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淀粉糊老化的研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论述了淀粉糊老化的过程 ,探讨了水分、温度、淀粉种类等若干因素对淀粉糊老化的影响 ,最后列举了淀粉糊老化特性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  相似文献   

2.
食品成分对淀粉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Brabender淀粉粘度仪研究分析了一些食品成分如食盐,蔗糖,柠檬酸以及琼脂等玉米淀粉和玉米淀粉磷酸糊的粘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食盐,蔗糖,琼脂对玉米淀粉和玉米淀粉磷酸酯的粘度,老化都有影响。玉米淀粉轻磷酸脂化后,老化速率减慢。食盐(浓度〈1%)柠檬酸可减缓玉米淀粉的老化,却使酯化淀粉更易于老化,琼脂可以减缓玉米淀粉和玉米淀粉磷酸酯的老化,蔗糖却加速了这两种淀粉的老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酚和淀粉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淀粉特性,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为考察7种食源多酚对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在淀粉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食源多酚,研究玉米淀粉溶解度、膨润力、黏度、热力学以及凝胶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种食源多酚中,阿魏酸和咖啡酸能显著降低玉米淀粉的溶解度,阿魏酸还能显著减小其膨润力;它们对淀粉的黏度特性均有影响,减小了淀粉糊的回生值,除单宁酸外其他多酚均增加了淀粉糊的衰减值,绿原酸和咖啡酸对两者影响最为显著;阿魏酸和咖啡酸显著增加了淀粉的糊化焓;7种多酚均降低了淀粉的老化焓和老化度,阿魏酸对两者影响最为显著;7种多酚均能显著减小淀粉的凝胶强度和破裂距离,其中阿魏酸对其凝胶强度影响最为显著,而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对其破裂距离影响最为显著。总体而言,7种多酚可以减少玉米淀粉颗粒中直链淀粉分子的溶解,破坏淀粉糊化过程中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抑制淀粉的老化,阻止淀粉糊形成凝胶,并且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和儿茶素比原花青素和单宁酸对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影响更为显著,可以为淀粉类产品改性和相关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淀粉质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食品,淀粉的老化影响淀粉质食品的品质。淀粉质食品种类繁多,淀粉种类不同并且加工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老化的程度及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为了探究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及延缓老化的方法,综述了不同加工方式的淀粉质食品老化的影响因素和延缓老化的研究进展,对于开发新型抗老化食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米淀粉的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淀粉糊质量分数、温度、pH值、蔗糖、盐等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大米淀粉食品的加工提供基本参数和依据。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着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pH值2~4和8~10的范围,大米淀粉糊黏度急剧降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NaCl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CaCl2对大米淀粉糊黏度的影响较小。采用质构仪对大米淀粉糊质构特性分析发现:淀粉质量分数、pH值对大米淀粉糊的凝胶强度影响较大,其硬度随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pH值2~10范围内,硬度随pH值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蔗糖、NaCl和CaCl2对大米淀粉糊硬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糯米淀粉的老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米淀粉老化的研究对糯米食品加工和储藏具有重大意义.简要阐述了糯米淀粉的老化机理,并较系统地论述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脂类、水分、储藏温度、糖类和其他因素对淀粉老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前常用的老化调控技术(酶法修饰、物性修饰和化学性修饰抗老化),同时对淀粉老化机理的研究和老化调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淀粉的老化及抗老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谷物淀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淀粉的老化机理及老化模型。根据淀粉的特性,选用酶制剂、乳化剂和胶体等作为抗老化剂用于谷物食品保鲜,有效延长了食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对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白度、颗粒大小、凝沉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土豆淀粉的透明度最好,高于其他4种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差;小麦淀粉的透明度最低,淀粉糊黏度热稳定性最好;绿豆淀粉最容易老化,土豆淀粉最不易老化;玉米淀粉的平均粒径较低;红薯淀粉的凝胶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白度、颗粒大小、凝沉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土豆淀粉的透明度最好,高于其他4种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差;小麦淀粉的透明度最低,淀粉糊黏度热稳定性最好;绿豆淀粉最容易老化,土豆淀粉最不易老化;玉米淀粉的平均粒径较低;红薯淀粉的凝胶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添加在食品体系中,可以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口感和质构。研究了SSDS的乳化性质、流变性质及凝沉性质等,为其工业应用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正确指导加工过程。结果表明SSDS乳化能力强,而且乳化稳定性比较好;SSDS糊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糊的凝沉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板栗淀粉糊的性质,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了板栗交联淀粉,并研究了此交联淀粉糊的性质和颗粒结构.结果表明:制备板栗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NaOH浓度1.25 mol/L,反应时间1 h,三氯氧磷用量0.55%.交联板栗淀粉糊的透明度、溶解度和膨润力随交联度升高而下降;但冻融稳定性、抗老化性能、抗酸性能、抗剪切力性能随交联度增大而显著增强,即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加.扫描电镜图显示板栗原淀粉颗粒较完整,板栗交联淀粉颗粒中间明显凹陷;板栗原淀粉和板栗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均属于C型.与原淀粉相比,交联淀粉更适合用于冷冻甜点、酸性饮料等板栗食品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缓板栗淀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老化,延长板栗食品的货架期,研究了不同蒸煮方式下,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与板栗淀粉复合抑制其短期老化的效果.在常压和高压作用下,脂肪酸与板栗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分析复合物的复合指数、析水率、结晶结构、微观结构与短期老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  相似文献   

