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层破裂压力在钻井施工、钻井液的选取及水力压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处理后的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供的准确的纵横波时差,结合岩石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了岩石弹性力学参数、岩石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应力分析,确定了地层破裂压力、钻井液密度等参数,同时预测了压裂高度,为油田的生产改造提供了准确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声波测井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声波测井换能器技术的变化为主线,分析了声波测井技术的进展以及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内取得的进步.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成熟的声波测井技术,包括非对称声源技术在内的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进程.以井下声波的定向辐射和定向接收为最主要特征的相控声波测井技术是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声波测井技术,我国在此领域已经取得显著...  相似文献   

3.
石油勘探的声波测井数据中包含大量的地下地层信息,从声波信息时频分析的原理出发,根据地下不同地层岩石对声波吸收程度的不同,把包含在实测声波测井数据中的信息转换为反映地下岩石层性质的信息,初步探讨并总结了各个模式波的频域信息在石油钻井地质解释中的应用,为全波列测井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对实际测量的声波数据分析,找到了模式波的主频值及主频差值与地下岩石地层岩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试油井段的纵横波比值、纵波主频值及主频差值的平均值的变化规律,为可能含油气的储层特别是特殊岩性储层的解释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固井质量条件下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了分析与识别。根据采用自回归(AR)模型和自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实际回波序列的拟合结果可见,AR模型参数对随机干扰比较敏感,不利于模式分类:ARMA模型参数分布稳定,分类能力强,尤其是自回归系数a3能准确地将固井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界面(套管与水泥间,水泥与地层间)胶结都好或者都坏;一类是两界胶结一好一坏。因此在第一界面的胶结状  相似文献   

5.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是一种较复杂的储层类型。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孔渗性差,其产油气能力主要取决于储层中裂缝发育的情况。裂缝不仅可以使孤立的孔洞得以连通。发育成有效的储集空间,大大提高基质渗透率,是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更是决定致密砂岩储层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裂缝发育规律研究已成为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了解砂岩裂缝的相关概念以及它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声波测井在裂缝储层识别和评价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现场10口井的实验结果,肯定了在套管井中可以测量到砂岩地层的纵、横波时差。并且在已知的气层进行了裸眼井纵、横波时差和套管井纵、横波的对比,两者吻合得比较好。这样,利用地层的纵、横渡时差信息便可以对以往的老井、低产井以及报废井的气层、疑难油层以及可疑油气层进行重新认识,特别是油层附近未射孔的干层和水层。因为,这时测量的声波时差不受泥浆滤液(或者浸入)的影响,对气层的显示更明显。本研究为套管井地层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为剩余油气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谱分析进行储层非均质性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纵(P谱)横(H谱)波谱分析定量描述了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P谱分析方法描述了储层物性参数沿纵向变化的方式,其谱指数随储层不同深度的变化揭示了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的物理含义;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的横向预测特征,通过H谱分析方法描述了储层物性的构成,旨在描述储层物性横向扰动的程度,即将其作H谱变换到慢度域表征该层段每种物性成分所占的比例,判断地层岩性物性构成和分布特征,揭示了储层物性横向非均质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邓小力(1990)提出利用整段声波测井曲线计算砂泥岩速度的方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本文旨在扩展这种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声波测井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波测井新发展包括偶极和多极声波测井、声波成像测井、声波随钻测量(测井)以及井间声波测井。新的偶极和多极电缆声波测井即使在甚低速地层中也能提供横波速度信息;改进的声波成像测井可提供高分辨率的井壁图像,能用于确定地层的倾角、探测裂缝、定量解释薄层、断层定位、孔洞定位、岩芯归位验证及检查套管状况等应用;发展中的声波随钻测量能实时提供地层孔隙度、地层超压显示、与地震相关信息及岩石可钻性方面信息等;井间声波测井将测井与地震有机结合,在油藏描述和监控开采方面应用显示很好前景。根据这些情况,指出了声波测井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声波测井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专利数据数理统计基础上,分析了随钻声波测井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钻铤直达波及钻井噪声等不利因素对随钻声波测井的干扰影响,从专利的角度分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自50年前问世以来,声波测井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最新的声波测井技术能够提供迄今为止最高质量的数据,根据声波测量数据能够描述井眼周围和距离井眼数十英尺深地层的力学和流体特性。  相似文献   

