优化条件下所得铁矾分解渣为原料,采用环保型提金剂作为浸金剂,金浸出率可达89.6%,表明碱性体系铁矾分解工序可有效打开铁矾对金的包裹,有效提高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5.
硝酸氧化工艺预处理东北寨金精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日应 《黄金》2007,28(5):36-38
对采用硝酸氧化工艺预处理东北寨难浸金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经硝酸氧化浸出后,精矿中的S、As、Fe以及其它有色金属元素进入浸出液,通过加入石灰沉淀被有效除去;氧化浸出渣中金经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5.56%.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石灰液体系中元素硫加压氧化浸金过程。通过四变量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发现元素硫与氢氧根的摩尔比及氧耗量是影响金浸出的最重要因素。单变量试验表明,适宜的S0/OH摩尔比为1.0~1.2,最优氧耗量为0.38~0.55 NL/g S0,浸出过程中终pH 应为3.5~6.0。最优条件下金的一段浸出率为82%~85%,二段浸出可达91%。  相似文献   

7.
莫伟  马少健  乔红光 《有色矿冶》2005,21(Z1):37-38
根据广西含砷难浸金精矿的性质特点,研究了碱浸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主要探讨碱浸预处理对浸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浸是该难浸金精矿较有效的预处理方法;金的浸出率与砷脱除率相关;且氰化过程中添加氧化剂可获得较高的浸金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酸浸分铜工序铜浸出率,以及后续氰化过程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363K、浸出时间3h、硫酸浓度1.0mol/L、搅拌转速300r/min、液固比4∶1的较优条件下,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3.21%、83.25%、95.57%。硅酸盐包裹是造成银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添加剂直接焙烧,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占渣含银总量的60.30%;在焙烧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可以有效降低硅酸盐对银的包裹,有效提高银的浸出率,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仅占渣含银总量的27.56%。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含金硫精矿碱硫氧压浸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低品位含金硫精矿开展氧压酸浸产元素硫、碱硫氧压浸取金银试验。酸浸试验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130℃、浸出时间300min、浸出压力1.6 MPa、液固比4:1、始酸浓度20g/L、木质素2‰;碱硫氧压浸金试验最佳条件为:浸金剂(石灰+硫磺)为总干矿的40%、硫碱质量比0.35、催化剂Cu(NH_3)_4~(2+)0.06mol/L、活化剂木质素占干矿的0.2%、氧压0.4 MPa、温度105℃、浸金时间5h,在此条件下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88.23%和61.35%。  相似文献   

10.
多金属银矿湿法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精矿,银以固溶体形态存在于方铅矿及闪锌矿中。直接氰化时,银浸出率小于10%,金浸出率小于50%,因此应先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金银浸出率。结果表明,对含金、银、铜、铅、锌的多金属精矿,采用氨浸—氰化或氨浸—酸脱铅—氰化方案可以得到良好效果。在85~100℃、0.2MPa氧压条件下进行氨性浸出后,铜、锌浸出率分别达到99%及93.8%,铅转化率94.8%,再进行常规氰化,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8%及99%。  相似文献   

11.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臣  曲少翠 《黄金》2006,27(2):17-20
大磨曲家金矿床为破碎带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矿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多金属矿化矿石及少量含金石英脉。矿床主要经历热液和表生2个成矿期及5个成矿阶段。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晶隙金、裂隙金,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二者占79%;金矿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占69%。  相似文献   

12.
袁玉蝶  姚玉田 《黄金》1994,15(1):28-30
本文以Na2O-B2O3-SiO2三元系为基本渣型,对金泥的熔炼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佳熔剂配比和熔炼制度直接熔炼金泥,可使渣含金降至30g/t以下,金直收率达9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黄埠岭金矿床是招莱金矿带内典型的脉型金矿床之一。研究表明,该矿床矿石中金主要是以显微可见的金银系列矿物,呈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产于黄铁矿、石英、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钾长石和硫盐矿物等之中。金矿物主要富集在早期金矿化的二、三成矿阶段和晚期硫盐矿物富集阶段。这一特征与区域招莱金矿带内其他金矿床相比较,该矿床具有晚期金与硫盐矿物共生富集特征,证明该矿床存在两期金矿化。  相似文献   

14.
宋桂雪  马安民  冯明昭 《黄金》2009,30(10):36-41
对用煤金团聚法(Coal-Gold Agglomeration,CGA)从含硫化物原生金矿石中回收金进行了研究。试验探讨了捕收剂、pH调整剂、氧化还原抑制剂、矿浆电位等对金和金属硫化物回收率的影响。通过试验选择适用CGA工艺的2种高效捕收剂,对某高品位原生金矿石进行小型CGA闭路循环试验,聚团金回收率分别达94.2%和92.9%,聚团金品位分别达2400 g/t和2800 g/t以上,载金聚团焙灰金品位达20.8 kg/t和25.9 kg/t。采用CGA工艺处理含硫化物原生金矿石,可以用高效捕收剂,增加游离金与硫化物疏水性差异,将游离金选择性团聚,获得高品位载金聚团,尾矿浆用浮选或煤-油聚团强化浮选得含炭金精矿,实现煤金团聚、强化浮选联合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聂海燕 《铜业工程》2010,(2):121-124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黄金租赁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黄金租赁业务之所以受到黄金生产和加工企业的追捧的原因,进一步举例分析了各种黄金租赁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将黄金租赁与黄金远期买卖相互结合操作的创新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董岁明  姚坡  李绍卿 《黄金》2006,27(3):35-37
进行了某富硫高砷金精矿加添加剂CL硫脲浸金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CL可以改善硫脲浸金过程,降低浸出所需的硫脲浓度,提高金浸出率,可使该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89%以上。试验还探讨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添加剂CL对浸金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家军  郑明华 《黄金》1994,15(11):7-12
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层控金矿床,是我国一个颇具特色的,十分重要的金矿床,通过室内外的详细研究,现已查明金矿石中的赋存状态。若与其它典型的微浸染型控金矿床相比,该矿床既有其总体的相似性,又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薛光 《黄金》1992,13(5):46-49
本文提出了无氰提金新工艺的技术方法,对于含硫矿石经焙烧后,采用氯化钠+硝酸+高锰酸钾浸取金体系,浸取的贵液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吸附,金的浸取率达到99%以上,新工艺所需设备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回收率高,不污染环境,对于乡镇企业开发黄金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含铜矿石提金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良  邱冠周 《黄金》1993,14(5):36-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