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优缺点,分析了洛阳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状况,以及地下水源热泵的使用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提出应开展地下水源热泵的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的优化组合、回灌效果、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评价、地下水回灌对水井的化学堵塞机理和回灌井井管腐蚀、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的控制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研究,以及地温空调井使用、回灌、含水层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源热泵是一种通过抽取地下水,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它具有环保、洁净、节能、经济的特点。安阳市自2001年引入水源热泵后,发展迅速。本文系统阐述了水源热泵在安阳市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井含水层储能系统是一项新的将热泵系统和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相结合的节能环保技术,是当今世界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准确预测水源热泵工程周围渗流场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储能效果影响很大。分析了地下含水层储能的一般特点,基于地下水水流运移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沈阳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进行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地下含水层储能系统的渗流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存储于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可再生浅层地能,探讨了应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或热汇的水源热泵技术,分析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浅层地能的热特性,总结了应用地下水的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和应用地表水的地表水源热泵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特点、应用类型、设计要点、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旨在推广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热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南宁市地下水水质是否适宜于开发利用水源热泵,在对南宁市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挑选出与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行相关的水质适宜性评价指标,选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基于GIS平台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了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分区。结果显示,水源热泵开发水源水质适宜区面积为280.7km2,大多分布在中部市区和东南部良庆区,这些地区地下水多为pH值为7左右的中性水,水硬度较小,对管线和设施没有危害,适合开发地下水源热泵。  相似文献   

6.
借鉴国内外地下水水源热泵研究成果,对天津地区地下水水源热泵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为天津市地下热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的"抽—回"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的变化,选择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各项目所在地段的水文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质水化学类型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受热泵系统影响机制,进行水质变异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改变了工程所在地段的地下水化学类型;水质变异成因中常规的动力场、温度场和化学场因素影响可恢复,地质结构因素影响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空调技术,在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福州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使用前景广泛。本文通过对福州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初步确定了福州盆地平原区为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适宜区及较适宜区,通过在这些地区开展的现场抽水、回灌试验,确定福州市不同岩性含水层的回灌能力、抽灌井数量比例及井间距的设计参数,为福州市浅层地温能的开发、水源热泵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安阳市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监测数据,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再利用回灌对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温度场及地下水水位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安阳市浅层地下水再利用回灌未对地下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通过抽取浅层地下水,利用地下水的热能资源,冷暖两用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洁净、经济等特点。承德市自引进水源热泵系统后,发展迅速。对水源热泵系统在承德市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联度分析,获取地下水温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受水源热泵影响时,地下水位埋深是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在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受气温、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和回水井水温的共同影响:在垂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地下水位埋深,在水平方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气温和地下水位埋深。  相似文献   

12.
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通过抽取浅层地下水、利用地下水的热能资源、冷暖两用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洁净、经济等特点,承德市自引进水源热泵系统后发展迅速。系统阐述了水源热泵系统在承德市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源热泵采能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大力推广,利用该技术提出低品位、分布零散、无法直接利用的地热能源,并将其转化成高品味、高利用价值的能源。基于水源热泵分析了含水层中热量运移的数学模型的假设、模型建立、地下水流动方程、含水层中热量运移的基本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在对井抽灌系统地温场的简析中,分析了对井系统的物理模型、对井系统的地温场表现,这一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广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的在沈阳市应用地下水源泵空调系统,需要对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的适宜性进行分区。现在分析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在该市的A、B、C、D 4个区中,D区是适宜区;A区是较适宜区;C区是一般适宜区;B区是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现状和监管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地下水源热泵工程数量持续、快速增加。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许多工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了解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原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源热泵包括地下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自20世纪末开始在北京应用。笔者分析了北京市地源热泵的应用现状以及10多年来的发展特点,并从布局、技术、管理等角度总结存在的问题。根据以往各部门的相关研究,分别确定了各区县地下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的发展潜力,说明未来北京市应支持土壤源热泵发展、限制地下水源热泵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源热泵项目取用地下水水资源论证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热泵取用地下水的过程中遇到较多问题,比如回灌井的堵塞、回灌水质受到污染等,给地下水保护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加强对水源热泵系统取用地下水的管理十分迫切。水资源论证是水源热泵项目审批的唯一环节。结合现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针对水源热泵项目取用地下水特点,分析了此类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源热泵含水层热量运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下水源热泵采能条件下地温场的演化及含水层贮能效率进行了研究.以某水源热泵工程为例,通过对渗流影响区的温度输运方程、地下水渗流方程的耦合求解,得出了温度场分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地下含水层温度变化,并计算了含水层的热存储效率.结果表明:温度场中等温线的变化趋势可反映出贮能含水层因贮能水抽取和回灌温度不同导致的温度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源热泵的"抽采-能量交换-回灌"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含水层中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选取安徽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水源热泵项目工程(泾县人民医院热泵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已知地质条件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结合相应的水位监测资料,利用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选取TDS,HCO_3~(-1)作为模拟因子,分析热泵系统运行条件下的模拟因子浓度变化趋势。由模拟结果可知,运行条件下的热泵系统对地下水水质的周期循环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20.
南通市主城区地下水源热泵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南通市主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探讨南通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经分析南通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适合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势。依据回灌试验评价了南通市应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开发浅层地温能的优势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地下水源热泵开发利用工作建议,为南通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