13.
对黑小麦淀粉的颗粒性状、透明度、膨胀势、直链淀粉含量、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小麦淀粉颗粒较大,多呈圆球形或卵圆形,尺寸为5~25μm;总淀粉含量与对照小偃6号相当;直链淀粉和破损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偃6号.黑小麦淀粉具有较好的膨胀特性,但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较差.黑小麦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较高,峰值黏度为0.340~0.483Pa.s,其热糊和冷糊稳定性均比对照品种差,但加入NaCl和蔗糖均能提高黑小麦淀粉糊的热糊稳定性,减缓冷却过程中淀粉的老化,其中起始糊化温度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峰值黏度、回生值、破损值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起始糊化温度、峰值黏度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破损值和回生值却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另外,随着pH值的升高,黑小麦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逐渐降低,峰值黏度、破损值和回生值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14.
甘薯淀粉糊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rabender粘度计法研究了甘薯原淀粉的糊化特性其起始糊化温度为75℃糊化温度范围为75~84℃粘懈值为470Bu老化值为220Bu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相比具有优良的蒸煮稳定性和抗剪切性能且冷糊回凝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流变性质(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淀粉糊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淀粉糊的流变性质随质量浓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流变性质(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不同产品淀粉糊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所有淀粉样品糊均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取代度越大的样品,其糊的表观粘度越高,触变性相应减弱.  相似文献   

17.
芋头淀粉糊的粘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芋头淀粉糊在不同质量分数、pH值以及不同蔗糖、食盐、明矾、硼砂添加量的条件下,Micro Visco-Amylo-Graph粘度曲线的变化情况,与马铃薯、木薯、玉米淀粉糊的粘度性质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了解芋头淀粉的特性及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SC、旋转黏度计、光学显微镜和TEM对小麦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糊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较低,较易糊化;剪切速率、淀粉糊的温度、pH值和浓度都会对淀粉糊的黏度产生影响;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发现,与小麦原淀粉相比,糊化后其颗粒的形貌和聚集状态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持久性自由基(PFR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大气颗粒物、有机污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其环境毒性备受关注,但食品中的PFRs生成情况却鲜有研究.为探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不同成分的食品产生PFRs的影响,本文采用空气热解和油浴加热两种方法对淀粉、蛋白质淀粉混合物以及蛋白质进行热处理,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分别测定食品中PFRs信号强度、官能团以及元素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食品中PFRs信号逐渐增强,相应的g值和线宽不断减小,含氧官能团降低,食品结构芳香化程度上升.在热处理过程中,淀粉与蛋白质的O-H键和C-O键断裂,形成芳香族化合物过程中产生芳环C=C键和C=O键,从而产生PFRs信号.此外,蛋白质的初始热解温度低于淀粉,同温度下不同成分食品产生PFRs的信号强度大小为:蛋白质>蛋白质淀粉混合物>淀粉.因此加工蛋白质食品宜适当添加淀粉,因碳水化合物的存在能够增加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减少PFRs的产生.加热淀粉类食品宜采用油浴加热,油脂与淀粉形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可减少PFRs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丝绸印花淀粉糊料的发展,着重讨论淀粉糊包括那些由原淀粉逐渐发展为水解淀粉、醚化淀粉和杂交改性淀粉的演进过程、性能及印制效果等。国内外实践结果表明,淀粉糊正是在不断地改进更新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