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即将进入"七下八上"时期,暴雨洪水随时可能发生,防汛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防汛抗旱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充分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彻底消除各种隐患,确保全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防汛抗旱》2020,(1):59-60
2019年是防汛防台工作的特殊考验之年,一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稳定和应急管理要求很高;二是气象状况总体偏差,防汛形势较为严峻;三是市、区2级防汛防台机构进行改革调整。上海市防汛指挥部认真按照市领导的工作部署,扎实推动各级防汛责任和各项防汛措施的落实,重点开展了6个方面工作。(1)认真贯彻各级部署抓紧完善指挥机构。2019年,上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中央领导批示指示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保持全市防汛体制机制"三个不变"的基础上,市应急局、市水务局联合组成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各区防汛指挥部也及时调整完善区级联合防汛机构,形成了全市防汛"统一指挥、统一办公、统一值守、统一应对"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黄河流域防汛智能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黄河流域防汛信息化现状,梳理了存在问题,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相关要求,研究提出了黄河流域防汛智能化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定位、建设目标和原则,以及黄河防汛智能化体系的建设构想,包括总体架构、防汛监测感知、防汛通信网...  相似文献   

4.
"数字防汛"是防汛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介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数字防汛"建设的目标及总体框架,在总结2001年以来黄委开展"数字防汛"工程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指出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规划滞后等问题,对"数字防汛"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标准规范建设,完善和推进防汛应用系统建设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建民  杨辉 《中国水利》2005,(21):66-66
防汛预案制作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防汛部门一直非常重视防汛预案编制工作.随着"数字黄河"工程的提出,黄河防汛部门对防汛预案编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省黄河河务局通过创新研究,把传统的防汛预案编制工作利用网页制作的方法表现出来,不仅有生动的图文,还可以灵活地编辑,并能在网上方便地传阅.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是静态的、文字的,无法进行交互式汇报演示,也无法和现有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直接连接.因此,可视化的防汛预案编制、汇报与管理技术的研究便成为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防汛工作经历了水利防汛到水务防汛的转变,目前正在经历由水务防汛向社会防汛跨越的新时期。在简要回顾"北京防汛1.0"和"北京防汛2.0"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打造"北京防汛3.0"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打造"北京防汛3.0"的总体思路和总目标,以及实现"北京防汛3.0"需要把握的主要特征和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明确了北京市防汛工作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防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海斌 《中国水利》2005,(11):36-38
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用系统的观点将防汛抗旱工作发展分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又见树木,又见森林"三个阶段,从哲学、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四个层面构建防汛抗旱工作体系,对认识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为推行"两个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对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传统防汛预案的不足并以外滩地区防汛墙数字化防汛预案系统的建设为例,介绍了数字化防汛预案的几个重要特性及组成模块,归纳了数字防汛预案建设的几个建设目标,也分析了建设中的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思路,为下一阶段探索建设黄浦江、苏州河"数字防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程道君  赵满胜  乔健 《海河水利》2012,(4):20-21,26
通过分析总结天津市应对2011年7月30日强降雨的经验和所采取的措施,从推进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和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需求变化出发,对如何构建立体防汛体系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漳河下游来水、河道演变、防洪工程、防汛力量和影响防汛安全的"四乱"问题等方面情况,探讨了相应对策,为做好漳河下游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蕾 《中国防汛抗旱》2011,21(Z1):17-18
防汛物资是抗洪抢险的重要物资基础,它和防洪工程、防守人力并称为抗洪抢险的三要素,是夺取防汛抗洪胜利的重要保障。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与青岛、香港、天津、上海、沈阳以及秦皇岛等协办城市正值盛夏和主汛期,天气系统复杂多变,永定河防汛物资总库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讲究实效,定额储备"的原则为随时可能发生的城市防汛抢险提供物资保障,随时做好调运准备,为奥运期间的防汛抢险提供物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渭河防汛抢险是确保渭河防洪工程安全和减小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随着渭河防汛形势的发展变化,渭河防汛抢险需要结合新的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这其中包括:以系统工程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从全方位进行分析研究;实行社会化的渭河防汛机制;把"以防为主"作为防洪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对传统抢险手段进行更新和替代;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渭河防汛应急抢险专业队伍,用专业技术指导渭河防汛抢险工作。  相似文献   

13.
《水利天地》2010,(12):24-26
<正>海尔总裁张瑞敏经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黑龙江省防汛抗旱保障中心防汛科科长张吉国,从1986年至今始终重复着同一轨迹——防汛准备、防汛预  相似文献   

14.
防汛专题     
汤智洋  齐剑  许东兴  刘为忠  葛政江 《河北水利》2012,(8):2-F0002,F0003
8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在秦皇岛市防汛指挥调度中心,通过视频异地会商系统主持紧急防汛会商会,分析今年10号台风"达维"对我省可能造成的影响,就做好防汛防风暴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副省长沈小平在省防汛指挥调度中心参加会议。省气象局局长姚学祥、省水利厅厅长李清林分别汇报了天气形势预测,雨情汛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图为秦皇岛市防汛指挥调度中心视频异地会商会现场。  相似文献   

15.
目前,重庆市部分区县防汛部门存在缺少水雨情信息平台等问题,"信息孤岛"和已建业务软件分散,不利于防汛工作的开展.以重庆市合川区防汛水雨情信息平台为例,探究了重庆区县防汛水雨情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作用.合川区防汛水雨情信息平台是以防汛业务为主题的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用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该平台可实现...  相似文献   

16.
纪冰 《中国水利》2005,(9):54-56
安徽省在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实践中运用"两个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两个转变"超越了传统的防汛抗旱范畴,容纳了广泛的经济、社会、自然、人文、法制、机制、体制等众多因素.结合安徽省实际,要加大"两个转变"的宣传力度,用"两个转变"指导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建立完善旱情测报系统和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立完善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正规化的防汛抗旱救助体系,建立完善规范化的政策调控机制,以"两个转变"促进水管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为有效应对防汛调度建立的永定河防汛通讯专网,既提高防汛信息快速获取、传输能力建设了网络链路,又加强了雨水情自动接收和处理,同时为增强工情信息监控能力,建立了水库和重要闸站的视频监控系统。梳理了"十一五"期间永定河信息化建设和在防汛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根据防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今后下一步发展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是北京市防汛抗旱机构改革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防汛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保障工作,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宗旨,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一级调度、扁平指挥、双岗保障"防汛应急工作新格局。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准备充分,应对有方,措施到位,成功应对汛期每一场降雨,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防汛工作目标,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15日)同志们:小暑已过,大暑将至,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国家防总2013年第二次全体会议,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回顾总结今年以来防汛抗旱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汛情和防汛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国防汛抗洪已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时期,为做好全国防汛抗旱工作,2009年7月17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防汛抗旱会商会,回顾总结入汛以来的汛情、旱情、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分析研究当前防汛抗旱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参加了会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