12.
套管井声波变密度测井记录的是接收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声波全部波列,可用于固井质量及检查压裂效果,提取反映地层孔隙度的纵波和反映地层岩石强度的横波资料。其特有的过套管测井特性,为在开发井中补测资料,检查压裂效果和地层孔隙动态变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文中概括介绍了套管井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发展现状、资料解释原理和江汉油田的部分应用实例,并对其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声波测井技术发展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现代声波测井技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就探测器布置的阵列化、波形采集的高速数字化、工作频率和辐射特性的可控化、多种探测模式的集成化和资料应用的多样化与扩展化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换能器工作频率和辐射指向特性可调控是声波测井技术的最新发展,将极大地提高仪器的环境适应性和综合探测能力.声波测井资料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种波型模式声波参数的全面开发利用和全波列信息在地层评价和工程应用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方面.随钻声波测井也有较快发展,尤其是四极子声源的使用应引起重视.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对新一代国产声波测井仪器的研发和应用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过套管声波测井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套管声波测井的普遍性难题,研发了双源反激的声波测井仪器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阐述了双源反激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该技术于过套管声波测井,在地层胶结不好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压制套管井中产生的声波,提高数据采集中地层声波信号的信噪比。对该仪器采集的阵列声波数据作相应的处理,可以获得可靠的地层声波速度。这一技术的成功,使得过套管声波测井成为一门常规性的有效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任淑霞 《测井技术》2011,35(5):479-481
针对过环空产出剖面测井仪器在定向井造斜点处经常遇阻、遇卡的问题,提出改进测井工艺的方法。包括改进加重杆结构,改进的鞭式加重杆和短加重杆的应用,增大了仪器与造斜段的夹角,使其可以变换弯曲角度,适应造斜段井眼角度的变化;将8mm电缆改为12.7 mm的电缆,增大电缆自重以使挠性增强、通过能力增强;制造减震器,将其连接在仪器与加重杆之间,保证仪器在受到较大冲击时不受损伤;仪器串各短节采用软连接,使仪器串能在下井过程中随弯就势地顺利通过造斜点。经过现场108井次测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定向井过环空产出剖面测井仪器工艺合理可行,能解决斜度小于32°的定向井产出剖面测井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井分层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埕岛油田动态监测开展的局限性和特殊性,研究了适合海上生产条件和采油工艺特点的分层测试技术,该技术一次下井可取得储层物性、产能、流体性质、含水率、分层压力等资料,准确掌握油井分层产能状况、能量变化情况、储层物性差异以及分层储量动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金友春  汪芸  宋丽 《石油钻采工艺》2001,23(3):68-71,86
在回顾噪声测井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常规噪声测井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注水井中存储式噪声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注水井中噪声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仪器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对存储式噪声测井资料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井温测井在疑难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来喜,孙玉环.井温测井在疑难井中的应用.测井技术,1999,23(2):155~158通常用同位素测井和环空找水测井来了解油田开发中的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但对于那些地层和流体性质特殊的疑难井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井温测井曲线特征和疑难井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表明,井温资料在找漏找窜、了解聚合物注入剖面、找水堵水、评价堵水效果和主产液面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放射性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工艺无法满足多层管柱配注井吸水剖面测试要求的问题,通过优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和防弥散剂,优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注入参数等措施,提高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测试精度。研发了同位素示踪剂井口释放装置,其利用不同注水层段间的注水压差在井口采油树即可释放同位素示踪剂,操作简单可靠。该技术解决了多层管柱配注井的测井难题,为多层管柱配注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