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潘强 《安徽水利科技》2004,(2):10-11,13
本文从灌区管理单位的定性、定编、定岗、用水户参与管理、水价改革与水费收取、管养分离等方面提出了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杂木灌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杂木灌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了今后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设想,为杂木灌区工程管理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荥阳市灌区的工程现状、管理现状、管理队伍现状、运行现状进行了说明,查找出灌区在工程建设管理、管理体制、水费计收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荥阳市灌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结晶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水利发展模式正面临着重大变革,传统水利正在向现代水利转变。面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灌区工程管理现状,进而提出了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6.
肇源农场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军 《水利天地》2003,(11):30-30
肇源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境内,毗邻嫩江。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2万亩,现水田实灌面积5万亩,是垦区惟一的水稻生产专业场。灌区始建于1965年,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1998年特大洪灾后,在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面恢复灌溉面积5万亩。灌区重建后,农场没有停留在旧的管理模式上,而是积极探索,追求全新的管理观念。其主要作法是:搞好一项改革,创建两种管理模式,实施三项制度,开发四种经济,闯出一条有垦区特色的管理路子。  相似文献   

7.
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笔者结合近几年山东省推进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9.
灌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设施,灌区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更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以及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如何在提高灌区灌溉效率的同时节约水资源是现代灌区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河南省灌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以期提升河南省灌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兴建的冷惠渠灌区,引冷水河水灌溉南郑县、城同县4乡镇54个村,设施灌溉面积30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 2133.3公顷,是市属三大灌区之一。渠首引水枢纽位于汉中市以南4千米处的冷水河中段,属低坝引水灌区。有东、西干渠两条总长27.6千米。其中东干渠全长22千米,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西干渠总长5.6千米,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灌区共有支渠4条,长  相似文献   

11.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黄河来水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河套灌区改革水管体制势在必行。通过改革,达到了工程措施节水和管理节水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1灌区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龙角山水库位于乳山市境内,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养鱼和多种经营。水库灌区建于1965年,设计灌溉面积0.76万hm^2,共分4条干渠,干渠长96.64km,支渠长28.7km,各类建筑物462座,累计完成投资1225.65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054亿元。受益村达5个镇109个村。灌区自开发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大中型灌区特点深化灌区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5600处,灌溉面积3.3亿亩,其中超过30万亩的大型灌区220处,灌溉面积1.7亿亩。大中型灌区水土资源条件好,设施完好程度高,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骨干基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大中型国有灌区特点和规律,是搞好灌区体制改革的前提 国有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长期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国家投资加上农民集资、投劳,形成了灌区的巨额固定  相似文献   

14.
河套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区节水的关键在于机制,在于管理体制。近几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在节水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用水者协会的推广,得到了灌区人民的欢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进行改革和调整,进一步明晰水权及其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关系,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灌区末级渠系是灌区实施灌溉抗旱工作的最终环节,也是灌区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体系的健全和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灌区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关系着灌区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工作.本文通过对桃曲坡灌区末级渠系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提出了灌区末级渠系今后的发展方向、组建方式和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建轻管”思想。由于多种原因,水管单位长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机构臃肿、管理粗放等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管单位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程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愈加突出。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对水管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项势在必行、十分紧迫的大事。本文就温瑞灌区现状,分析存在问题,阐明温瑞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标,进而提出加快温瑞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龙凤山灌区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对运行管理机制、水费计收、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具体操作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石灌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王石灌区始建于1974年,它是以大风口水库、龙屯水库两座大型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大官帽、六股河等九处拦河引水工程为补充水源的多水源联合开发,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灌区。灌区是以经济田灌溉为主,水田灌溉为辅的大型灌区,它为绥中的农业产业调整提供优越、稳定的基础。文章对该灌区的概况进行了简述,并对灌区的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彭述明 《四川水利》2002,23(5):9-12
本文总结了都江堰灌区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并在灌区的现状、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灌区管理体制;划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成立都江堰水务局,建立支渠管委会和斗农渠用水户协会;改革旧有供水制度。并提出灌区创新思路;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复合补偿机制;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继续深化水价改革,加大内部改革,调动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内蒙古水利》2001,(4):31-31,39
总结了大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以明确建管主体,健全管理职能,规范量水收费,理顺组织关系为核心,以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主要形式的体制改革,实现民主管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