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第一个报告叙述了螺距误差的起因,着重说明了磨削热引起的工件热变形是精密螺纹磨削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螺距精度。在(a)干磨,(b)用主轴油磨削,(c)用水溶性油磨削等三种情况下研究了一米长的工件的温升、温度分布以及纵向热伸长。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 1.在所有情况下,测得的工件温度分布同根据移动热源的热传导理论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近来,机床和长度测量仪等设备上淬硬和磨削丝杠的使用与日俱增,而且对这些磨削丝杠要求有极高的螺距精度,如已普遍使用在数控机床上的那些丝杠。然而,目前的螺纹磨削技术还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基于在螺纹磨削中热变形是螺距误差的主要起因这一设想,本文将讨论工件螺纹和磨床热变形的试验和理论分析。为了达到最小的螺距误差,可按照磨削情况加以补偿。为此,根据作者们的试验,使用了一个数字控制系统的补偿装置。试验结果证明,磨削一米丝杠的全长螺距累积误差降到5微米左右;另外,对设计一台磨削高精度丝杠的螺纹磨床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3.
文本为精密螺纹磨削的研究的第五个报告,正如第二,第三,第四个报告所叙的螺距误差主要是由工件的螺纹或磨床的热变形引起,因此,本报告的目的,是在考虑到这些原因的情况下,讨论如何按照磨削条件对螺距误差进行补偿。使用数控补偿装置的结果表明,磨削1米长的丝杠,可使全长上的螺距累积误差减少到5微米左右。(这个实验是在1968年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把神经网络应用于丝杠磨削过程的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提出了利用两个人工神经网络对丝杠的磨削过程进行建模与预测控制的思想.其中,网络1用于复映传动链、热变形和力变形等误差源与工件螺距误差的关系,即建模;网络2根据网络1的输出和工件螺距误差的仿真值而预报输出下一采样周期的综合补偿控制量.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证明此控制策略能减少工件螺距误差80%以上,有效提高了试件丝杠的磨削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绘图机上的细长丝杆的加工精度问题,从工件在加工中的受力变形到影响螺纹磨削精度等因素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加工中产生螺距累积误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精密螺纹磨削的研究的第四个报告,将讨论由工作台移动的倾斜运动和不直度引起的螺距误差。对几何精度进行测量和探讨的结果可以证明它们对被磨螺纹的螺距误差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玉平  周里群 《现代机械》2001,(4):69-70,85
本文把平面磨削的工件划分为薄板和厚板,根据热弹性理论分别推导了热变形误差计算公式,得到了两者的热变形误差计算公式。分析表明薄板和厚板在磨削过程中将产生相同的形状误差.但厚板还将产生尺寸误差。实例计算表明,对较精密零件的磨削,必须考虑热变形。  相似文献   

8.
李淑玲 《工具技术》1998,32(3):26-29
介绍在MM582型螺纹磨床上进行多线磨削的原理和方法,指出采用多线磨削可有效地磨削小螺距工件,并可防止工件退火,延长螺纹工具寿命。  相似文献   

9.
针对磨削热引起的工件热胀冷缩效应对磨削后的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磨削热变形影响的磨削表面微观形貌建模方法。假设磨粒为正四面体建立砂轮形貌;根据磨削运动学原理,建立考虑磨削热变形效应的单颗磨粒三维切削轨迹,并结合砂轮形貌与单颗磨粒轨迹,建立磨削表面微观形貌预测模型,通过磨削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为该模型最小误差仅0.135%,最大误差为13.31%,验证了在磨削热变形效应影响下的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王焯林 《工具技术》2012,46(6):79-82
通过对挤压丝锥螺纹磨削过程的分析,找出普通磨削原理所产生的过渡区齿顶的理论螺距误差;在研究棱脊螺距误差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讨论其对挤压层余量及丝锥应用的影响;提出消除误差的错齿位修磨法和双精磨齿成型磨削法.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螺纹磨床的磨削精度和测量效率,在1976年我们研制螺纹磨床传动链和丝杆临床动态精度测量装置时,曾对几种螺纹磨床的传动链及其所加工的丝杆精度进行了多种测量。通过这些测量,证明在机床精度及工件装夹正常的情况下,工件的周期误差主要来源于机床传动链的周期误差,而累积误差常与磨削热、机床热平衡等因素有关。因此,对螺纹磨床磨削精度的提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螺纹磨削获得高精度螺距丝杠的方法。一种使用激光测量螺纹磨床工作台进给误差的闭合补偿系统用于现有磨削系统,大大简化了高精度螺距丝杠的磨削。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平面磨削时,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因素除了磨床本身的运动误差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磨削过程中工件的热变形造成的加工误差。通常,当磨削热输入后,工件(特别是较长的工件),由于上下层的温差,工件热变形呈中凸形,在热态下磨平的工件待冷却后就呈凹形。在精密磨削加工时,有时工件热变形造成的误差往往大于机床运动误差所造成的加工误  相似文献   

14.
多线砂轮磨削螺纹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一般适用于0.75~3毫米螺距螺纹的批量生产,螺距过大的螺纹不宜采用。这种方法是在砂轮外圆面上修整出与被加工螺纹牙型相同的多个环形齿成为多线砂轮,再用它来磨削螺纹。多线砂轮的厚度可以大于工件螺纹部分的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工具技术》2010,44(4):68-69
对于导热问题的求解常用两种方法: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在丝杠磨削加工中,由磨削热引起的热变形误差是影响丝杠精度的一个主要误差。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两种方法对磨削热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理论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滚珠丝杠磨削过程中热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滚珠丝杠磨削过程中其温度场及热变形的离散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温度、冷却液及半径对热变形和补偿系统的影响,进而得出有益于提高螺距误差补偿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精密滚珠丝杠磨削加工中的热变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析了精密丝杠磨削过程中引起工件热变形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磨削温度来减小和控制工件热变形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热弹性力学原理,结合圆环内孔磨削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之后,建立了圆环内孔磨削的热力学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热传递过程和热变形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磨削工件的温度场分布云图和热变形情况,进而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磨削圆环的温度分布及热变形误差。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圆环内孔磨削热状况,为解决圆环内孔磨削表面热损伤和热变形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滚珠丝杠磨削加工热变形误差的分段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郝林  陈琳 《工具技术》2009,43(6):53-54
在分析滚珠丝杠磨削过程中热变形误差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确定螺距热误差分段补偿量的算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为保证滚珠丝杠的磨削加工精度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磨削时,在砂轮和工件的干涉区内,工件表层受到高温的作用,造成工件的磨削烧伤和裂纹等,同时对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也产生不良的影响。近年来,关于工件平均温升对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的影响和干涉区内的温升与表面损伤的关系等,进行了若干研究,但是关于干涉区内的局部热变形方面的报告却很少。然而,弄清这个局部热变形,对了解尺寸的创成过程和加工精度的界限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佳格(Jaeger)的移动热源传热理论,对干涉区内的温度分布和局部热变形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对干涉区后端的局部热变形进行了测量,借以验证理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